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人的内部:东京宫艺术群展INSIDE CHINA
- 来源:艺术与设计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巨人,艺术,东京宫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8 08:58
巴黎,秋意渐浓的一个晚上,塞纳河畔,艾菲尔铁塔的对面,人们聚集在“东京宫”(PALAIS DE TOKYO)的门口,等着进入会场。就在这一天,10月19日的东京宫有三个重要展览开幕,跨年大展Inside,克罗地亚艺术家David Maljkovi个展,还有就是与K11合作的中法艺术家展览Inside China——L’Intérieur du Géant。还未进入展厅,就可以在东京宫的大门口墙壁上看到中国艺术家程然的投影作品《乔斯/JOSS》。
“Joss”一词原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焚烧进贡给逝者的纸钱、纸模。而在程然这里,焚烧的纸模成为了当代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消费品。录像缓缓展开,记录了燃烧中的各类纸模祭品,从时尚产品、电子用品、速食快餐到流行文化的产物。从这些燃烧爆破的纸模型里可以隐约感觉到几个展览的关键词:消费、产品,繁盛,耗竭。
这座在塞纳河畔的现代建筑名曰东京宫,其实与东京没有丝毫关系,它是1942年法国政府为了举办巴黎世博会而兴建的,经过2012年4月份的扩建,面积从8000平方米扩大到22000平方米,已经成为欧洲范围内最大的专注于当代艺术的空间,也是法国当代艺术的创新地,场馆内部主要展览场地总共两层,类似仓库一般的挑高,同时还有大片的白盒子空间和隔断的小空间,是一个当代艺术展示的绝佳场所。
这次Inside China使用了东京宫的部分展区,整个展览呈现出八位艺术家的作品。由巴黎东京宫策展人Jo-ey Tang和国内策展人王春辰联合策展,这八位艺术家包括Nadar、Renaud Jerez、Aude Pariset、李钢、Edwin Lo、于吉、赵要、吴昊,作品形式则囊括绘画、装置、声音、雕塑等不同类型。
Inside China这个名字和构想,来自参展艺术家之一——Nadar(1820-1910),法国20世纪非常著名的摄影艺术家。他是空中摄影的先行者,1858年在巴黎附近空中拍摄的照片成为此类摄影的鼻祖作品,在1863年,他的热气球升入60米高空的时候,拍摄到热气球膨胀的内部,这次展览借用了这个无法定义的空间的概念,而他的热气球的名字正好是“巨人”,策展人于是用这个名字命名了这次展览。
此次展览采取了联合策展,东京宫方面的策展人Jo-ey Tang以艺术家出道,是目前活跃于纽约和巴黎的独立策展人,生于1978年的香港,纽约大学艺术专业毕业。他的第一个策展作品是2010年在纽约自己公寓里开始的——The Notary Public,与东京宫的合作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的项目Forming the Loss in Darkness就邀请了他,对于当代艺术展览积累了不少经验,“我非常好奇把艺术家置于陌生的环境之下,与其找一致和和谐,我更喜欢一种漫不经心的感受”。
这次的展览筹备了一年时间,在K11 Art Foundation的支持下,Jo-ey Tang近一年时间里去了中国很多次,最后挑选了五位中国艺术家,这些艺术家都是八零后生人,在主流艺术圈之外,策展人认为,这些代表着中国新一代的八零后艺术家把周遭快速变化的不适引入到作品之中,用一种奇异的物质表达,难以形容的态度和个人生活方式重塑着时间。这些作品也许让人看到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的旮旯拐角。这些细节并不清晰,也许就像Nadar气球的灰暗内部。每一个人都有其代表性。李钢是出生于1986年在北京工作的艺术家。他比较感兴趣的是材料之间的转化,他使用很多日常的天然物,包括织物、石头、树木、银等等。在他的作品里,地缘背景被不断强调,来自大理的他,创作了End(2014)。他跟助手将尾气燃烧后的炭物质挖出来,最终用它做成墨块。“我一共做了两条墨块,本次展出的这盒,收集了三个多星期,用1000多辆汽车的尾气制作的。另外,我通过几道工序,将另一条墨块转换为墙面上的作品,文字的部分就是本次展览的名字“INSIDE CHINA”(巨人之内)。”
