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收获已悄然降临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针织,纺织化纤,宜宾丝丽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22 08:48
盘点中国针织行业年度十大热点
2014年悄然走过, 收获降临我们身边。中国针织行业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既有成长的喜悦,也有面对危机的担忧, 但我们更愿意相信未来,努力向目标方向迈进……
中国针织业系列标准的执行与联盟的推广,让企业在有“法”可依的环境下健康成长;针织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专业展会不断革新,而众多针织集群也在积极推动行业向前迈进;不同主题的赛事给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各种热点话题的探讨给行业带来思考的同时也指明了方向;企业家们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初心,通过公益活动回报社会;无论何时,针织科技与设计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两大法宝,为市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的新产品;而今年移动互联网的火热程度,再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本期,《针织专刊》紧扣政策、展会、集群、赛事、论坛、公益、科技、设计、电商、新品十大热点话题,从针织产业链不同角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力促针织行业整体转型升级。
可以看出,中国针织业未来的竞争,不再是某一环节的比拼,而是整个针织供应链之间的较量。对此,优化与关注针织产业供应链,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中国针织行业探索转型路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NO 1
政策标准,跨越发展的法宝
为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针织产业相关的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各种鼓励政策,支持各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而众多企业也纷纷进行联盟,加快推动针织产业快速发展。
3月份,由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和科研院校组成的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上海成立,第三届圣桑俱乐部会议同时召开。对于这种科研院校与多企业进行联盟后,更有利于产业链间各个企业合作创新、共谋发展、共享重大产业化技术突破带来的效益。从另一角度而言,也有利于整个生物基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集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产业在“联盟”的推动下,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是必不可少。4月16日,萧山区质监局前往辖区针织内衣重点产地河庄街道,为当地70余家针织内衣生产企业进行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规范等专业知识培训。6月,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会发布《关于对针织产品纤维含量标识问题的说明》指出,无论吊牌上执行的产品标准如何规定,建议均按GB/T29862执行公定回潮质量(包括纤维含量的标识与判定等),若采用净干含量应标注“净干含量”。
7月,吉林省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印发《关于加强电子商务专利保护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众所周知,该《规定》的出台对加强该园区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工作,构建企业专利保护内部监管机制,增强自律意识,杜绝专利侵权、假冒专利行为,树立守法、诚信、负责的良好企业形象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0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天纺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与大沥盐步内衣产业联盟有限公司三方签约,联手在大沥成立天纺标(广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国家级纺织检测平台。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出台文件,鼓励检测领域跨行业跨地区合作,鼓励民营等资本运作投入该领域,大沥盐步内衣产业联盟率先大胆尝试,以民营资本注资成立公司筹建大沥首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
在这一年当中,与针织相关标准、政策、联盟等形式的相继出台,对针织产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标准竞争已成为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又一种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唯有加紧完善以专利和技术标准为依托的自主创新体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归根结底,标准是企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法宝,有了它,万事才不会开头难。
NO 2
专业展会,展示营销两不误
随着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寒冬,一些展会也受到拖累,变得“疲软”起来。但是,也有很多专业展会依然发展强劲,凭借着独特的服务、产品细分化而获得企业家认可。
4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的第96 届中国内衣服饰展览会,通过调整展出档期,为参展商提供充足时间筹备参展工作,并能与众多展商新品订货会重叠,以节约展商费用支出。其次是调整展厅安排,既便于现场形象主题突出,又方便代理商、采购商等到会观众参观、采购。
行业展会越聚焦某一类产品,展会的商贸功能越有效果。以5月份在深圳举办的SIUF2014展为例,今年场馆面积较去年增长20%,达到58000平方米,其500多家来自内衣、面辅料以及机械行业的参展商给内衣行业带来了信心,这便是内衣产业发展的有力证据。
SIUF2014展会上,健康成为新主题,如无钢托文胸、无痕内裤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安莉芳、爱慕、维珍妮、旭化成、YKK、都市丽人等品牌积极亮相寻找商机。在产业集群参展方面,福建长乐花边分会大规模组团参展,一方面,说明SIUF经过近两年的“延展”,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了吸引力;另一方面,说明产业竞争时代到来,更多的企业需要“走出去”看世界。
除了“细化”以外,每年秋季举办的PH Value时尚第一汇暨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比如今年10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英国i2i 会展集团三方共同签署合作办展协议,共同打造一个全新时尚会展平台“PH Value &Pure Shanghai”(简称P&P),并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完美落幕,该展主要以品牌服装、鞋、手包和其他服饰类为主。
这次改变的不仅仅是名字,连同以往的客户资源等都变了,P&P 专注于展会商贸功能的实现,在帮助品牌与渠道对接的领域深耕细作。而这种改变,准确地说是由于中国针织产业不断进步和市场索求,推动了PH Value时尚第一汇的不断革新。
“PH Value时尚第一汇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展会本身的确有看点、有内容,更因为本次展会以服务针织产业链为切入点,并充分挖掘了国内与针织相关的产业的优势潜能。”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对记者谈到,“成功的展会,一定是一个有产业依托的展会,不仅务实,而且还要接地气。”
在这个意义上说,展会是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一大有利依托。由此拓展开来,如何利用好当地的产业依托,或许是展会得到参展商认可并获得成功的关键。
NO 3
聚焦集群,专业特色才是王道
2014年,对于中国的针织产业集群而言,是喜?是忧?很难下一个结论,但产业集群还是承载着产业发展重任,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寻找着下一个发展方向。他们是保持原有的发展思路继续维持,还是借助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平台对现有的发展思路进行调整?
