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转型很快——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IBM,转型,胡世忠
  • 发布时间:2014-09-11 15:17

  IBM在京召开了以“MIX with Tech”为主题的年度大会,面向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等IT实践者,解析了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全新“组合式业务”,即根据企业不同业务需求灵活组合大数据、云、移动、社交等业界领先技术。IBM旨在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需求,但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谁又不是传统企业呢?显然,大而活的大企业才可以是持续的、充满发展张力的,才是未来的。

  落地的精神世界

  当前,云、大数据、移动、社交等创新科技扑面而来时,不再会有哪一种单一的应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这恐怕也是IBM今天倡导“组合式业务”的核心所在。IBM移动解决方案组合提供了一个应用和数据平台所需的关键元素,除了满足移动特有的需求,这一组合还提供社交和云服务的快速整合,并帮助保障和管理战略业务流程的后端技术。

  诚然,IBM的组合业务,推进了企业的转型需求,但转念间或许能得出一个结论:IBM的创新与融合,其实潜移默化的展现的是其自我的转型。

  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自身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作为百年老店IBM,拥有不断创新和自我改革的经营思路以及求真、求善、求美的企业氛围,那么这头蓝色的大象,又怎能不翩然起舞?

  但很显然,IBM的精神所在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很落地。

  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谈到,IBM的客户是面对企业的。第一,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要不断地流程创新,也就是说,你不能是僵化的流程,你必须要不断地创新。第二,实时的洞察,实时的转变,要快,马上要做。第三,要把企业内部整合好,怎么样互相联通甚至和企业外部联通。

  其具象的表现在了IBM在峰会上发布的Bluemix。

  Bluemix提供的开放、灵活的云环境,使开发人员在可扩展的环境中使用他们的首选工具实现互联,方便企业的创新和个性化需求;Bluemix上来自IBM和第三方提供的大量可组合的产品,可供开发人员直接使用,加速应用开发速度,缩短部署时间;IBM围绕着移动、web应用、整合、DevOps及数据管理领域构建了一系列的开发人员服务,快速适应各类企业的IT系统。

  在大会上,IBM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胡世忠先生同样谈到了变革,谈到了转型。

  “信息技术的革新带来新时代的数字革命,也带领企业进入到了数字经济时代。面对这场变革,传统的IT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多变的业务需求,而‘组合式业务’则可以帮助企业灵活地通过云、移动等技术,自由组合动态互联的业务流程与服务,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赢取竞争优势与市场先机。在中国,我们将着力推进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企业移动与社交领域的投入,充分发挥软件技术的创新能力,基于业务需求驱动各行业向‘组合式业务’转型。”

  大象如何跳舞

  1911年12月, IBM总裁托马斯沃森先生,在一次销售会议上谈到,“我们每个人所面临的问题是思考不够充分,思考是前进的动力,‘缺乏思考’会给世界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THINK”在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早期,逐渐成为IBM最重要的口号。为世界经济发展作贡献,致力于世界和平(“World Peace Through World Trade”)是IBM推出的另一重磅口号。

  往常,我们所见到的IBM只是其服务器、PC技术、打印机、半导体、中间件等不同领域的创新技术,但是我们却很少注意到他所坚持的“让世界更美好”的目标和“THINK”信念。因为这种信念,IBM实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大危机的逆转,绝处逢生。

  IBM认为,通过“分析”企业得以基于业务需求从数据中获取洞察和商业价值,“人”则是运作这个过程的最重要元素,只有具备运用大数据与分析的人才、培养员工间的大数据文化才能够将大数据与分析贯彻到企业流程的方方面面。

  不过,IBM的“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人才的培养,还寄托于企业的文化精神之中。

  IBM自建立至今已有百余年,这百余年中,能够说IBM一直都高枕无忧,居高临下吗?不,任何人,任何企业都不能做到。IBM至今的基业长青,是因为这个企业已经不再是“它”,而是已经变成了“他”(一家具有灵魂的企业,已经脱离了物的存在,成为了感性和智慧的结合体--人)。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所面向的市场环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不仅仅是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服务为特色的个人化运算开始兴起,还需要面对客户不再接受捆绑式服务等多种多样的新变化。快,似乎变成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软件企业在不断的追求迭代与更新。

  而这,也恰恰证明了一个企业的行动力。

  1993年,IBM的年收入下降到627.1亿美元,纯收入下降到负81亿美元。IBM宣布了其历史上的第一次亏损。同年4月, IBM宣布由路易斯·郭士纳(L. Gerstner)接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进行大刀阔斧改革。也正是他,让IBM重新站了起来,让昔日的“蓝色巨人”焕发了新的风采。

  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中,IBM著名的原领导人郭士纳谈到,作为一家企业的CEO,你不可能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成功地管理好自己的企业,郭认为。他在IBM担任CEO的9年间坚持四处走访,飞行里程达到了100万英里,并会见了无数IBM的客户、商业伙伴以及员工。他还认为,正是在这些会见中,一个外出走访的CEO才能获得关于公司、世界以及未来的许多宏伟蓝图的认识。所以,他的第一个自身行动是:到现场去。

  郭到IBM上任后依次或同时是这样做的:执行热烈拥抱客户的计划、财务止血、打造领导班子、强化一家全球企业应有的所有特制、重振品牌、重新制定公司的工资待遇政策、打开自身资源的仓库、把服务作为整合的关键、领导电子商务、解读企业文化。关于后来的企业战略和业务变革,从“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到“电子商务”,公司真正变成了一个整合的实体,人们(也包括IBM的员工)找回了心中伟大的IBM。郭士纳并不擅长技术,但他认为,经营的重点在于激情,他痛恨失败。激情就像一台品质优良机器的电源,它不是空洞而虚无的东西,它依附在公司战略中,公司文化中,激情就蕴含在公司每一个人的心中。

  亘古不变的是企业使命感

  其实,世界上的变与不变总是相对的,变只是一种表象,就像人类,即使年华老去,鹤发苍苍,这个人,依旧是他自己。

  每一家企业,都有着自己的基因,这也成就了不同的企业。就像阿里巴巴,因为有着马云才让它显得更与众不同,也许阿里的下一个领导人同样能够带领阿里实现利益上的突破,但其带给企业的精神影响,却绝不会相同。

  真正的领袖并不刻意表现自己的为人本质,他们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给企业成长带来深远影响。品牌建设中追求短期效益是一种非常短视的想法,是对品牌的误解,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任何一家企业,只有拥有了其内在的灵魂世界,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存留。这也是国内很多企业所欠缺的。很多例子都告诉我们,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领导者缺少的不是热情、能力,而是境界、使命感。物质的追求总是放在人生的第一位,利益和前途还是首要目标。个人成就感和极度追求的效益,让企业没有进一步发展,反而走向了衰竭。

  企业使命感,是促进企业不断前行的动力,这也是为什么蚂蚁都有动力变成大象。郭也说,当大象登场时蚂蚁必须下台,所以蚂蚁不断变成大象。大象不愿变成蚂蚁而下台,所以大象也必须能跳舞。

  谁将是下一只会跳舞的大象?

  本刊记者 刘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