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勇敢的心?--从苏格兰公投说起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苏格兰,公投,梅尔吉普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27 16:19
苏格兰成为英国的一部分,自1707年至上世纪90年代已经近300年历史,两国基本相安无事--那么为什么苏格兰社会突然开始上演真实版《勇敢的心》,高呼“自由”要脱离英国呢?
闹得沸沸扬扬的苏格兰公投一事终于尘埃落定了--公投结果是“统派”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独派”,苏格兰得以继续留在英国,但此事对英国未来的影响绝不可小觑,而且其影响也将长期存在。
事实上,大部分中国人对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历史纠结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电影《勇敢的心》--相信中国观众对梅尔吉普森在影片中高呼“自由”的画面所留下的印象,远远深过对苏格兰的了解。
但实际上,梅尔吉普森的高呼只是在电影中感人,现实中英国对苏格兰的统治,无论从历史还是法理上看,都无可厚非。
从英国可查的最古老的历史上看,苏格兰与英格兰确实是两个独立的国家,苏格兰位于英格兰之北。由于英格兰与法国之间在历史上是夙敌,因此法国当然希望在苏格兰施加更多的影响,以形成对英格兰的南北夹击之势,故历史上苏格兰多次与法国结成盟友关系共同对付英格兰。
相反,如站在英格兰的立场,让苏格兰摆脱法国的影响以保证其北部安全,则是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因此英格兰在中世纪确实一直寻求对苏格兰的征服,但始终没有真正成功,反倒是苏格兰于14世纪迫使英格兰正式承认了苏格兰的独立地位。
至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1558-1603年在位),英格兰放弃了征服政策,但玩了个“阴招”--伊丽莎白一世通过支持苏格兰宗教改革派,使得苏格兰教会从天主教教会变为同英格兰教会一样的新教教会的方法,使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影响逐步加大,并最终取代了法国在苏格兰的地位。
历史上,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初次合并发生于伊丽莎白一世死后。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由于想利用自己的婚姻筹码在欧洲大陆各国之间找平衡,所以她终身未嫁(故也被称为童真女王),因此她也没有子嗣,于是继承人选就一直悬而未决。
至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经过复杂的政治斗争,她的表侄子、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得以继承王位,于是两国形成共主联邦--后来所有的英国国王,包括目前的伊丽莎白二世,都是詹姆斯一世的后人--也就是说,如果从詹姆斯一世那里算,伊莉莎白二世从法理上讲,她是苏格兰国王,同时兼任英格兰国王。
但这个合并实际上是表面上的合并:虽然两国共戴一君,但却各自拥有不同的议会与政府机构(枢密院),苏格兰和英格兰在政治、宗教、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保有各自的独立系统。查理一世(Charles I)曾试图统一两国教会,结果却激起了苏格兰教会领导的反叛,并最终导致英国内战,直至大名鼎鼎的克伦威尔用军事手段血腥平叛,才再次征服了苏格兰。但苏格兰人却没从心理认同统一,查理二世即位后,苏格兰旋即宣布独立,但两国仍然维持着共主联邦的状态。
不过这种状态只维持了百年左右的时间。这百年间,随着英格兰的不断强大,垄断了海上贸易和关税,并将苏格兰的主要贸易伙伴荷兰打垮,使得以农业立国的苏格兰在经济上逐渐陷入了困顿。而这种情况随着18世纪初苏格兰爆发大饥荒而显得更为突出,于是苏格兰议会在苏格兰社会并不支持的情况下,做出了与英格兰合并动议--苏格兰与英格兰最终于1707年彻底合并,苏格兰最主要的国家机器--议会,也被解散。
从上述陈述中,我们很容易能得出一个结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由于君主是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共主,且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国家机器合并是苏格兰议会做出的,所以苏格兰属于英国,无论从法理还是历史上说,都是合情合理的。
这样,苏格兰成为英国的一部分,自1707年至上世纪90年代已经近300年历史,两国基本相安无事--那么为什么苏格兰社会突然开始上演真实版《勇敢的心》,高呼“自由”要脱离英国那?
