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博物馆,该铭记什么?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农民工,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14-12-19 16:33

  “不违背实事求是原则,不虚假地呈现他们曾经有的一切,不随意地做价值判断和总结”。--中国三农问题专家党国英教授

  “春潮奔涌车声隆,百万民工闯广东。肩担手提形色急,城乡阻隔路始通。”①这是写在广州.中国农民工博物馆墙壁上的一首诗,诗句铿锵有力、形神毕现地表现了“民工潮”的汹涌。这样的小诗博物馆有好几首,均出自同一作者--农民工博物馆的总策划哈晓斯,他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农民工博物馆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2011年提出的构想,旨在纪念广大农民工为广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希望通过梳理和记录这些历史印记,提醒大家不忘农民,善待农民工。

  广州市委市政府随即响应,成立专责工作组统筹工作,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保留其原貌,修建农民工博物馆。白云区马务村以最高票数从17个备选村中脱颖而出,2012年白云区黄石街原马务联合工业园的第16号旧厂房作为选址之地,2012年9月28日农民工博物馆落成。

  此前,2008年4月,深圳的劳务工博物馆对外开放;同年5月,打工者文化艺术博物馆在北京东郊皮村成立;2011年10月,中国农民工博物馆在四川成都金堂县正式开馆。加上广东的农民工博物馆,那些承载着厚厚尘埃、累累血汗的历史珍藏相继入馆,只为纪念那些为城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亿万农民工。

  “农民工”曾是他们的自嘲

  “架天筑地挺胸膛,迎寒接暑铸坚强。北调南腔号声齐,斩关夺隘数辉煌。”②

  从迎着朝阳披着晨曦昂首阔步“农民工的早晨”群体雕塑开始,记者随着农民工博物馆的讲解员走进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馆名字体是由湖南望城的外来务工人员何宇飞设计,他如今在广东音像城会展中心从事展会策划工作,而整个博物馆也是由农民工群体自己建设。

  农民工博物馆一楼是总序厅及生产车间原貌场景,二楼是“孕育与发展”主题展厅,介绍的是农民工的称呼由来及迁徙历史。三四楼是“走近亿万农民工”主题展厅,更多展示农民工群体就业、流动、维权、技能、生活的种种。

  记者发现“农民工”称谓由来其实并不是学者们安的,而是农民工自己起的。博物馆收藏了一本叫《社会学通论》的杂志,里面首度出现“农民工”一词。这源于1982年中国社科院教授张雨林到江苏省吴江县做调研,发现当地一群人自嘲为“农民工”,张雨林将这种现象写进论文《县属镇的“农民工”--吴江县的调查》,“他们的户口在农村,保留着人民公社社员身份,被接纳到附近的县属镇中做工,其中绝大多数是长年工,他们工资的一部分作为公共积累,人们称他们为‘农民工’”。这一称谓出现后随后被大量地引用,初始出现在中国社会学界、经济学界,后来成为整个社会一种通用的说法。

  与此同时,“农民工”的称谓也伴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大迁徙而扩散,广东是珠三角农民工迁徙大省,因而也有“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的说法。据当时数据显示,作为第一波民工潮见证地的广东每天有近10万农民工到来。哈晓斯在《潮起黄土地》对此有着生动描述,“说是农民,他们急着要到城里打工挣钱;说是工人,他们分明是从黄土地里来。每年正月里数以万计非农非工、宜农宜工的新老打工妹,候鸟似的由北向南,掀起了由农村向城市大转移的波澜。”

  后来,取消“农民工”这一称谓曾一度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甚至将此上升为提案议案。原因在于有人认为在“农民工”称呼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系列的歧视。但是有学者表示仅仅依靠修改称呼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改善农民工的本质处境显然是杯水车薪的,要改变农民工的现状,最重要的不是称谓的改变,而是户籍制度和社保体系的建设。

  千里相思一纸牵

  “为父打工走远方,娇儿留乡伴高堂。稚语甜梦声声唤,家书读罢欲断肠。”③

  抹不掉的乡愁,割不断的牵挂,只言片语洋溢着农民工的深情厚爱。“农民工”是城市的伟大建设者,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亲情、爱情、友情。

  在众多农民工博物馆展品中,许多农民工的家书也被收录,其中20多封重庆万县籍打工妹与韶关南雄籍打工仔的情书尤为让人动情。这些情书写于1994年,那是贾桂琼只身一人从重庆万县云阳镇来广州白云区罗冲围利工民制衣厂打工的第二个年头。情书绝大多数都是贾桂琼给张小泉的回信。

  “信儿信儿四个角,仑头飞到沙河落。愿他捎去我的心,慰问我的情哥好。”情书往来于番禺区的仑头和天河区的沙河。据博物馆管理人员介绍,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那天,贾桂琼和张小泉登记结了婚。后来他们在佛山南海里水买了房。

