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海军史上的大乌龙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英国,海军,乌龙
  • 发布时间:2014-11-21 08:1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将兵力分驻北苏格兰的科克沃尔港和南苏格兰东部的罗赛斯港。科克沃尔港位于奥克尼群岛,因1916年6月在那里降伏过一支德意志舰队而闻名于世;英国对德宣战后,又在靠近北海战场的福尔斯湾新建了罗赛斯基地,在此停泊潜艇和大型军舰。

  1918年1月31日晚6时,英国海军部向罗赛斯舰队下达了出击令。舰队通过风景如画的福尔斯河拱形铁路桥,东进北海,准备与科克沃尔舰队会合后,去袭击德国舰队。

  整个罗赛斯舰队灭灯航行,以20节的航速在海上高速前进。最前面的是第12、13潜艇舰队的K级潜艇,继之是水雷舰队、战列舰舰队。严冬的北海之夜,黑得连自己的鼻子也难于看见。人们只能听见海军大编队那由蒸汽机推动螺旋桨隆隆转动的轰鸣声。

  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舰队行不多远,就面临了突然而来的不幸。黑夜的恶魔首先降临到K14号潜艇上。当它驶到福尔斯湾的迷岛附近时,发现前方有几艘渔船,便立即转舵避让。不料,因舵机发生故障,它与旁边的僚艇(在编队中有规定位置,负责观察四周情况)K22号碰撞,把K22号艇撞出队列左侧。由于K14号艇速度快,两艇顶着一时分不开。就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5分钟后战列舰舰队又猛冲上来。战列舰“不屈”号巨大舰身整个地冲压在K14号艇上,不幸的K14号潜艇在两次碰撞后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然而,灾难并未到此结束。另一支K级潜艇舰队,以轻巡洋舰“无畏”号开路(担任潜艇舰队的指挥和联络)的整个舰队也在黑夜中高速前进。

  为了救助与战列舰碰撞而严重受伤的K14号艇,同队的K17号艇转向,驶向K14号艇。这个行动却给K17号艇本身带来了重大灾难。高速驶来的“无畏”号不知道前方有偏离航线的友艇,结果把K17号艇撞成两段,致使它迅速沉没。

  “无畏”号在一阵惊恐之后紧急停车,尾随在后的K4号潜艇也立刻停车,K6号艇也停了车……但是,由于K4号艇与K6号艇距离太近,惯性仍然使K6号艇向前冲去,轰隆一声巨响,把K4号艇撞成两段。K4号艇立即进水,沉入大海。

  这次事件故中,在一瞬间连续4次发生艇与艇、舰与舰之间的严重碰撞。总共碰撞了6艘舰艇,2沉4伤,成为潜艇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大碰撞悲剧。灯光划破夜空,出击去迎战敌人的舰队却变成对自己同伴的紧急营救。罗赛斯舰队不得不请求司令部放弃了原来的作战计划。

  在潜艇发展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建造的K级潜艇,它的水面航速很高,可跟随水面舰队航行,用鱼雷攻击敌方军舰。K级潜艇采用蒸汽动力装置,锅炉燃烧时产生大量蒸汽推动汽轮机,通过减速齿轮带动螺旋桨,总功率达10500马力,水面航速可达到24节。当时,一艘战列舰的速度仅21节,所以它可安全跟随舰队行动。为了更好地破浪前进,它的艇首高高昂起,两根烟囱立在中部机舱甲板上,舰桥也比其他潜艇高。但是,它毕竟还是潜艇,上层建筑比一般水面舰只低得多,因此在黑暗中可无灯火航行,而且不易被敌人发现,如果需要,它也可下潜,利用锅炉余热产生的蒸汽,做水下短期潜航。

  1917年,英国生产了17艘K级潜艇,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久就结束了,它在潜艇战绩史上没能留下动人的记载,可是,在潜艇的碰撞史上却留下了可悲的一页。

  (责任编辑:齐风)

  陈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