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互联网金融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P2P
  • 发布时间:2015-02-10 09:02

  互联网金融可谓是2014年最火热的词语,几乎每家金融机构都将方向转移到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然而,互联网金融真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游戏吗?到底有哪些模式?其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可以从一组数据进行验证,据投中研究院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VC/PE融资事件共发生约85起,融资金额共计约8.5亿美元。

  在资本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终于在2014年爆发-仅以第三方支付来说,据统计,在过去4年中,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已达5.4万亿元人民币(见表1)。

  P2P行业也是如此,截止2014年11月,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市场上有近1500到2000家的互联网金融企业,P2P行业借贷总额在2000亿元左右。

  那么,在火热的互联网金融背后,对于更多的企业有哪些利好,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呢?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旧是金融

  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史来看,互联网金融源自于金融业与互联网开始进行的相互交融。与金融业的漫长的发展历史相比,互联网的发展还相对年轻。因此,不能简单地说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也不能单纯说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务。

  一般说来,业内目前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有比较多的讨论:基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脱胎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而金融互联网只是把金融产品放到互联网上去卖。而纵观大多数投资人及创业者的意见则是,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本质产品还是金融,互联网只是手段。

  换句话说,金融是什么?金融指的是价值的流通,说的白一点就是“钱”的买卖。银行把业务

  分成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也就是存款、放贷,以及为前两者服务的相关服务。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自然也在这三大块里转悠,只是借助了互联网的手段而已。

  既然借助了互联网的手段,那么,互联网金融显然也少不了互联网的属性,自身在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因此也被称为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

  互联网金融的几种形式

  “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理解也同样如此。互联网金融从2009年发展演变至今,结合传统金融,诞生了一些新型业态,主要包括但是不限于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

  那么,对这些业态如何分类?综合大多数人的意见,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分类或表现形式,一般有6大形式或者四种类别的说法,这两种说法都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让我们且用四种类别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梳理。

  A、传统金融体系利用互联网提高运营效果,比如说网银和股票,以及保险等金融产品,基于互联网在线交易,传统金融体制上叠加一些互联网应用;

  B、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或者第三方平台或者客户资源叠加服务,业务形态如支付宝、阿里小贷以及国外的Kabbage;

  C、独立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比如P2P和众筹:

  关于P2P:目前P2P平台大多采用所谓的O2O模式:即线下审核贷款,线上撮合。P2P平台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放贷的资金,变相让自己获得一个杠杆,增加收益率。

  P2P近两年发展比较迅速,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旺盛的民间借款需求。

  2、存款利率无法市场化,民间资金对中高收益产品的需求。

  3、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当前“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和金融诈骗)罪名的规避。

  P2P的风险点:

  1、就整体的民间借贷市场来说,相对于30%到40%的名义利率,80%左右的实际利率(IRR),如果单笔贷款金额占总贷款余额小的话,大部分机构还是能覆盖风险的。

  2、P2P最大的风险是欺诈。这又主要分成两块:一是P2P平台主观做虚假的借款;二是没有按规定完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

  3、P2P的核心是线下贷款业务的质量和数量。目前P2P平台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短期来看一二线城市还是有很旺盛的贷款需求,但长期来看一二线城市的小微贷款市场必将有中小银行涉足。举个例子:广发银行根据广发信用卡交易记录,会自动评价出一个综合授信。信用范围内,随借随还,月息0.75%,实际年化利率16%左右(银行给大中型企业贷款的利率一般都是基准利率6%左右)。

  D、本身不是金融服务,而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和金融有关的一些服务模式,业务形态如金融产品搜索、社区、咨询与教育,帐户管理和基于互联网销售的其它金融产品。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是数据管理

  不过,无论哪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其本质依旧离不开技术,换句话说,在技术的不断推动下,金融行业衍生发展到了互联网金融,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数据管理也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

  “金融本来是一部IT发展史,我们讨论做证券,为什么讨论做网络证券,证券就是一个网络,现在证券开会就是用网络,以前用端,现在用其他的方式。”平安创投的郁乐表示说,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推动下,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技术与手段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与互联网不断相互渗透和融合,构建起一个丰富的金融生态体系。“在新的竞争格局下,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竞争基础。”

  那么,在具体的业务当中,互联网金融内的企业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帮助其与银行竞争呢?

  让我们以一家关注大数据分销链闭环风控服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例。

  在互联网时代,银行发现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大的金矿,然而,如何服务这4千多万中小企业,在没有资产抵押,没有担保公司担保,信用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银行如何解决?

  这就是大数据分销链风控管理的价值。

  “我们公司的整个大数据分销链风控管理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我们把它叫做消费品大数据的分析平台,我们依托大数据技术把分销链过程中间行业数据,渠道数据,交易流水,还有商品数据,整合到一个通用数据系统中,从而构建出来一个经验数据模型,为分销链金融提供服务,这是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是我们讲的分销链的闭环管控系统。我们用自己独有的创新技术,嫁接在不同的分销系统,包括第三方的分销系统我们把它引进来,通过自己独有风控节点的管控平台,把它导入到闭环管控体系里来,同时和大数据系统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大数据的风控系统,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银行在为四千多万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候的整个风控问题”一家名叫赛富科技的创始人表示说。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趋势下,互联网金融到底能够给当前的中小企业带来哪些便利呢?让我们本期互联网金融专题为你进行展示!

  文/王月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