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公民设计 中美高中设计课程案例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设计,哈佛大学,清华大学
  • 发布时间:2014-11-28 09:08

  本文通过哈佛大学的“连接计划”和清华大学在北京四中的建筑与城市设计教学案例探讨了“职业前设计教育”实践及其必要性。

  设计专业:脱节的大学教育

  设计专业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如同医学、法律等一样,无法被简单地归为传统的文理科分类当中。因此,这一类学科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开始专业教育之时,往往面对知识的断层和观念上的冲击。相对医学和法律明确的社会分工,设计师无论从工作过程还是工作性质而言,被社会认知的程度相对较浅,甚至在民众的认识中还有将设计与其他专业比如工程学科混淆的情况。因此,系统化、专业化的大学专业设计教育都面对着许多对设计茫然,甚至并不了解自己究竟做出了怎样的职业选择的学生,而大学基础课一刀切的做法更使入门较晚的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大学这种封闭的专业教育和毕业后职业化的世界又造成了设计师圈子之外的人对他们的工作持续缺乏了解,于是这种教育围城般的情况代代相传。

  在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设计专业的教师和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前普及设计概念的重要性,分别在当地的高中自发开始了设计以及建筑课程。这些课程有的以打破专业壁垒为目的,让有兴趣的学生当下就能开始设计;有的则期待系统地普及设计的理念,同时减轻潜在的未来设计师们面对的”职业休克”的状况,而未来市民和潜在的未来业主们则会对设计的价值和概念有更多的尊重。

  连接计划:从当下改变环境

  在哈佛大学,最早的高中辅助设计课程从上世纪90年代就有尝试。当时的哈佛毕业生杰·李(Jay Lee)利用哈佛所在的波士顿地区对罗克斯伯雷(Roxbury)区的再规划项目,开展了以重拾罗克斯伯雷(Reclaiming Roxbury)为名的高中夏令营,利用暑期开展高中生设计课程,并且请学生从设计的角度尝试对身边的城市进行评价和改动。尽管帮助运行这个项目的公司最终因为经费等种种原因无以为继,结合身边变化的城市对高中生进行感性设计教育的方式却给后来的学生留下许多启示。

  六年前,哈佛大学的研究生们又将职业前教育的尝试搬上台面。安迪·兰茨(Andy Lantz)和乔纳森·埃文斯(Johnathan Evans)发起了”连接计划”(Project Link),试图将专业设计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给波士顿边缘社区(比如少数人种社区、低收入社区)高中的同学们。六年后,连接计划的负责人艾伦·怀克斯曼(Alan Waxman)谈起这些年来的变化,感到高中的同学们给他上了深刻的一课。连接计划的初衷是让波士顿边缘社区的高中生能够早些接触到哈佛提供的设计教育,这样他们就有能力进一步深造,并且改变环境。不过这些年来,艾伦和同事们渐渐看到了这种精英主义的局限:“不是我们该把他们领进来;我们一开始就该从他们身处的环境出发,帮助他们从改变社区开始了解什么是设计”,艾伦说。现在,他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个性化教育创造出自己的资源,而且每个人身处的环境不同,最终收获都该不一样。

  于是,连接计划不再满足于仅仅传授设计技巧和知识。艾伦和他的同事们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不受职业教育条条框框限制的高中生可能是比职业设计师更理想的环境改变者——他们可以无视业主的压力和职业工具的限制,同时也对设计有更模糊的定位。因此,艾伦和同事们琢磨出了一条跨学科的设计思维训练思路:从教学生“看”和“听”出发,理解身边比如手电筒、晾衣夹等带来方便的日常器物,再讲述自己使用这些物品的故事来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什么需要是被照顾到的,什么需要有可能妨碍他人等。接下来,学生们进一步推而广之,将有普遍性的问题应用到更广的社区乃至城市范畴寻找问题,比如,理解了手电筒的学生能理解公共空间光照的需要,进而找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光照不足而产生如治安死角等的案例,并重新回到小尺度的空间层面提出设计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以设计师的思维和手段表达这些想法,同时哈佛大学会邀请社区管理人、规划师等前来倾听学生们的想法,提出改进意见,并在实际规划、建造项目中作为参考。