其实,针织产业链上的不同地域的集群都有话要说。以古里针织集群为例,它在全国同行业中出类拔萃,成为中国针织行业超百亿重点集群,并被评为“中国针织名镇”。在3月,古里镇针织商会隆重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殷金华当选新一届商会会长。殷金华表示,古里镇针织行业将实现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
据了解,目前,全镇拥有针织类企业590家,其中,产能超亿元的10家,超1500万元的86家;个体工商户近3000户。全镇拥有各类园机5176台、经编机2105台、加弹机132台,与针织产品相配套的后整理生产流水线120多台(套),针织行业从业者超过5万人。
除了古里在创新上加快脚步发展外,以花边为特色的福建长乐也在积极应对。
6月,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长乐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花边分会年会暨福建鑫港纺机新产品发布会上,福建长乐纺织工业总公司总经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花边分会秘书长陈木珠表示,长乐的花边产业规模目前已占到全国的70%。
7月,国家科技部发布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014年度立项项目公告》,公布了各地2014年创新基金创新项目立项结果。浙江海宁经编生产力促进中心名列其中,获得支持金额100万元。为何海宁能获得此荣誉,这原由在于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的“特色”产品支撑产业发展。
据了解,园区以经编为特色优势产业,85%以上的企业从事经编及相关产业,形成了从原料、织造到深加工成品的完整产业链。园区经编业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编行业总量的20%,占海宁市经编行业总量的80%。园区主要产品灯箱广告布、蓬盖布约占国内市场的80%,土工材料约占国内市场的40%,是全国最大的经编生产加工销售基地。
随着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进行, 会有越来越多的集群地逐步突破自发生长、资源驱动型的发展模式,步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新型发展轨道。针织产业集群作为推动纺织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增长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在促进产业区域分工、形成新型纺织基地、细分市场等方面作用明显。
NO 4
赛事连连,是金子总会发光
2014年,国内赛事依旧不断,惊喜连连。中国国内针织设计大赛与技术人才的赛事,不仅成为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拉力,更成为品牌转型的催化剂。同时,通过选拔和培育针织相关的专业人才,提高针织服装的时尚和科技含量,促进针织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3月,第8届中国国际泳装设计大赛暨2015浩沙泳装流行趋势发布精彩亮相,来自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的袁佳佳借作品《Colourful》夺得金奖。
除了浩沙在积极推动泳装设计人才的挖掘外,即发集团多年来在支持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针织大赛中不遗余力,一方面为广大怀抱“设计梦”的人才提供智力与资金支持;一方面在当前青岛市“转方式,调结构”的产业转型升级形势下,助力青岛国际时装周为全市服装产业发掘培育创意人才队伍,促进服装产业的繁荣。4月30日,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即发杯”第五届中国针织时装设计大赛决赛在青岛落下帷幕。大赛分为学生组和职业组进行比赛,学生组选手马继新的《隐喻》斩获金奖,职业组的比赛中,张琳琳的《浮雕》获得金奖。
原创设计是时尚王道,文化与创意的结合正是中国设计力量的灵魂,中国的服装原创设计需要更多专业从业者的坚持和更多人的关注。5月,第二届雪仙丽中国家居服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总决赛在深圳会展中心落幕,来自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腾晓阳的作品《清风吟》获得大赛金奖。而2014第二届“魅力东方”中国内衣创意设计大赛就浓情献映了一场华美时尚大秀,一等奖作品是来自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董利的“异次元空间”。
从比赛情况来看,也有越来越多的成衣设计师倾向于用经编产品来表达自己的创意设计,为经编产业打开了更广阔的需求市场。
10月,在第九届中国·国际经编设计大赛(面料设计)分赛中,浙江豪生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烂花不倒绒”一举拿下本届大赛面料设计分赛的金奖,而第九届中国·国际经编设计大赛(服装设计)分赛,由黄河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杨晓燕的作品《溯源》夺得金奖。
