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青少教育推動“一國兩制”實踐再創輝煌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教育,輝煌,澳門
  • 发布时间:2015-01-16 12:11

  2014年歲尾,澳門迎來回歸15周年紀念日,在全城歡慶的時刻,在萬衆期待中,12月19—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蒞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活動,並主持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習主席與澳門淵源頗深,因工作關係,過去曾以不同身份多次來澳視察,在歷屆國家領導人中,習主席幾乎算是來澳最多的一位。今次首度以國家最高領導人身份訪澳,並率領高規格中央代表團蒞澳,體現中央對特區的高度認可和莫大鼓勵。

  在第四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上,習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習主席代表中央政府高度肯定了澳門回歸十五年來取得的成就,以及特區政府及社會的貢獻。他指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把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局面鞏固好、發展好,必須再接再厲,開拓進取,爲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打下更爲堅實的基礎,為此,他提出了四點希望:一、繼續奮發有為,不斷提高特區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二、繼續統籌謀劃,積極推動澳門走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道路;三、繼續築牢根基,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四、繼續面向未來,加強青少年教育培養。

  總體來看,習主席的四點希望分別從行政、經濟、民生、青少教育四個方面闡述,極其符合澳門的實際,顯見習主席對澳門事務熟稔於心。在四點希望中,比較特別的是,青少教育被提升到了“確保澳門長治久安”的高度,將該議題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國家領導人涉及港澳講話中尚屬首次。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香港佔中亂局中青年學生成為“主力”,揮舞米字旗、叫囂港獨、要求重啓《南京條約》,港青集體性的價值觀崩潰引起各方的關注,對青少教育進行全面檢討,正成爲社會各界的共識。本澳和香港文化相通、地緣相近,相互影響不可避免,公投、政改、普選等議題也屢屢被本澳某些小社團拋出,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可等閒視之。我們無意說本澳青年一定會步港青後塵,但從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角度,正本清源以免誤入歧途,則對本澳社會大有裨益。

  特別應當指出,習主席提出“面向未來,加強青少年教育培養”,是站在歷史的節點上,做出的戰略性總體部署。因為,本澳作為一個特別行政區,其擔當的角色獨特而重要,本澳的長治久安也絕非僅僅是本澳一方的福祉,而展現出13億中國的共同願景。如此看來,“實現愛國愛澳光榮傳統代代相傳,保證‘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這樣的論述放在時代的大背景下,顯得格外語重心長。

  一、青少年教育正成爲“一國兩制”的重中之重

  自鄧公提出“一國兩制”構想以來,成功地實現了香港、澳門的回歸,爲祖國的全面統一奠定了基礎,也開創了全新的政治理論先河。從香港回歸17年、澳門回歸15年的實踐看,一國兩制是完全正確和成功的,展現出的強大生命力令人歎為觀止。但是,“作爲前無古人的事業,‘一國兩制’實踐不會一帆風順”。這樣的判斷極其精準,不僅是哲學理論上的辯證成立,也完全符合現實實踐。

  我們看到,作爲一國兩制先行者的香港,在政治層面,圍繞“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爭執一直存在。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北京推動粵港經濟合作,以期提振香港經濟,卻被懷疑爲內地“吞併”香港;2009年的高鐵事件,被上升到了“捍衛香港身份”的立場,區域融合被看做“無止境、不加思索的香港大陸化趨勢”;2012年的國民教育推廣,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被普遍質疑爲北京授意下的“洗腦”;新界東北的新發展計劃,被解讀爲“割地賣港”而身遭阻力。

  近期的“佔中”可看做一系列矛盾的新高潮。這場持續了2個多月的鬧劇直到近日才收場,影響之大前所未有。從爭普選到爭提名權,從社動到學運再到顏色革命,從民主到港獨,從反港府到反中央,整場事件的走向不斷變化,背後的勢力博弈、利益紛爭,更令事件撲朔迷離。現在,對“佔中”的定性已有共識,其惡劣影響也為世人所見,“東方明珠”經此一劫,能否繼續熠熠生輝,一切仍待觀察。