李钢也跟手工艺人合作,把黄麻麻绳织成厚纬纱,类似于席子,在其上作画,创作了一系列《油画的质感》。“以前的作品对油画有两个误区。一是我会找一个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去画,另一个我会强调内容本身,比如我画的是消费、还是政治等。我会被这两点左右,会无法突破。因此,我在想,我最初学油画的原因是什么?得到答案后就豁然开朗。我喜欢油画颜料和画布咬合的那种质感,因此我决定放弃之前两个习惯,来看油画的形成。因此,我用黄麻麻绳,手工织油画画布,再把自己先前作品的局部放大,最终形成这个系列。我自己织一块画布,大致要两个月,将方法教给云南女工后,基本一个月完成一块花布。目前,这个系列将作为我主要的脉络来进行探索。”频繁地在国际展览平台亮相带给他一些展览经验,比如此次策展人建议他将作品悬挂起来,反面也给观众看。
Edwin LO出生于1984年,现在工作在香港。他对声音特别感兴趣,认为这是一种“表达欲望、过往经历和纠缠不休的回忆的媒介”。从2008年开始,他在父亲做船长的油船上记录各种声音,不仅有船身激起的海浪声、锤子敲打的金属声、轰鸣声,还有船员的交谈声。这次展出的则是一段三个月的素材。展览空间在这些声音下变成了一个剧院,一个声音剧场,声音忽大忽小。
吴昊是武汉K11艺术村的艺术家,85年生,他这次展出了两个作品,一个是蓄水池,一个是卷帘门。这些作品都像是时空的压缩。蓄水池用任意容器装载水和颜料,经过几个月的蒸发,丙烯颜料会留下水痕。从2012年开始,他就在武汉,上海,香港开展这个项目,同时记录下来周围环境,比如天气,潮湿度,温度等。而在卷帘门作品里,他去商店街回收老旧的闸门,其上往往覆盖了各种广告,政府为了美化市容又重新粉刷过一遍,这些粉刷的痕迹正是时间和发展的印记。
于吉也是85年的,从2008年就在上海运作了非商业艺术空间am art space。通过长时间学习中国、柬埔寨和印度的雕塑,促使她创作出“Flesh in Stone”,而后来的作品《公共空间》,石膏小方块做出,启发于中国过去的公共厕所,放置在传统四角凳上,目前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她专门用同样的石膏小方块为展览创作出了Silence Practice (2014)。艺术家认为展览过程就是一次演出,所以观众可以看到其中留下的明显的痕迹。
赵要出生于1981年,在北京生活工作。他的作品也包含雕塑、绘画和表演等多种形态。这次展出的作品Great Performance (2014)由数码打印完成,在人造皮革上创作,还有麻布,棉布,人工皮草等材料。有一种图腾的原始能量。
除了Nadar之外,另外的2位法国艺术家也都是八零后,都在柏林工作。Renaud Jerez专门利用废弃材料,如PVC管、油漆、乳胶手套和运动服等进行创作,以形象化的物件表现当下的污染和消费模式; Aude Pariset则做出一个天花板上的关于食物的装置作品,参观者甚至可以获得一份意大利面。其装置让人体验“时尚生活”产业所幻化的境界中的虚空与实在。
这些中法艺术家都有着差不多相同的年纪,但是中国艺术家明显更加注重自身的地缘关系所带来的创作材料和灵感——无论是以周围街道的面目还是记忆中的公共厕所,他们都在尝试从自身取材。法国艺术家的作品则更多地看到工业和消费社会的痕迹。比起每一个作品背后的体系和彼此的关联,策展人更关心的是他们之间若隐若现的碰撞。“你要仔细看赵要的作品,你就必须站在法国艺术家Renaud Jerez的装置作品的地板上,在看李刚的绘画时,你则可以听到来自背后的Edwin Lo的声音装置。同时也是为了符合Nadar空中影像的一个含义,这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都悬挂在天花板上,多方位地启动你的感官。”
这也是展览好玩的地方,它把整个展馆变成一个隐喻空间,而这也是符合东京宫这次跨年大展Inside的意图的。虽然展览只是展厅一部分,但是这些作品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微环境,可以看到年轻艺术家是如何执拗地与周遭互动的。“这些作品的共通之处在于他们如何使用物质来表达与其自身和周遭环境的关联,在尝试之中,创造出一种暂时性。此次展出的艺术家具有强烈自信,敢于去观察环境的枝节并且表达。面对物质过剩生产的情况,艺术家要能树立自己的生产系统,从个人的生存中表达人性。观众要在展览中生成自己,这是在理解之上的。”
这个展览背后的强大推手是郑志刚先生 (Adrian Cheng)于2010年创立的K11 Art Foundation。这个香港慈善机构目的是提供支持给大中华区年轻新锐艺术家,进而成为本土当代艺术推广平台。之前将莫奈画展引入k11商场而获得成功就是这个机构的成功案例。这次k11 Art Foundation跟东京宫签订了三年的合作项目,Inside China就是合作的起步展览。当问到有哪些真正值得持续关注的艺术家时,策展人回答:所有参展艺术家都是值得关注的,将来在欧洲会频繁地看到他们。
文 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