11月,2014年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当中,前六名分别是姜正涛、杨敬刚、蓝传杰、于昌盛、江保龙、黄红生。行业的发展,技术是保证,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优良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收获技术进步的硕果。
作为本土成长壮大的中国著名针织服装企业,他们更加重视设计人才,为传统服装产业注入了创意的灵魂,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同时,专业赛事的推出,更是成为针织企业发掘专业人才的最佳平台,也为有才之士提供了走上梦想殿堂的阶梯。
NO 5
头脑风暴,碰撞中寻商机
当前,传统渠道以及电子商务激战正酣,移动互联网的竞争接踵而来,内衣企业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从以前的产品、渠道的竞争转变到占据消费者以及手机端之间的竞争,就成了所有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
1月,“指尖上的革新”——2014内衣行业移动营销微讲堂活动,吸引了汇洁集团、茜施尔、伊丝艾拉等内衣企业代表参加。该活动对于内衣企业的移动信息化建设、布局以及渠道创新营销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借鉴作用,是深圳内衣产业的一次创新性分享和探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促进了内衣行业在移动营销渠道的变革与创新。
6月,首届中国针织行业高峰论坛在佛山举行。活动围绕当前中国针织行业最热门、最受关注的话题,探讨产业未来发展、电商新格局,总结行业新变化,探索中国针织行业发展之路。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禅城管理委员会主任胡安泉表示,目前,张槎拥有一批上规模的企业,如安东尼、光大制衣、金红棉、奔腾、东成立亿、超俊、雅纶、新东鄱等。杨世滨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国内市场上,丝光纯棉T恤一半的产量来自张槎。张槎针织产业尤其在终端产品丝光纯棉品类的领域可谓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8月20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主办、江南大学承办,以“针织生产数字化与智能化”为主题的“2014年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在常州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孙瑞哲在会上指出,应认清纺织工业发展难中有进、调整加剧、责任倒逼、谋变避险的新常态。
10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主办的“走基层看纺织”中国针织万里行活动首站走进江苏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沭阳经济开发区纺织类企业生产的丝袜、包覆纱、针织毛衣、针织浴袍、遮光提花窗帘布等产品已成为全国甚至世界“单打冠军”。在“走基层看纺织”中国针织万里行活动的论坛环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表示,目前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规模扩张速度减慢、产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的局面。沭阳纺织产业的发展是省内产业调整、转移的典范。
不可否认,不同主题的论坛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思考。互联网思维的风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零售格局;专业技术论坛也加快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实现产业的整体提升。
这一切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作为从消费者新需求出发、下游客户以及供应商的需求出发,我们通过头脑碰撞,在解决目前的问题后,寻找产业发展的下一个方向才是王道。我们要借助当下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去真正了解我们的顾客,并切实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NO 6
关注公益,让企业走得更远
2014年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有过跌宕,有过起伏,但有一点却成为越来越多有责任感企业家的共识: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而责任是连接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一个企业或品牌若想走近消费者,使用商业手段去完善社会公益,不仅是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塑造良好品牌形象的契机。
缪斯的诱惑向心衣公益基金会捐赠1000套义乳,虽然1000套义乳在庞大的社会体系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这种公益的燎原之势已经形成并向更广的范围蔓延开来,正如缪斯的诱惑相关负责人说的那样:“这次公益活动,我们希望能唤起全行业、全社会共同关爱女性乳腺健康,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将公益变成一种爱心时尚。”
