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膛手杰克”百年后终现真面目?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开膛手杰克,真面目
  • 发布时间:2014-12-30 15:35

  一桩持续了百余年的历史悬案,一个被无数次提及、多次成为影视剧主角的凶手,很可能第一次揭开神秘面纱,将真面目示于世人面前。

  9月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在DNA专家进行样本采集并比对后,19世纪末在英国伦敦白教堂一带犯下多宗血案,被世人称为“开膛手杰克”的案犯指向曾被列为嫌疑犯的波兰移民——亚伦·柯斯米斯基。

  自1888年秋天,伦敦东区白教堂一带的谋杀案震惊英伦,126年来,“凶手是谁”困扰着众多犯罪学者。剖腹挖肠的残暴杀人手法,凶手寄往媒体和警局的红墨水信件,受害者是妓女这一特殊群体,凶案现场留下的少之又少的证据……案情的扑朔迷离使得此连环谋杀案成为世界犯罪史上最著名的悬案之一。

  如今,这一次以“真空吸取”的高科技手段获取检验样本,其研究结果被英国媒体称之为“有助平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对‘开膛手杰克’身份不断加码的猜测”,与此同时,“这桩百年悬案可能终得侦破”。

  “伦敦巡警看到的那名男子”

  据《每日邮报》报道,此次案件有“重大发展突破”起源于一条披肩。

  这条披肩由研究“开膛手杰克”案多年的侦探罗素·爱德华在2007年拍得,原属于此案受害者凯瑟琳·艾多斯。1888年9月30日,艾多斯遇害后,这条披肩被抵达凶案现场的警察带走。艾多斯是此案的第五名,也是最后一名受害者。

  1888年8月7日,伦敦东区白教堂一带发现了第一名受害妓女,尸体身中39刀,其中9刀划过咽喉。24天后,另一名妓女的尸体也在白教堂一带发现,她不但脸部被殴成瘀伤,部分门齿脱落,颈部还被割了两刀。但最残忍的是腹部被剖开,肠子被拖出来,阴部遭利刃严重戳刺。

  截至艾多斯遇害,五名受害者中,三人惨遭剖腹割喉,犯罪现场更是血腥异常。艾多斯的披肩亦是血迹斑斑。

  爱德华在发布的新书《扶手椅侦探》中称,自己是在2011年请来著名DNA证据专家亚里·洛海莱宁分析披肩上沾有的污渍——百余年来,它从未被清洗过。

  洛海莱宁发现,污渍主要为血渍和精液。他用“真空吸取”DNA的方式,在不破坏织物的前提下获取了DNA样本,分别与艾多斯的后代、柯斯米斯基妹妹的后代进行DNA比对。

  结果表明,DNA全部吻合——血渍属于艾多斯,精液来自柯斯米斯基。

  柯斯米斯基是一名波兰犹太移民。此案案发期间,他是白教堂地区的一名理发师,曾是查案警长的嫌疑人备忘录中一员。

  成为嫌疑人的理由是,他长得像案发时白教堂广场附近“伦敦巡警看到的那名男子”。也因为如此,柯斯米斯基在案发后就受到警方监视。不过,他并未被逮捕。也有研究者称,他被认为有犯罪嫌疑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反犹主义有关。

  最终,因罹患精神疾病,柯斯米斯基在1891年被反铐双手,塞进了科尼精神疗养院,在那里一直待到1919年去世。

  “根本不认识受害者的随机性杀手”

  在“开膛手杰克”案发生之前,白教堂一带曾多次出现妓女在深夜被黑社会团伙攻击劫财的案件,因而,附近居民认为这起谋杀案与此前的案件性质相同。但当谋杀案接连发生,整个伦敦东区开始躁动不安。

  调查初期,警察也与居民的想法一致。1888年9月7日,《先驱报》在报道中说:“警察在邻里之间进行调查,询问当地频繁活动的帮派。他们认为,这些表面上在清晨出没的帮派,有勒索这些‘特殊’妇女的习惯。当他们的请求被拒绝时便会使用暴力,以防其行径被受害人公之于众。”

  然而,20多天后,有媒体收到一封用红墨水书写,并盖有指纹的信,署名“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信中以戏谑的态度表明自己就是杀死妓女的凶手,并声称被逮捕前还会继续杀害更多妓女。这是“开膛手杰克”之名第一次出现,并在信件被公布后获得世界级恶名,自此之后,“开膛手杰克”作为凶手的代称,被世人传开。

  之后,警方分析,从割喉剖腹等熟稔的手法中看不出任何劫财的动机,于是将嫌疑犯转向了医生、解剖专家和屠夫。

  蒙塔格·约翰·布鲁格成为最初的嫌疑人。他是一名律师,于1888年12月31日在泰晤士河被发现,死于自杀性溺水。两个月前,10月9日,“开膛手杰克”案最后一名受害者的尸体被发现,而布鲁格的自杀仅发生在几周之后,这导致警方把他视为重要嫌疑犯。

