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设计之魂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科技创新,工程师,设计
  • 发布时间:2015-02-16 09:19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科技创新是转型阶段的必由之路。创新背后,深耕于此的工程师默默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成果造福着世界。

  那么工程师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眼中的创新是什么样的?针对创新又有什么样的需求?政府和企业又如何能为工程师创新提供更多便利?

  2014年12月1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全球技术领军企业TE Connectivity共同发布《2014中国工程师创新动力调查报告》。

  此调查报告首次将目光聚焦中国工程师的创新力,洞察工程师视角下的创新现状与挑战,发掘工程师的创新需求,探寻进一步构建创新能力及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之道。

  智造背后的功臣

  在《汽车观察》记者看来,工程师一直以来就是推动工业设计与进步的灵魂人物,没有他们不断的创新与探索,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琳琅满目的工业产品。

  不仅仅记者这样认为,很多行业专家也对其有自己的看法。

  “广泛分布在各类制造及服务类企业的工程师们掌握着第一手的先进技术与产品知识,他们对社会创新发展的贡献和推动力不容小觑。

  通过了解和洞察工程师的创新现状与需求,思考如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从事创新实践工作,我们希望不仅能够启迪工程师的个人创新发展,更为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着力点。

  关注工程师,本质上就是在关注我们国家未来的创新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万鹏远对《汽车观察》记者表示。

  本次调查,自2014年7月起,历时4个多月,面向国内1107名在职工程师,覆盖31个省份及直辖市,涵盖了汽车、通讯、化工、信息技术等20余个主要技术行业。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工程师富含创新热情及实践经历,但仍有许多创新需求亟待被关注和满足,他们非常希望能够通过企业支持进一步激发自身的创新潜力。

  创新已成新常态

  据调查发现,创新已成为优秀工程师的重要能力标签。

  在参与调查的工程师眼中“优秀工程师”应具备的三大能力分别是:专业技术能力、创新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创新”的能力要求已占半壁江山。

  此外,超半数工程师在调查中表示选择该职业是出于对发明创造的热爱,这一比例在90后工程师中更高达65%。因兴趣而择业,说明工程师对创新具有“天然”的意愿及热情。

  针对工程师的创新新常态,《汽车观察》记者在发布会现场采访了TE Connectivity中国区代理总裁兼人力资源副总裁张超。

  他对《汽车观察》记者说:“正如万所长所谈到的,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创新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能够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这样的权威机构携手,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带头作用,为推动中国的创新变革尽力。

  TE是在技术领域,特别在连接和传感器行业有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工程师是TE创立以及保持百年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始终对工程师的务实创新的精神非常的推崇”。

  事实上,从中国工程师的角度探讨中国创新发展是一所和TE经过深入的探讨确立的,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充分了解每一个中国工程师的挑战和需求,继而调动他们的创新潜能,企业和社会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质的飞跃。当然TE对工程师创新力的关注不会止步于此。

  未来我们将持续专注于聆听工程师的需求,从企业内部不断寻找支持创新的契合点,尽最大的努力促成创新成果的实现,张超对《汽车观察》记者表示。

  此外,调查可见,中国工程师不仅重视创新,热爱创新,更正积极实践创新。拥有创新经历的受访工程师比例高达90%以上,而他们的创新经历主要集中在对现有工作方法(71%)和技术的突破(61%)、通过改善细节提升产品性能(50%),以及改进工作流程--随着市场技术与产品的加速更迭,创新活动实则已经成为了中国工程师的工作新常态。

  渴求更大创新空间

  尽管绝大部分受访工程师曾参与或领导过创新案例,但调查数据显示,仍有高达87%的受访工程师表示自己在工作中因种种原因曾有创新想法但无机会付诸实践。

  此外,目前中国工程师的创新结果尚不能对于行业有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应用效果和影响。超过60%的中国工程师参与的创新案例帮助企业在产品层面实现了突破,但却仅有约11%的工程师的创新成果帮助改进行业制作工艺或者填补行业产品或技术的空白,成就颠覆性创新仍需积累。

  在《汽车观察》记者看来,实施阶梯化的创新力培养体系。鉴于不同资历工程师的需求差异,80、90后工程师更注重软技能培训和部门间交流,而老一代工程师则更需要突破现有经验及视野的限制,了解更多前沿的创新成果并加强行业交流。

  不管怎样工程师群体不能被“忽略”,应该让他们走出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他们创新研发的点点滴滴。

  文/AO记者 高振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