由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华歌尔(中国)时装有限公司协办的2014年度“粉红丝带”乳腺健康宣教活动近日在北京启动。活动旨在倡导“粉红丝带”理念,呼吁广大女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关注乳腺健康,远离疾病困扰。与此同时,公益基金组织与企业的联合,也成为社会公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安莉芳集团联合发起的2014年“爱心传承·美无止境”蓝丝带公益慈善活动来到了江西革命老区——吉安,向当地女性捐赠了价值共达100万元的爱心物品。
无论是“粉红丝带”,还是“蓝丝带”,对于企业来说,丝带上飘扬的都是一份社会责任,一份爱心。但公益的形式有很多种,不仅有对特定群体生活或健康的帮助,同时还有对行业发展的赞助。
2014年对于安莉芳集团而言,不仅在社会公益上让更多的人记住,而且在行业公益事业中也迈开了坚实的一步,让其成为行业的典范。10月20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郑敏泰中国针织(内衣)基金暨“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五周年庆典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为该基金创始人、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先生特别颁发了“行业最佳公益奖”,以感谢郑敏泰先生为内衣行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表彰其为推动内衣行业的科技研发及行业的进步创新所做的努力。
“ 也正是靠一个个像郑敏泰先生一样,投身公益事业的行业领袖和优秀企业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才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表示,行业的永续发展,需要以业内老前辈为榜样,以行业优秀企业为楷模,以基金作为行业推动转型升级的资金保证,以一代又一代纺织人的不断努力和拼搏奋斗精神为支柱,为建设纺织强国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优秀的品牌背后,意味着社会责任感的释放,以及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关心和投入。正如安莉芳集团一样,作为国际著名内衣企业,多年来热心投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无论是坚持女性健康理念的传播,救助危难扶持弱势的百万捐赠,还是环保节能厂区“美丽工程”的建造,安莉芳都在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社会公益的执着支持。
其实,企业参加公益活动,除了向社会展现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以外,同时也在不断地外显着企业的价值取向。公益事业虽然并不直接带来利润,却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精髓。尤其在针织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参与公益活动不仅能满足企业对差异化竞争战略的追求,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NO 7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尤其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纺织服装行业来说,科技创新的影响显得更加意义非凡。同样,梳理2014年的针织行业我们会发现,科技创新仍旧是这一年的主旋律。
4月,全国针织科技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场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通力打造的针织全行业最具规模、最具价值、年度唯一的技术年会,以“针尖上的中国”为主题,融合全行业智慧,从产业政策、运行分析、科技创新、设计研发、市场定位与推广等全方位解构年度针织行业趋势及方向,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环境,为行业在“变”中谋求转型升级提供动力,为全行业的技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有效地推动了产业技术革新。这次会议无疑是为2014年针织行业的科技创新拉开了序幕。
全国针织科技大会对于科技创新具有指导性作用,但真正成为针织行业驱动力的还是现实境况的倒逼。随着新型纤维与纱线原料的开发与应用、针织工艺的改进、针织设备制造精度和机电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针织企业所面临的招工难等问题,促进了纬编针织技术与设备向高精度、高效率、电脑智能控制、半成形与全成形、灵活变换与多用途等方向发展。
为迎合下游针织企业的实际市场需求,上游针织设备企业不断拓展智能高效新技术。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通过技术创新成功推出“F4000横机智能控制系统”,为竞争激烈的针织设备市场开辟了新的思路和发展空间。