  广东第一个“积分入户”外来务工者李会成,他与亲人的往来家书也被收录在馆。他创下“318分”入户积分的最高纪录,至今无人能破,连入户办理人员都说这个分数基本上没人能超过。他是广西蒙山人,长期在广州打工,现为广州市荔湾区环卫车队维修工。1993年他只身前往广州,工作上多次受到好评,1998年和2008年,他两度获评广州市“优秀城市美容师”称号,并多次获评区优秀工作者等。

  除此之外,农民工博物馆展览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物品。像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输入数量的最早原始统计--东莞市1990年6月末的外来劳动力分省统计表;早年农民打工的各类证件、车票、劳务协议书、打工行囊,早年使用的各类劳动工具和培训教材等;还有感动岭南和全国的农民工“黄衣哥”周冲救人时身着的黄色T恤等等。

  “负面材料”为何没有展出?

  “青春拼搏乡情惑,别土离村,何时解农索。踏艰探险意犹振,穿难越阻志不堕。”④

  他们是“世界工厂”的生力军,他们使“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他们的生存状况、人身保障却始终令人堪忧。那些伤痛、冲突甚至牺牲曾是他们没法躲开的梦魇,一些博物馆也由于诸多原因没有展示这些“负面材料”。

  虽然深圳劳务工博物馆展很早就收到曾经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开胸验肺”事件有关资料,但动作迟缓,迫于舆论压力最终展出。2011年5月份,事件当事人张海超不远千里来到劳务工博物馆参观,口述事件过程,捐赠工伤鉴定资料31份,包括X光胸片、职业病鉴定证明、诊断书等。然而2003年广州发生的“孙志刚案”相关资料却一直没有在中国农民工博物馆展出。

  农民工博物馆工作人员解释说,“当时对此的开会讨论非常多,意见不统一,考虑到多方面原因最终还是没有展出‘孙志刚案’的相关材料。”

  对于农民工博物馆没有展出“负面材料”,民间也是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这是鸵鸟心态逃避伤害不正视历史,有的认为中国大背景下赤裸裸揭示伤疤有伤脸面。

  农民工博物馆该如何展示,如何铭记历史、铭记农民工?中国三农问题专家党国英教授希望有一个“不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农民工博物馆,不虚假地呈现他们曾经有的一切,不随意地做价值判断和总结”。

  孙志刚的墓碑上刻着“他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这是某种程度的高度评价。对于孙志刚、张海超等众多经历过牺牲与梦魇的农民工群体,为了记住“不能忘却的历史”,农民工博物馆又该铭记什么呢?

  博物馆周边的农民工们

  “漫言打工终日忙,无悔青春写华章。茫茫人海几多梦,爱拼赢得心愿偿。”⑤

  城市快速发展,城中村已渐行渐远,农民工却依然没有消失。虽然马务村里众多创意园拔地而起,各种时尚的,新颖的,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然而住在附近的外来务工者却依然贫穷着,文化生活也是一样。

  尽管附近的农民工博物馆里面要开始放电影、开讲座,尽管里面有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自动咨询屏,可是没受过太多教育的农民工依然还在简单的生活圈里走动。

  创意园外有一栋五层高破旧的集体宿舍楼,是原来的部队宿舍,门卫黄先生,七八年前从湛江过来打工,他指着高楼告诉记者,“这栋楼住了好多家厂子里的工人,他们每天进进出出,来去匆匆,拎着行李进来入住或是离开的也非常多。他们的住处很简陋,生活也非常简单,经常加班,我们门卫也得24小时守在这里,幸亏我们还有三个人来倒班。”

  正值中午,门外人流密集,脚步匆忙,许多些都是年轻的面庞。

  在附近的小四川餐馆,记者和一个湖北松滋农村的胡大姐聊天,她今年6月份才来到这家餐馆做服务员,为了让女儿上大学,她第一次出远门,一个月2500块的工资大多都要打回家去,自己一个月包括房租电话费400多块就差不多了。

  除了一些扔下锄头的打工者,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也扔下书包在打工。

  在一个水果摊位前,一个1997年出生江西籍小伙子正在看店,他说自己的生活非常单调,每天都在看店晚上不是打扑克就是玩手机,在广州没什么朋友也没多少娱乐活动,对于博物馆、创意园的诸多活动都没啥兴趣。

  从工厂到矿山,从工地到商场,他们留下来平凡的身影,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农民工们需要什么?他们的各种权益又该如何保障,他们的业余生活又该如何丰富?城市所向他们索取的,也需要回报他们应得的。

  (注:①②③④⑤均引自农民工博物馆总策划哈晓斯的诗词)

  本刊记者/张玉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