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坦克训练法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坦克,彭志军,解放战争
  • 发布时间:2014-07-25 07:50

  86岁的北京军干所的离休老干彭志军,是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乡转角坵村人。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现解放军工程兵大学)主任教员、工程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大校衔。

  1948年春,时年18岁的他在洛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被编入华北战七团,由于英勇善战,入伍第二年他便经部队首长特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步兵调到我国首批坦克兵方队。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势如破竹,蒋家王朝岌岌可危。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坦克部队的总政委找到正在参加坦克驾驶训练的彭志军。当部队首长给他下达参加开国大典坦克方阵的任务时,时年21岁的彭志军兴奋地从坦克上蹦到地上,简直不敢相信政委的话,愣是要战友捏了他一把才回过神来。

  新中国的坦克是解放军从国民党那里缴获过来的,装备陈旧落后,为了确保坦克不在阅兵时“掉链子”,彭志军和他的战友开始了日以继夜的训练。由于缴获的国民党坦克大多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每次发动坦克马达,都需要握手摇柄,一摇动还需要两个人把粗绳拴在手摇柄上左右配合助力。有时点火时间过早,曲轴倒转,手摇柄打到手腕是常事。一次试发动,就得10圈20圈地摇,黄豆大的汗水往往能把彭志军和他战友的衣服浸湿。

  当时坦克内设备落后,没有通话器,没有无线电台,为了使坦克方阵整齐,在实际训练中,部队的首长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发明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坦克训练法:坦克的车长能看见坦克的行进情况,是坦克的指挥,彭志军则坐在坦克驾驶员的后面,充当传播中介。车长首先通过脚板和脚尖指挥彭志军的头顶、双肩和背部,然后彭志军再用相同的肢体语言把信号快速地传给驾驶员。如需要发动坦克,彭志军就用手在驾驶员头顶画圈;需要加速,就在驾驶员背部由下向上画线;减速就在驾驶员背部由上往下画线;向左行驶,拍驾驶员的左肩;向右行驶,拍驾驶员的右肩。每个指挥动作用轻重缓急和时间长短来表示所需驾驶速度的快慢。

  就这样,经过半个月左右的简单训练,彭志军和他们铁甲滚滚的坦克方阵就整齐划一、气势如虹地驶过天安门,出现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上。

  (责任编辑:楚文)

  彭如胡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