广州科赛恩公司的SmartPro GS型机器,采用具有专利技术的双伺服独立传动方式,针筒和哈夫盘由伺服电机分别独立驱动,不再需要复杂的齿轮-皮带传动机构,通过电脑控制技术实现两者的机械同步,并可在运转中自动校正哈夫针与织针的位置偏差,从而使织针和哈夫针的位置控制更加准确,扎口更加稳定美观。
目前,无缝内衣在大多数消费者眼中还是比较“新鲜”的产品,市场也还未真正形成。这一新事物,必将带动无缝织造设备的全面快速发展。浙江圣耶尼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无缝内衣“多功能一体机”,取得了多项专利,该款多功能一体机,集合了几大机型的优势功能,提高了机器的适用面,也降低了产品的损耗率。
与此同时,随着面料向轻薄化方向发展,各个针织机械厂商都在研发并推出高机号细针距的圆纬机。目前德国迈耶西和德乐公司已推出了机号E36的电脑提花单面圆机和电脑提花双面圆机,在细针距电脑提花圆机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迈耶西公司的OVJA 1.6E型电脑提花双面圆机,采用了积极式导针技术,下针带可移动针踵,使织针的运动受到精准控制。
这一年除了电脑智能成为一种行业科技的时尚以外,针织行业的其他领域也同样夺人眼球。中山市芬蒂雅内衣制造有限公司作为无痕内衣生产的先导者,以科研与生产实力领跑市场;赛琪2014冬季暨2015春季新品订货会,首推的3D针织跑鞋,采用新的轻量化技术,纱线织物保证鞋子超轻、贴合脚面,而且无接缝、透气;青岛大学纺织学院教授于湖生发明的特殊布料做成的首件“药衣”,将开拓即墨针织行业新领域,下一步将主打婴幼儿内衣;际华三五四三公司专利工作再创佳绩,尤其是针织品牌事业部申报了3项专利,可贵的是这3项专利的发明人均来自生产一线的缝纫工。
通过梳理针织行业这一年的科技创新会发现,无论是这一年充当创新变革主角的机器设备智能控制化,还是无缝技术、新面料的研发,促使它们进行科技创新和变革都是因为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时代发展的倒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对这一年科技创新的最好注解。
NO 8
本源设计,拨动市场神经
在纺织服装行业,设计理念和形式无疑是诠释一个品牌灵魂最为直观和有力的形式。而且设计理念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要紧跟时尚潮流,要以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为导向。2014年针织行业的设计形式虽然精彩纷呈,但设计理念却更加趋向回归自然纯粹的本源。
在PH Value时尚第一汇新申集团亚麻流行趋势发布会上,设计师以“精神的自由,民俗的融合”为设计理念,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今流行时尚的碰撞为灵感,“取法传统,演绎自然”,打造出了本季复古、时尚、魔幻、自由的新世界。作品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体现得恰到好处,以此来唤醒更多人对环保和绿色亚麻新时尚的关注。
环保、复古、绿色等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之所以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无疑是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一种回归。而作为设计师,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市场需求已经成为一种设计导向,也成为自己向设计本源回归的一种心灵救赎。
鄂尔多斯集团旗下的顶级小山羊绒品牌1436秋冬新品在京发布,其以静态展示的方式演绎了主题为“爱蕴自然”三大系列的2014秋冬新品,展现了其精细工艺及原创概念的奢华魅力。而且最为人称道的是,1436带着对自然的崇敬和爱蕴之情,将自然赐予人类最极致、难忘的奇妙景象延伸融入产品中。
无论设计理念如何如何更新,如何回归本源,目的都是为了能与市场相对接。随着市场的变革、市场的需求去设计已经渐成趋势。浅秋2014年秋冬新品推出了色彩更加高雅、漂亮,品质更加舒适的秋冬针织系列,而浅秋每一季的产品研发,都是从收集市场信息开始的,产品部的众位设计师们走访欧美日韩等众多地区,探索寻求与发现一线的流行资讯,结合上一季产品销售数据分析,经过多次的讨论与碰撞,制定出新一季的产品开发企划。
其实,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无论怎样改变,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能与市场流行趋势紧密结合起来,能与整个产业链相匹配,能跟得上市场需求变化的步伐,才是设计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NO 9
电商袭来,启动市场新引擎
2014年关于电商和实体店未来的争论仍旧不绝于耳,持续发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企业是否做好准备,“电商”的大气候已经形成,你想或不想,它就在那里,在痛点与兴奋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企业最急需做的,因为这个平衡点关乎企业在市场上的立足,更关乎企业的生存。
电商的触角正慢慢延伸到纺织服装行业的每一个角落,营销模式和渠道的改变,触动最大的无疑是市场,而电商时代影响市场的关键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整个供应链和渠道的优化。无论是嘉兴毛衫原辅料交易市场的正式开盘,还是今年5月份北京雪莲集团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打造商务电子生态系统而加盟建立的CBBS电商体系,都是为了能打通整个供应链,让渠道畅通无阻。
