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服装细分品类号脉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服装,运动品牌,男装,羽绒服
  • 发布时间:2014-12-22 07:47

  资深服装专家,曾任美邦服饰、波司登国际、雅鹿控股等企业高管,现任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当下本土零售市场低迷是可以理解的,这种低迷所表现的问题就是服装产业结构性失调,而运动、休闲、男装、女装、羽绒服、童装等细分品类品牌均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我们的品牌企业必须痛定思痛,真正勇于去改变自己才有品牌之未来。

  运动品牌:运动品牌业绩尚未跌到低谷,以李宁为代表的国内运动品牌还在摸索和痛苦挣扎中,必须回归运动品牌精神,抓住核心产品功能性诉求,全民皆运动已经一去不复返。阿迪、耐克等虽然痛定思痛并进行渠道下沉,但中国市场之路并不平坦。

  休闲品牌:上世纪90年代初,以香港品牌佐丹奴为代表的休闲品牌由广东潜入国内市场,品牌专卖店形式,特别是黑白灰的简洁明了设计,引领国内时尚潮流,带动以美特斯邦威为代表的国内休闲品牌快速成长并超越。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休闲品牌风靡若干年,但随着国外快时尚品牌Zara、H&M、优衣库等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休闲品牌渐显颓势,市场表现节节败退。

  男装:从一片无品牌绿色军装时代到以雅戈尔、杉杉为代表的正装,到以七匹狼为代表的商务男装,再到时下以GXG为代表的日韩风男装,这些变迁不过二三十年,真是各领风骚三五年,转眼间已成过去。男装品牌路在何方?其实,休闲、运动品牌的市场困境早已在男装体现,创新、改变是未来男装走出困境的主旋律。

  女装:随着消费者进一步细分,中国女装品牌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以秋水伊人、江南布衣为代表的杭派女装,以欧时力、玛丝菲尔为代表的深圳女装纷纷异军突起,在市场取得一定的地位。但遗憾的是,当今,中国女装鲜有领导品牌号令大江南北。自主女装品牌受市场细分化(产品细分、渠道细分)、设计力量、经营模式等影响迈步不大,缺少强有力的领导品牌,整体产品风格趋同。

  羽绒服:羽绒服作为一个品类能够做大一个产业,在中国确实是一个奇迹。80年代前后,羽绒基本以出口为主,中国羽绒品牌发展也不过二三十年,但以波司登为代表的羽绒品牌做得风生水起。近年来,中国羽绒品牌发展趋向时装化、休闲化、运动化或个性化,甚至有的企业尝试向家纺、四季化女装、男装、童装等方向齐头并进,也涌现出艾莱依、坦博尔等新兴羽绒品牌。但受原料、气候、设计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羽绒服品牌的规模还能做多大须拭目以待。

  童装:传说童装是中国服装业发展最后的一块大蛋糕,已成为业界竞争的焦点,瞬间蓝海变红海。时至今日,运动、休闲、男装、女装、羽绒服、奢侈品等均已涉足童装,似乎童装成了金矿,和童装搭界就能挣大钱了。真的如此吗?成人装品牌运营和童装品牌运营还是有差异的,不难发现,童装品牌在区域还是各自割据,难有体量较大的童装品牌展现出来,耳熟能详的还是巴拉巴拉、小猪班纳、派克兰帝等品牌。特别是在一二线市场还是国外童装品牌的天下。

  未来,中国服装市场到了一个转型阶段,各种新科技、新工具将助推零售全渠道价值链的形成,互联互通逐步成为现实,消费者对产品、对品牌的体验要求会更高。任何品牌都应该认真研究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从原有自上而下的生产计划导向转向自下而上的市场需求导向,进行全价值链的重新梳理与打造。

  程伟雄/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