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可穿戴设备

  近期,大量厂商推出各类可穿戴设备,这些可穿戴设备的突出特点是可广泛运用于医疗健康领域。据说,有些能达到“能够帮助数据专家了解人类的生活,这既包括个人生活是否健康,也包括社会生活是否健康。”

  8月31日下午,在The‘Big’Talk演讲现场,美国可穿戴设备与大数据双料专家阿莱克斯·彭特兰开篇就这样说。但是,他话锋一转,说自己没有配备任何可穿戴设备,原因是现有的可穿戴设备没达到他理想的标准。

  彭特兰20年前就开始研发可穿戴设备,他的弟子们今天也亦开枝散叶到包括谷歌等一大批公司中担纲可穿戴设备的研发。但他毫不顾忌他们的面子,一杆子扫落了一船人。

  似乎为了验证这位老先生的话,大会现场还播放了一个测试片子,找了几家市面流行的所谓智能手环进行测试,结果,被测产品表现得差强人意。和老先生对话的美女主持一边摘手环,一边嚷嚷着要扔掉它。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陈荣佳经过研究,认为深究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目前仍然缺乏典型应用案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以及运营机制尚未完成这三方面是主要影响中国可穿戴设备医疗健康应用市场发展的因素。

  她认为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目前各地区和机构在进行医疗健康领域信息化建设时大都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独立的信息系统,以满足各自业务的发展需要,这些系统较为封闭不能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未布局完善的医疗卫生相关信息化设备及软件系统,没有搜集标准医疗数据的基础,这导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没有对于可穿戴设备采集到的体征信息的应用基础。

  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有大数据做好支撑。

  在本期报纸中,大家除了可以看到彭特兰和陈荣佳的精彩观点外,还可以读到另一位大数据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文章。他认为分享、开放和信任是能够促进大数据未来前景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这也是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在未来几年的关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