  经过调查,可以把布鲁格和“开膛手杰克”联系起来的唯一线索,就只有“凑巧的自杀日期”。又由于警方错误地把布鲁格的身份确认为一个“41岁的医生”,当他“31岁的律师”的身份浮出水面,其犯罪嫌疑随之洗清。

  在之后的调查过程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筛选受害人的朋友圈,来确认其中最有犯罪动机和行凶几率的人。

  但自从“开膛手杰克”又连续犯案,并被确认为是一个“根本不认识受害者的随机性杀手”,这种方法开始对侦查进展毫无帮助。警方只能通过不停的盘问,期待案件有新突破。

  《每日新闻》在1888年10月13日的新闻中写道:“随着时间的流逝,谋杀案的侦破前景日渐黯淡。警察们也未曾试图掩盖这个事实,一次次徒劳的逮捕,让他们几乎丧失信心。”

  由于警方设置了悬赏来收集与罪犯有关信息,这使得人们对嫌犯的举报接连不止。而“嫌犯”被举报的唯一原因,往往是他们被发现在夜间行为极为不规律,常常形单影只地外出。

  很难说群众的“热心”是否对破案有所帮助。“这起案件侦查的困难程度比大家想象中大得多。”文中一名警察说,“根据群众举报在街上有数百名男子与这个模糊的通缉者描述相似,但我们不可能去逮捕每一个人。”

  因为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可用的证据,群众举报信息冗杂且可信度不高,再加上媒体大肆报道在引发公众恐慌的同时,也“让凶手知道了自己正被警察极力寻找,于是不再犯案”,1892年,参与调查的英国刑事调查局(CID)警员撤出,伦敦警方宣布,“开膛手杰克”一案终止调查。

  王室阴谋论

  虽然官方的调查不再进行,但百余年来,关于“开膛手杰克”身份的推测从未停止。据《卫报》报道,嫌疑人名单上,有多达170个名字,他们的身份遍及当时伦敦的各个阶层。

  BBC报道称,“开膛手杰克”的行为符合世人对“恐怖”的想象,为作家提供了笔下虚构人物的不少素材。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则让犯罪学专家看到破案的曙光,不少人出书分享自己的调查成果,以及推理过程——作家和犯罪学专家正是让这一案件长盛不衰的推动者。

  引发最广泛关注的嫌犯推理,莫过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轰动一时的“王室阴谋论”。根据指证,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艾伯特王子才是“开膛手杰克”。

  1970年,帝国化学工业公司首席医疗官托马斯·斯托厄尔博士发表了名为《犯罪者》的文章,其资料来源于艾伯特王子私人医生的文件。斯托厄尔在文章中称,艾伯特王子在西印度参加海岸勤务队时染上了梅毒,这让他精神失常,并因此犯案。而且,英国王室在“第二次凶杀案之后就明确知道”艾伯特王子就是凶手。

  斯托厄尔还提到艾伯特王子“熟知如何掏取内脏”,而这,是他在捕猎活动中掏取鹿内脏的经历中学习到的。1892年,艾伯特王子去世,死因并非官方所说的流感,而是梅毒导致的脑软化。

  不过,根据“开膛手杰克”案专家理查德·琼斯的研究,艾伯特王子并没有作案时间。根据他搜集到的一份当时的王室记录,每一次凶案发生时,艾伯特王子都不在伦敦。

  理查德·琼斯做过很多相关纪录片的历史顾问。2005年,他编写脚本的纪录片《解开“开膛手杰克”之谜》被学界评为“近年来最棒的开膛案分析”,出版的书籍还被英国中学老师用来还原历史课本中的“开膛手杰克”案,以及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的历史风貌。

  而过去的十几年,高科技手段被熟练运用,加上历史资料陆续披露,关于“开膛手杰克”案的书籍和纪录片呈现出井喷趋势。

  2001年,美国女作家帕特里夏·康沃尔通过指纹比对,称创作了著名画作《荷兰女人》的画家沃尔特·西克特为“开膛手杰克”。在研究者看来,西克特行动诡秘,喜欢伪装自己,常在凶杀案频发的白教堂区租用画室。

  但也有指纹专家称,不能就此认定凶手为西克特,因为平均1%到10%的人中,就会有两枚相同的指纹。

  过了几年,一本名为《开膛手杰克:女人之手》的新书引发关注,作者莫里斯指出,“开膛手杰克”其实是一名叫莉齐的女性,她因没有生育能力,专对女性群体实施凶残的报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5名受害者并没受到性侵的原因。

  而之后,《每日邮报》援引最后一名受害者后人出版的新书内容称,英国王室当时的御用外科医生约翰·威廉为凶手。而凭证,仅仅是受害者所戴吊坠中与威廉的合影。

  因为“王室阴谋论”流传甚广,大量影视题材都取自这一推论。比如1973年轰动一时的BBC电视剧《开膛手杰克》,以及2001年由约翰尼·德普主演的英国电影《来自地狱》。动漫《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BBC在2012年末首播的迷你剧《开膛街》也以该案为背景创作。

  (董其昌荐自《看天下》)

  文/汪栩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