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券商分食3306亿IPO蛋糕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IPO
  • 发布时间:2010-05-10 11:21
  4月的IPO延续了一季度的热度,23只新股上市给各家券商带来了上亿元的承销收入。大券商包揽大盘股、中型券商抢夺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的行业分化态势依旧。

  自IPO重启以来,短短10个月发行新股215只,扩容速度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97年的206只。对比来看,美国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整整用了100年时间,平均每年8只;香港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用了33年,平均每年24只。

  但中国股票市场却屡屡创出新高:沪深两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三箭齐发”,合计募集资金达3306.36亿元。分季度看,2009年第三季度共发行新股38只,第四季度发行新股72只,而2010年第一季度达到了93只。

  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截至5月4日,共有116家公司成功实施IPO。从行业分布来看,全部116家公司分属19个行业,其中属于机械设备行业的数量最多为27家,化工和信息服务的上市公司各有15家,电子元器件行业9家,医药生物行业8家,信息设备和轻工制造各7家。

  而采掘、纺织服装、家用电器、金融服务、农林牧渔行业均为1家。从中不难看出,IT相关行业占比较大,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及信息设备等行业成功实施IPO公司总数达31家,占年初以来成功实施IPO公司总数的27%。

  承销数量:平安夺冠

  目前共有中金公司、东方证券、高盛高华、瑞银证券、招商证券、平安证券、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申银万国、国金证券等54家券商分食了IPO重启后215家IPO的市场大蛋糕。

  其中,自去年7月IPO重启以来,平安证券担任主承销商的IPO公司数量高达26家,夺得券商承销数量第一名。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各承销20家,位居第二。可看出,前三名占据了总承销家数的31%。

  紧随其后的是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各承销8家公司;光大证券、宏源证券和中金公司各承销6家公司;规模较大的券商中,国金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和银河证券分别只承销了4家、4家和2家。

  而有着资券商背景的高盛高华证券以及瑞银证券的身影也出现在主承销商中,其中瑞银证券与高盛高华证券联席承销了“招商证券”一家,此外,瑞银证券还单独承销了北陆药业一家。

  21破发公司:多为大盘股

  从中小板到主板,从主板到创业板;从上市不久即破发到上市首日破发;从上市首日破发到上市即未见红盘而破发。

  受近期政府针对房地产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以及市场加息预期的影响,大盘呈破位下行态势,5月4日大盘全天低位震荡,尾盘走出杀跌行情,最终两市五月“开门绿”。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下跌35.33点,收于2835 .28点。市场的持续调整,导致新股破发范围逐步加大。

  截至5月4日收盘,自2009年下半年IPO重启以来,共计有21只股票跌破首日发行价,主要集中在大盘股。

  从细分数据来看,创业板有5只个股破发,其中折价幅度最大的是朗科科技,折价幅度为9.21%;中小板共5只,折价幅度最大的是柘中建设,折价幅度为14.27%;其余11只均为大盘股,折价幅度最大的前3名分别为招商证券、中国中冶和中国化学,折价幅度分别为22.84%、17.53%和16.57%。

  “打新”赚钱:越来越难

  这两天,李女士很郁闷,因为她好不容易中签的创业板股票“赛象科技”距破发价不远了。自招商证券去年12月15日破发以来,大盘新股前赴后继加入破发阵营,现在破发潮蔓延到曾经备受青睐的创业板。

  重启IPO以来,A股有7只个股上市后3个月股价仍低于发行价,这7只个股分别为中国西电、柘中建设、中国重工、招商证券、中国化学、巨力索具和中国化学,假设机构在3个月限售期满即全部抛售,这7只个股带来的亏损将达到10.58亿元。

  目前尚处于限售期的中国一重和华泰证券同样损失惨重。截至5月4日收盘,按中国一重5.7元的发行价和网下发售10亿股计算,其5.09元的收盘价跌幅为10.7%(与发行价对比),令机构浮亏达到6.1亿元;同样道理,华泰证券5月4日17.8元的收盘价跌幅达11%,机构的浮亏为5.17亿元。由此,机构在两大蓝筹股身上合计浮亏达到11.2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一重的新股配售中,中国平安及其关联企业累计获配约3.39亿股,占总股本的5.19%。以5月1日收盘价计算,“平安系”在中国一重的浮亏已达到2.07亿元。

  不过,新股破发似乎与发行市盈率和股价的高低关系并不密切。215只新股中,发行市盈率最高的10只个股均来自创业板;在这10只个股中,目前还无一破发。而发行市盈率最低的10只个股中,反而出现一只破发新股——华泰证券,其发行市盈率仅为29.41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