谁最先提出『摸着石头过河』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石头,陈云
  • 发布时间:2014-07-24 16:28

  韩振峰《『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的来龙去脉》

  把“摸着石头过河”这句民间俗语引入社会工作方法领域,其含义是指在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大胆试验、积极探索、摸清规律、稳步前进。那么,究竟是谁将“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提出来的呢?从现在能够查阅的资料来看,最早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方法的是作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陈云。

  陈云最早提出“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是在1950年4月7日,他在政务院第27次政务会议的发言中指出:“物价涨不好,跌亦对生产不好。要‘摸着石头过河’,稳当点为好。”

  1951年7月20日,陈云在《做好工商联工作》一文中再次强调:“办法也应该稳妥,这叫摸着石头过河。搞急了是要出毛病的。毛毛草草而发生错误和稳稳当当而慢一点相比较,我们宁可采取后者。尤其是处理全国经济问题,更须注意这点。”

  改革开放后,陈云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先后多次从改革方法论的角度讲到要“摸着石头过河”。比如1980年12月16日,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

  从陈云关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一系列论述来看,这一思想并非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是不要理论指导的所谓“胡乱摸索”,而是在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前提下的大胆探索、尊重规律、稳步前进的科学方法。

  (责任编辑:齐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