6月27日,“深圳电子商务大讲堂第48期——服装品牌移动电商战略研讨会”在深圳举办。研讨会以“服装品牌移动电商战略”为主题,生动地分析了服装品牌移动化电子商务的全球化趋势,以及传统服装品牌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机遇,同时指出移动电商是服装品牌O2O及LBS的最佳中间载体,也是服装品牌自主电商的必经之路,而2014年将是服装品牌移动电商的临界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而对于一些通过电商尝到“甜头”的企业来说,电商成了他们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和增大市场份额的一把利器,而且作用越来越大。服务全球超过7万家客户的全球领先商业应用软件供应商Infor宣布为广东都市丽人实业有限公司部署Infor SCE WMS仓库管理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将应用于都市丽人从物流配送中心向全国6000家门店的配送物流管理,以及B2C的客户成品订单配送。所以,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店,对于整个市场来说,供应链都是重中之重。
其实,就目前整个行业市场而言,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则是对实体零售终端的最大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对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思维角度进行不断升级,大胆进行创新,否则就会跟不上市场的步伐,最终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NO 10
新品频现,引领行业趋势
2014年的企业新品发布会,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派繁忙的景象。而一个行业的新品发布越多,则意味着这个行业的技术在不断创新,理念在不断更新,整个行业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中。
这一年,新品发布最多的领域当属内衣品牌,水中花、秀黛、珍妮芬、好波、安莉芳、纤瀛个性纤体等在消费者心目中知名度比较高的品牌内衣竞相登场,传递着各自的品牌理念,向消费者展现着创新的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行业的流行趋势。
纵观这一年的新品发布会发现,在色彩方面,贴身内衣流行色囊括了裸色、透明、藕荷、金色、纹身、桃红色、黑色、藏青、蓝色、紫色、橘色、黄棕、多彩混合等常见颜色系列;在图案方面,律动花卉、印象水彩、蝴蝶、格纹产生了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
面料上,不仅有薄纱、弹力薄丝、绸缎、蕾丝、刺绣,还具备艺术复兴特色的流线、镂空、边饰,更有舒适时尚的无肩带优雅、钢圈革命、柔美运动、抹胸、宽带短裤、双层质感、叠加效果,整个给人的感觉是优雅而不失舒适;在款式上,更是亮点频出,低胸领弹力内衣、吊带式内衣、工艺蕾丝内衣、叠搭式文胸、旅行内裤套装等。
这些一线品牌在款式设计、面料选择、图案表达、细节处理、饰品搭配等方面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把握,无疑跟他们的大胆创新与善于进行科技创新是密不可分的。东丽公司在2015年春夏新品中,将新开发的c型中空涤纶面料“airlysumlon+c”作为主打面料,用于跑步、健身、瑜伽以及竞技运动类的服饰中;9月23日,美特斯·邦威浙江省杭州延庆旗舰店秀出“音乐内裤”,据悉这款新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服装类产品,而是一件可播放歌曲的互联网创意品。只要用手机扫描内裤上的二维码,即可连接至网易云音乐,播放对应的音乐曲目;而在国外,美国Heapsylon公司科技元素融入人们的生活,推出了一双能够让人们化身“舞林高手”和“运动健将”的神奇“智能袜子”。
其实,各企业的每一次新款、新品上市,都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市场交锋。对于针织企业而言,由于针织各环节联系紧密,所以一涉及创新,往往牵一发动全身,而当企业排除万难创新后,如何让这些也许并不主流的产品“新”有所属才是最重要的一环。而这就要求新产品具有一定的概念性,包含着设计和生产者的理念在其中,在新产品推广的各个环节要与产品本身的特点保持一致,强化产品的某一属性,如此才能给市场和商家留下更深的印象。
在盘点新品发布时,我们发现今年的新品除了有创新的科技元素在里面,更为显著的是新品的理念也更加地清晰明确了。而当下全球都在倡导“低碳环保”理念,纺织服装新品的设计同样也不能绕开这个话题,而且逐渐成为一种理念在新品中完美地展现出来。不仅如此,为了让消费者更多地认可新品,企业在追求新品的环保理念的同时,通过各方努力将环保与时尚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所以2014年的新品呈现的一大特点就是既环保又时尚。
其实,新品的诞生和生存,除了拥有时尚的外形和先进的科技元素支撑外,其最终生命力还是在于产品的创新理念,尤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现在的消费者开始追求健康环保、回归自然的一种生活理念,无疑就是新品未来的设计方向和趋势。
本刊记者_李英 高志琦/文 陈金灿/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