要想明白这一切,必须了解一个人,他就是英国前首相,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紧紧追随布什步伐的,当时的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
1997年,工党所面临的局面是,保守党已经连赢4场大选,工党再输实在太伤士气,于是工党决心推出帅哥布莱尔,希望他能以英俊的外表和出色的演技为工党赢得更多的选票。但问题是,布莱尔入戏过深,竟然真的将台词当成了政治承诺,竟然许诺说他若当选,将实行“权力下放,地方自治”的政策--事实上,战后英国几乎所有首相候选人都说过类似的话,但仅限于表演--其目的是讨好地方势力,获得地区选票支持--但据笔者所查,只有布莱尔将其真正实行了。
这一政策实施的后果也许读者会比较陌生,那我们在这里举一个大家好理解的例子:我国台湾地区也在搞这一套,而且搞成了2300人口的小地方居然有6个直辖市,近80%的人口被“直辖”,其结果大家可以参见台湾各类政治斗殴闹剧--之所以大家敢明目张胆地在严肃的政治会议上斗殴,其主要原因是地方利益已经膨胀到可以无视整个台湾地区的整体利益了,在这种情况下,各方绝无可能谈得拢--因此在立法机构拳脚相向还是可以接受的,如不能在立法机构开打,那势必要出去拿枪互射,因为谁也不肯牺牲自己在本地区的利益,来换取整体的利益。
事实上,布莱尔也正是这么搞的--布莱尔许诺,如他当选,由首相任免的苏格兰事务大臣将是摆设,并同意苏格兰重建苏格兰议会,苏格兰地区的国家权力转入苏格兰议会--这么一来,苏格兰选票自然全归工党了。顺便说一句,苏格兰在英国1997年大选中为布莱尔得以最终获胜居功至伟:苏格兰议会中总共拥有近50个席位,工党拿到40多个。当然回报是布莱尔在1998年上台后,解散了将近300年的苏格兰议会得以重立。
但布莱尔忽略了一个问题,他居然允许支持苏格兰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进入苏格兰议会,而且影响力不断扩大,其领袖居然混到了苏格兰首席部长位子,并开始默默耕耘公投事宜。2007年,布莱尔下台后,新工党领袖布朗上台伊始,就发现苏格兰议会开始出乱子了--苏格兰民族党在苏格兰议会所拥有的席位数超过工党,政权易手了!
不过,当时的局面,苏格兰议会中,保守党和工党两家的席位之和超过半数,苏格兰民族党最大,但未过半数--保守党和工党如能团结一致--毛主席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完全可以轻松解散苏格兰议会,联手做掉这个要独立的苏格兰地方政府--但保守党和工党显然没有毛主席认识得那么深刻,于是布朗政府决定与保守党划清界限,任由苏格兰胡搞。
至2011年,布朗替布莱尔背伊拉克战争失败的黑锅下台,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上台之时,局面已经与2007年不可同日而语了--苏格兰民族党在苏格兰议会已经超过半数,也就是说,政治解决苏格兰独立问题的大门已经彻底关上,除非卡梅伦学铁娘子撒切尔,把北爱尔兰反叛分子都抓起来丢到牢里饿死,否则别无他法。
但卡梅伦不是铁娘子,于是苏格兰公投开始了--卡梅伦的算盘是,从当时的统计数据上看,支持统一的苏格兰人显然多于支持独立的,所以公投是一个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不失体面的解决方案,但他居然给了苏格兰民族党三年的时间来准备--于2014年公投。
这样,随着苏格兰民族党的不断运作,支持独立的人数越来越多,卡梅伦开始有些慌了,居然丢出了英国版的“一国两制”和解方案。对比香港方案,英国版方案显然更为宽松--在这个方案中,苏格兰即使不独立,苏格兰议会也将获得空前的权力,除了无独立国防,连外交都独立!
毛主席还说过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威尔士首席部长一看这个方案,立刻表态,既然苏格兰可以这样搞,威尔士如何可以落后,我们也要学习苏格兰的先进经验--连王储封地都这样搞(英国王储一般封号为威尔士亲王),更不要说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闹独立的北爱尔兰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当年布莱尔搞的“权力下放、地方自治”法案中,是有“保留权力”条款的,也就是说英国政府有权收回地方自治权,解散苏格兰议会--但奇怪的是,在历时三年的苏格兰公投期间,英国政府却从未提起。也许这些票仓政治家们,无人愿意承担当年铁娘子宁愿面对千夫所指,支持率大幅下滑,也要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了。
虽然这次苏格兰独立公投最终没过半数,没搞成,但据英国人自己分析说,由于支持独立的票数超过4成,下次公投不会太远,而且将最终决定英国的命运。相信英国历代君主如果地下有知,得知占据总人口的8%的苏格兰人仅仅通过投票,就差点肢解了英国,还很有可能在未来肢解英国,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心情--可怜自13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主的努力,千万人为之付出生命鲜血,一下子将付诸东流。
文|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