  隶属大波士顿地区的马尔登(Malden)市,近些年来正因为原有规划跟不上波士顿中心区的高速发展而苦恼,而该市的规模之小,又让规划师和市政管理人员面对新进驻的大公司的建设要求感到底气不足;这样缺乏整体规划,听任私有制企业和开发商改造城市的结果,就是城市中出现不少断层,比如治安死角,垃圾聚集,或是残障人士保护措施不足等。活力四射的高中生一进入,刚好给苦于公共建设资金匮乏的城市提供了一群热心而敏感的免费设计师队伍。在过去一年中,高中生们,特别是来自有色人种和弱势群体社区的学生,从各自的切身体验出发,重新绘制了马尔登市的感性地图,标出有问题亟待改善的地段,并会同马尔登公共卫生部门一起提出解决方案。今年的连接计划,除了继承原有的教学计划之外,还将争取动员高中生们对其中一些方案进行筹款和实施。

  “我们并不指望每个参与项目的同学都变成设计师”,艾伦说:“相反,我们想保持这种模糊的、跨学科的教学特性,让孩子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不但具有想象力,更具有改变环境的资源和能力,而这不需要进入哈佛就能做到。这对我们很重要,因为说到头来,改变环境才是设计师的天职所在。”

  北京实践:体验多重视角

  与连接计划相比,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在北京四中的建筑与城市设计教学实践就显得更保守,却又更专业、更扎实。在一个学期大约15周的选修课中,北京四中的同学们将会分体系、按年代地接触到从中西方古代建筑到近现代国际化实践的方方面面。这其中既有总结性、概括化的介绍,也有对某一些建筑师抓重点、个人化的研究。

  这门高中生建筑课的开启,当初只是源于北京四中的校友,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城市设计师宋壮壮“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这个领域”的简单想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壮壮和他的团队越来越意识到,这门课的意义并不仅仅在培养学生兴趣,为潜在的设计师打下大学职业教育的基础。一门让身处中国巨变中的高中生们了解、并且学会批判环境变化的基础课,在宋壮壮和同事们看来能将被钢筋水泥隔在墙外的城市空间重新纳入年轻一代的视野。这不仅仅关乎中国正经历的快速城市化道路,更关乎设计和规划业内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慢慢地,国际上许多设计师、规划师已经意识到,与其“为人们设计/规划”,不如“与人们设计/规划”,让业主和公共领域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而这种“公民建筑”的大环境,不仅仅需要专业人士做好相关的技术和沟通准备,也需要对民众进行普及教育,让大家都能理解身边的城市。毕竟,当居住的主体——市民能够拥有比较客观的视野,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与专业人士沟通的能力的时候,设计师和规划师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更恳切的意见,还有来自于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而市民也能通过这样的教育增加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热爱和付出。

  为了理解各个不同职业塑造城市的过程,这堂建筑课的设计非常注重学生视角的转换。比如在模拟城市规划的游戏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角色,如政府、开发商、设计师、居民等,代表各自不同的利益,在受约束的条件下对北京城的某一块地做出规划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城市规划中平衡各个方面视角的复杂性,领略到不同群体的不同思考方式,更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切实意义。而在其他互动课程中,学生也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理解城市是经由不同角色的经营而慢慢转变的生命体:在对学校附近的行走体验课中,老师们以倒叙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北京四中周围的环境变化。而在对建筑师路易·康的赏析课中,学生们通过影片来领略一代大师的思考角度并作出总结。而这门课的视角同样跨越不同尺度:设计建造鸟巢,想象与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者是参加同济大学建造节,亲身体验五平米空间对个人的意义。

  无论是采取身体力行的态度还是全面视角的方式,向职业教育前的学生普及设计知识都势在必行。这些课程扮演的角色不仅关乎未来设计师和专业培训之间的衔接,更是在设计思维即将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时代中一项基本素质的培养。正如科学普及教育和艺术普及教育一样,职业前的设计教育并不在乎能够传授多少技巧,培养多少大师,它的意义在于传递国民正在慢慢缺失的对生活、对环境的关心和热爱。

  文 许伟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