  審視地看,佔中最具惡劣,也是最值得警醒的地方,就在於學生群體輕易被學聯煽動成爲“佔中”主力,最後淪爲“炮灰”。這是以往所少見,也最令人痛心之處。這樣的話題很有幾分沉重。坦率地講,過去我們認爲,所有的陸港矛盾,都是由於價值觀的疏離和利益博弈所導致,很多觀察者都樂觀地認爲,隨著回歸日久,反對派會被自然淘汰,而隨著融合的深入,陸港矛盾也會逐漸消弭,尤其是“生在新香港、長在區旗下”的香港青年一代,一定會成爲“一國兩制”事業的堅定支持力量。

  可是,佔中卻以一種冷酷的方式擊碎了這種樂觀。部分學生被煽動走到政府的對立面,固然有心性不成熟、愛衝動等年齡特點,但也不得不承認,學生們缺乏對歷史文化、愛國愛港、一國兩制的認同,才會輕易受裹挾被人利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青少年對中國國民身份認同上的偏差。

  前不久,有香港的學術團體進行一項民意調查,訪問了810名香港市民,其中一個問題要求受訪者回答自己屬於哪一類人,四項選擇爲“中國人”、“香港人”、“香港人,但也是中國人”以及“中國人,但也是香港人”。調查發現,如以年齡劃分,34歲或以下自認“中國人”的比率僅為4.3%,認同港人身份優先的比率則高達82.6%。坦率地講,這樣的調查欠缺科學的嚴謹性,在題目的設計和樣本取樣上,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我們也必須承認,這樣的結果或多或少折射了部分現實。

  有論者認爲,國民身份認同主要在兩個向度上展開:“族群認同”和“民族認同”,實際折射出民族文化層面和國家政權層面的意涵。我們認為,香港人尤其是青少年在身份認同上的糾結,主要在於族群認同與民族認同沒有同步起來,甚至有所割裂,簡而言之,有香港而無國家。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香港在增強“香港人本土意識”的同時,卻忽視了“中國國民”身份認同;重視對香港的歸屬感,卻弱化了對“中國”的歸屬感,這說到底是對“一國兩制”的認識不夠,刻意強調了“兩制”,沒有把“一國”重視起來,也成為所有問題的總癥結。

  這顯然是過去十幾年裏,在一國兩制的實踐中,我們最值得檢討的一個環節。過去我們總是認爲,我們贏在未來,時間可以改變一切,現在卻發現,這種改變居然有可能是逆向的,情何以堪?青年學生怎麼了?痛定思痛,“加強對青少年教育,為其成長、成才、成功創造良好條件”,避免他們誤入歧途,就上升到戰略的地位,就成爲一國兩制實踐中的重中之重。

  當然,我們依然認為,“一國兩制”行至今日,遇到的所有的困難和挑戰是外生的、局部的,是可以通過系統本身的糾偏與消化來解決和克服。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以人類的經驗看,我們最大的恐懼不是困難有多大,而是未來的不確定性。由這個意義伸發,對青少年教育的成敗就決定了“一國兩制”事業的明天。事實上,在“一國兩制”所有的問題上,唯獨這個問題,我們絕對輸不起!

  二、如何加強青少教育

  關於青少教育,習主席特別指出“要把我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擺在突出位置,更多認識新中國走過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功,更多理解‘一國兩制’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聯繫,從而牢牢把握澳門同祖國緊密相連的命運前程,加深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愛澳情懷,增強投身‘一國兩制’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習主席的這一重要論述,指明了港澳青少教育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爲“如何教、教什麽”明確了目標。不客氣地說,我們現在的教育出現了不小的偏差,不僅在港澳,在內地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具體而言,就是注重專業教育,而忽視了文化教育。現在的學生,甚至是研究生,熱衷於西方熱門理論,卻對本土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熱衷於學外語,卻連中國話都說不明白,簡單的文章都寫不通順,這不得不說是教育的悲哀。我們認爲,教育說到底,就是文化的傳承,而文化的價值就在於是社會的集體記憶,能夠形成真正基於本土文明的牢固共同體意識。

