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相生

  今年亚洲的新开酒店中,最关注的无疑是东京的Andaz。不仅是因为它开在我最常去的东京,更因为它的设计团队包含了设计过上海柏悦酒店的季裕堂,和设计过京都油屋町Aesop boutique的绪方慎一郎,这两家店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六月开幕以来,就一直眼馋心急,直到上月终于成行。

  小雨中抵达位于虎之门的Andaz Tokyo,这是我甚为喜欢的天气,雨天的酒店总是有一种更本真的气味,所以如果碰巧能在下雨的时候check in,对于酒店的理解会更准确和直接。大堂在51楼,也就是东京第二高的大楼“虎之门之丘”(Toranomon Hills)建筑的顶层——这栋融办公室、公寓、精品酒店、餐饮空间于一体的大楼本身是东京都市更新计划中的最新完工项目,近期东京的热门去处之一,藤子·F·不二雄制作公司为其设计了以多啦A梦为原型的多啦No梦。从建筑一层玄关荡气回肠的挑高空间,就能感受到季裕堂用挑高来营造冷静、疏离气氛的典型笔法。客房则是往下走,分布在51层之下。

  Andaz是凯悦集团下最具创意风格的酒店,与一般的商务型酒店相异,Andaz主要面向的应该说也是比较年轻的、偏时尚、设计与创意的族群,除了欧洲和亚洲各有两家外,其他都在美洲地区。亚洲最早的一家其实是在北京,后来关掉了,现在只有上海新天地和东京这两家。相比较上海Andaz,东京这家在设计风格上下了更多功夫,也做得更为细致。季裕堂和绪方慎一郎共同打造的这间酒店,既有Andaz品牌的时髦精神,又延续了凯悦旗下酒店典型的简洁风格。大量北海道胡桃木、日本和纸艺术的运用,都非常自然地营造出日本建筑与空间设计常见的干净利落的气氛——大堂区域用整块胡桃木设计的大型休息区,客房内的矮几、工作台以及洗手台,都是这种原木的使用,连护理用品的包装盒都是美观的木盒,让空间的质感甚为舒适;电梯间的墙壁用和纸设计制作的鲷鱼装置作品生动有趣,大堂与餐厅里都放置有陶瓷的鲷鱼雕塑。原来在日本鲷鱼被叫作“happy fish”——这正好暗示了酒店的轻松气氛。

  不仅如此,光控系统清晰流畅,房间与餐厅选用的器物也都很讲究,不是普通酒店那种清一色的廉价白瓷。welcome drink是来自日本本土威士忌品牌山崎旗下的调和型威士忌“響”和单一麦芽威士忌“白州”(都是三得利公司出品);入门处透明台灯所在的大方盘,非常适合放置门卡、手机等随手杂物;卫生间还贴心地设计了放手机、书的隔板,而室内读物则是葛饰北斋的漫画册——不仅日本客人喜欢,其实也照顾了看不懂日文的外国客人。从酒店客房看下去,就是虎之门老派的生活区域。灰与白的建筑错落起伏,著名的东京塔近在咫尺,因为红与白,在建筑群里分外跳脱,夜里与白日,都有不同的风景表现。

  另一家看东京塔的国际酒店是日本桥的文华东方酒店,不过它的位置没有Andaz那么近和正面。东京近年一直在进行着都市更新,各个区域陆续都会有一些与生活系统相关的大型基础设施落成,让这座看似繁华至极的大都市充满了无尽的变化。从早一些的六本木mid town,到两年前的涩谷hikarie,以及最新的Toranomon Hills。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这座城市将会持续有令人期待的新区域出现。

  相比较于东京之新,东京之老也同样充满魅力。这座城市的深处,分布着各种动辄上百年的名店。记忆中每次去东京,都有朋友托买铜锣烧,后来就因为这项“工作”而试过了大量各家不同的铜锣烧。这种用面粉加鸡蛋做成的薄饼夹红豆馅的糕点,因为多啦A梦很爱吃,在国内知晓率颇高。一直到最近,试下来觉得最好吃的两家,算是东上野的うさぎや和日本桥人形町的清寿轩。うさぎや是1913年创始的百年名店,他们家的铜锣烧偏甜,蛋香味甚浓,而且外皮密实,蜂蜜的口感很特别。不过也因为够甜,吃的时候最好是能配茶饮。うさぎや除了铜锣烧,另一款招牌茶品是“喜作最中”,制法其实和铜锣烧差不多,不过体型小,内馅都是红豆泥,外皮却是烤得很脆的年糕皮,吃起来口感大异。店内有最中与铜锣烧打包装的礼盒,买这种包装就可以。

  清寿轩的历史更长,1861年开始的,现在的店面依然特别小,相比较于うさぎや,完全是一个家庭作坊。所以这一家每天的营业时间也不定,卖完当日制作的就打烊了。他们家的铜锣烧偏大一点,表皮带有特别的焦香,甜度上也略淡些,红豆馅更结实。整体来说,我更喜欢这一家。两家保质期都相当短,两三天的样子。铜锣烧刚出炉的时候带着热度吃特别美味,据说放冷的话,在微波炉里加热五六秒钟,风味一样好。

  文林,沪上著名杂志编辑、荃二杂货店主理人之一、日式生活美学的拥趸。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