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刺 深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 来源:艺术与设计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深双,设计,创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7 16:25
今年正好40的白小刺是学服装工程的,“就是设计师把服装效果图画出来之后,我们帮他实现。从面料开始,怎么样处理面料,变得柔软。我考大学的时候,我们绍兴不是轻纺发达嘛,当时觉得考这个学校那回来找工作不用愁啊。”结果,他南下深圳只在服装厂“待了一两个月,那是一个老国企”,与深双的结缘,既使他拍出了像《政府大楼》这样为很多人熟知的作品,也让他告别之前供职的媒体圈,开始创业。
Q:最初是怎么介入到深双的?
A:2005年第一届深双的时候,黄伟文提供了一条线索,深圳宝安有一个叫陈佩君的老婆婆花40多年独力收集材料并建起了一座城堡,我跟李程去给她拍照,然后弄了个小纪录片在双年展上展。后来那个城堡被拆掉了,应该是2007年拆掉的,房子拆掉后,对她打击很大,没过几个月,她也去世了。
Q:之后是2007年深双展出的“我住在这里”?
A:对,随着深圳城市的变化,原来一个清洁工可以在关内租一个这样的房子,小孩还一起生活,现在不可能了,只能合租。这家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是搞实业的,在关外有一家做陶瓷刀的工厂,这是2007年拍的,那时家里条件很好。现在实体经济不行了之后,工厂破产了,还欠了很大的一笔债务,也信基督教了。生活变化太大了。这个呢,更离奇,蔡屋围“牛钉”,全国第一个天价钉子户,当时要求赔款1400万元,在2008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楼现在是京基100所在地,当时是在他们家的楼顶拍。后来1400万拿到了,他把它分成四份,两个小孩各一份,他们夫妻各一份,然后夫妻俩分开了。老头现在住在布吉龙珠花园,好像有了一个小很多的女朋友。老太太不知道去哪了。原来是其乐融融的一个家,每月有固定租金收入,然后城市化的脚步把整个家分裂了,这是一个后续。
Q:2009年深双的参展项目“政府大楼”一共拍了多少幅?
A:到现在为止拍了101幅。这个项目我从2009年开始拍,一直持续到去年,前后差不多四年时间。当时是在市民中心展出,就是在政府大楼里面展政府大楼。在展览之前我还怕被撤掉,当时有一个文化局的官员来看展品,有人陪同讲解,讲到我这儿的时候,我正好在现场布展,心想不会把我这个拿掉吧,我就跟在后面听,那个讲解的小伙子讲得挺有技巧,就是从城市化的角度、建筑的角度去介绍。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前一阵央视还来找我,说他们要拍什么反腐的片子,原来这是一个边缘话题、敏感话题,现在变成了热门话题,而且是主流媒体需要的反腐题材。
Q:最初是因为什么契机去做这样的选题?
A:我拍的第一张照片是当时去湖南宁乡一个朋友那玩,宁乡是个贫困县,我正好在县政府对面下车,那个时候县政府刚刚造好,特别豪华,形式非常对称,被它的这种形式感所震撼,当时手头正好有相机,我就把它拍下来了。
Q:什么时候开始下决心拍一系列?
A:2009年给欧宁报项目,当时的提案名字就叫做县政府,因为第一张拍的是宁乡县。我就说想把它拍一系列,当时心里没底,但有个直觉就觉得这个应该不会少。所以我第一次出去拍的时候,是没有目的性的,我就坐个大巴,从深圳出发,走汕头、福建、浙江,觉得沿海经济发达嘛,这个应该多一点。那次走了挺远的,浙江以后江苏、安徽,然后去河南,进陕西,最后到了甘肃,从甘肃出来又回西安,从西安坐飞机回来。那一趟走了差不多20天左右,我是把年假什么的都攒在一起了。
Q:这101张照片中有多少是那次拍的?
A:那一次应该完成了有30多张,基本上去两个地方能拍到一张。因为时间紧,我到一个地方,下车就问出租车司机,你们政府大院在哪里,你带我去,他就把我拉过去,只停留一个小时,拍完就走。
Q:当时的预算有多少?
A:预算当时没给,参展费最后是给报了一万块钱。当时是住最差的旅馆,记得在扬州是住20块钱的旅馆,那个门栓是小时候见过的那种木头的。
Q:剩下的照片是怎么拍到的?
A:当时我在报社跑汽车线,经常会出差,哪个车商发布新车了,然后邀请媒体去,参加完发布会我就去找政府大楼,别的同事可能去外滩或者某个景点走一走,我就去看政府大楼。这样也陆续拍了有三四十个。后来又集中去过一次江西,一次山东。每次差不多15天,后面两次效率高很多,一个是我那时候已经会开车了,租车公司也很成熟了,可以异地还车,而且网络上这种资料也比较齐全,基本不会扑空了,我先在网上搜一下,然后就开车过去了。江西省百分之八十的县我都去过,山东省也是基本上每个地方都到了。这个项目还没结束,我还会继续拍,这两年是因为有小孩了,稍稍停一下。
Q:回头看,深圳双年展对你个人影响有多大?
A:我是一个被双年展改变了人生轨迹的人,通过双年展这个平台,我认识、接触了更多的社会资源,特别是城市设计、规划界、建筑界的这些人。如果没有双年展,我也就是跟原来报社那些同事或者跟网友往来,网友维系的是文学圈的事,通过双年展接触了建筑圈的事,我觉得这个圈子的人思维各方面特别活跃,我就以一种很开放的心态,很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这一块。我当时有一种感觉,就是城市化是正在发生的一件大事情,2005年我的博客“抓拍城市”的副标题就叫“我所见的城市和城市化”,那时每天上街去拍照片,但是对城市化只是有一个感性的概念,感觉楼起来了,人越来越多了,没有从专业角度来解读这个现象。后来通过双年展认识到城市化背后的规律以及或经济或政治等更深层次的原因之后,更加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大的事情。所以双年展不光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我创作的方向,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