  哈佛大學前校長科南(James Conant)曾說過,無論發展多少專業技術,無論數學、物理、生物等科學如何發達,無論掌握多少外國語言,都沒有觸及最基本的問題——什麽是“我們(美國)的文化模式”,或什麽是“傳統形成的智慧”。這是美國教育界的覺悟,也是美國社會的共同行動。不誇張地講,美國之所以強大,就在於始終堅持本土文化,並將美國文化的優越性始終貫穿於意識形態中。試想,我們看過的哪一部好萊塢大片,不是宣傳美國的主流價值觀和所謂的美國精神?不體現出他們那種以美國爲榮的自豪心情?或許,我們和美國的真正差距並不在於科學技術,而在於本土文化的捍衛和傳播,以及無孔不入的意識形態植入。

  這一點我們必須檢討。以香港爲例,回歸之初,港府在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推行普通話,並且,在接下的幾年裏,施政報告中均有提及普通話政策,但吊詭的是,自2006年後,港府開始重新強調英語教育,“普通話沒有再在施政報告中提及,亦不再成爲香港特區政府部門投入的重要項目。特區政府所強調的教學效能,亦只指英語的教學效能”(王家林)。不客氣地講,港府在弱化了普通話政策的同時,也弱化了香港人的“中國性”;在強化英語政策的同時,也強化了香港人的“國際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香港大學生要求重啓《南京條約》也就不足爲奇。

  這顯然要求我們務必形成一種共識,必須珍惜、弘揚自己的文化,而且要大張旗鼓地進行。習主席在澳期間,曾與本澳大學生親密互動,以座談授課的方式,為大學生上了一堂中華文化“公開課”。在談到中華文化時,習主席特別指出“五千多年文明史,源遠流長。而且我們是沒有斷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還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礎。”澳門是大中華區最早接觸西方文明的地區之一,也是東西文化交匯的地方,在過去的400多年裡,澳門曾直面大航海時代的異質文化衝擊和碰撞,以文化自信堅守嶺南文化的一縷文脈,創造性地實現東西文化交融。從這個角度看,在全球化思潮洶湧的今天,習主席在澳門談文化自信,顯得特別耐人尋味。

  通俗地講,“文化自信”就是在跨文化交流的前提下對文化自我的一種自知之明,尤其是自我肯定。有學者從詞源學的角度指出,“文化”一詞在英文和法文中均爲Culture,原從拉丁文Cultura而來,它不僅含有“耕種”的意義而且還含有“居住”的意義。因此,從詞源學的角度看,文化就具備“本土”的意涵,而文化自信本質上講,實際上就是家國情懷的體現。正如習主席所言“中華文化中,很核心重要的一條是愛國。人、家、國、天下,一層層遞進。”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正促使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文明”單極化趨勢明顯加劇,相比之於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對本土的衝擊似乎更明顯,尤其是對青年一代。但是“不能只把現代化當作一個全球化的過程,也不能把現代化當作一個同質化的過程,更不能把全球化當作一個西化的過程”(杜維明)。因此,應站在“對文化全球化影響力的自覺”的角度審視本土文化,這就要求,除了以一種開放的胸懷,還必須以平等的姿態參與到與其他文化的對話、溝通中去。文化並不衝突,也無優劣之分,但可以確定的是,中華文化絕對值得我們自豪!這或許就是文化自信的最感性理解。

  特別地,在澳門這方土地上,我們之所以能夠發展出獨特的東西合璧的本土文化,就在於一代代的澳門人始終堅持自己的中國人身份,始終堅守中華傳統文化,在包容中不捨棄本土,在融合中不迷失自我。唯因此,才有了獨特的澳門文化,也正是這種文化,佑護了澳門幾百年的祥和,也決定了澳門在文化版圖上的地位!

  這是我們的底氣。在今後的青少教育中,我們有必要,也應該突出文化教育的地位,將中華文化傳承發揚,強化文化價值觀,以文化認同構建文化自信,加強民族自豪感,推動“一國兩制”實踐再創輝煌!

  ◆澳門/秦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