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最大FCCL生产制造商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四川,高新电子,改革开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19 13:12
为感恩邓小平,根据国家“十二五”产业规划对高新电子信息产业的鼓励,结合正威自身产业升级、战略转型的需求,王文银将投资眼光投向广安,投资200亿元,在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宏威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广安既是世纪伟人的家乡,又有优良的政务环境和发展环境,也有良好的工业配套基础,这些无不给正威集团一个强烈的信号:投资广安是最好的选择!”作为改革开放的受惠者,为感恩邓小平,根据国家“十二五”产业规划对高新电子信息产业的鼓励,结合正威自身产业升级、战略转型的需求,王文银将投资眼光瞄准有“川东门户”之称的四川广安,投资200亿元,在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宏威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威公司”)。
借助广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宏威公司专业从事包括聚酰亚胺等高新电子信息材料的研发、生产、经营,志在建设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
近日,《小康》杂志记者一行来到四川广安,在宏威公司常务副总陈志发等人带领下参观宏威公司。漫步园区,厂房、办公楼、宿舍楼拔地而起,粉黄色大楼清新大气,大楼不远,更有篮球场等运动、娱乐设施。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绿化广场,占地面积尤广,草皮开始铺设,绿色生态工厂初具雏形。
循集团经营理念:“先市场,后工厂”
作为正威集团公司高新材料产业项目的一个板块,宏威公司2011年就开始谋划,2012年组建团队。2013年6月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一期项目规划工业用地1000亩,总投资100亿元,建设期为三年。
按照“整体规划、分批建设、锻炼队伍、市场先行”的经营思路,宏威公司首期计划投资28亿元,建设聚酰亚胺电子薄膜(BOPI)、高端挠性覆铜板(FCCL)、电子及微电子封装材料三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其中设备投资15亿元,基建投资4亿元。
据陈志发介绍,截至2014年11月底,宏威已完成贸易额25亿元,与富士康、比亚迪等大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公司产品进入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有一批专业、充满激情的销售团队,他们在开拓市场方面非常努力。”陈志发说,“FCCL项目招聘储备干部,第一批招30多个,结果来了400多人应聘。项目建成,预计一期招工3300人,随着项目的推进还要大量招人。”
目前,宏威公司已建设标准厂房三幢(共计15000平米),办公楼15700平米,宿舍楼两幢(共计6500平米),食堂3700平米,道路及发运广场26000平米。其中,三幢标准厂房、食堂及管理员宿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供水、供电、供气及厂区道路、管网等配套公辅设施已建设完成,办公楼和员工宿舍已封顶。两条FCCL生产线设备已到货并完成安装调试;两条BOPI薄膜生产线设备、电子及微电子封装材料生产设备均已签订购买合同。
三大项目为抓手:替代进口,打破垄断
“我们不能被国外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不得不有的东西,正威就要攻克下来,打破垄断,赢得市场话语权!”针对目前高分子材料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的情况,陈志发对记者说宏威公司就是要迎接挑战,逆风而行。他来自安徽安庆,虽年过六旬,却激情昂扬、掷地有声。
为替代进口,打破垄断,宏威公司主要以三大核心生产项目为抓手。
其一是聚酰亚胺电子薄膜(BOPI)。正威瞄准中高端市场,建设高端聚酰亚胺电子薄膜国产化基地。据了解,宏威公司首批规划建设2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端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计划年产能400吨、产值4亿元、利税超亿元。
其二是高端挠性覆铜板(FCCL)。宏威公司挠性覆铜板项目基地规划8条生产线,再通过收购两家FCCL行业的知名企业,建设挠性覆铜板生产基地。
“目前FCCL高端市场严重依赖进口,宏威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FCCL成套装备和一流的技术团队,构建产能、性能与效益达国际水平的高端FCCL完整产业链。”陈志发称,预计到2017年,将达成总计24条生产线,年产3000万平米的生产规模,占领全球30%的高端FCCL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FCCL制造商,实现产值约26亿元。
其三是电子灌封胶。由国家“千人计划”学者牵头,宏威公司要与国际巨头竞争国内中高端电子灌封材料市场。首期项目以实现高端导电胶、底部填充胶、无卤绝缘胶、LED灌封胶、披覆涂层、导电油墨等系列产品的进口替代为目标,拟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年营收15亿元,把公司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电子及微电子材料供应商。
既是顺应企业发展需要,也是正威对“中国梦”的践行。“我们跟相关科研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可以说是研究‘交钥匙’的项目。”陈志发说,“聚酰亚胺电子薄膜,就是要打破日美企业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所需核心材料的垄断,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发展高端挠性覆铜板产业,则能为我国通信电子、消费类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核心关键材料保障。”
核心就是创新:聚一流人才,建企业研究院
项目是抓手,人才是引擎,创新则是核心。
为密切与成都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和充分利用成都地区丰富的高分子材料高端人才优势,强力支撑宏威公司高新材料产业项目的又好又快发展,正威集团于2014年3月成立了成都正威新材料研究院。
“我们成立研究院,依托大专院校、科研所,今后把进口设备引进来,消化吸收,改造创新。”陈志发说,成都研究院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5人(其中硕士5人,博士3人,博士后2人,在读硕博士研究生5人)、特聘兼职研究员12人(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正高级行业专家)。已与中物院总体工程研究所合作建设的联合实验室内开展高新材料研发工作。联合实验室拥有500余万元的新材料合成设备和2000余万元的分析测试仪器,已建立起完备且国内领先的高新材料研发试验条件。
为集聚国际一流人才,宏威公司在深圳设立了以国家“千人计划”学者王传广先生为学术带头人的新材料研发中心,已吸纳来自于美日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级行业专家5人、国内硕博士研究生10人。
“王传广原是德国汉高高级科学家兼研发部主任,大中华地区销售总代理,既懂技术又懂工程管理,被挖过来与我们合作。”陈志发介绍,在王传广等高端人才的带领下,成都研究院已申请并进入公告实审程序的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有五项是以宏威公司名义申请的双向同步拉伸聚酰亚胺电子薄膜的发明专利。这些专利基本上涵盖了电子及微电子封装材料的最新技术,足以和欧美公司展开竞争。成都研究院也将与中物院总体所合作完成863计划重大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等项目。
专利的申请,产品的认证,项目的研究极为专业化。“FCCL材料是韩国的膜,日本的铜箔,产品UR认证,需要认证费20万。如果是日本的膜韩国的铜箔,又要认证一次,还需20万。”陈志发竖起俩手指。
未来如何走,陈志发说项目的建设分两步走:首先是利用集团的平台优势,集聚人才和技术,占领市场,打造高增长、高潜力、高回报的产业平台;再以此吸纳资本,迅速做大产业,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100亿元的投资,达成200亿元年产值。
成长在正威:空杯理论,换位思考
不只是集团的董事长,王文银还是正威人的精神领袖。在宏威的每个办公室里写有很多王文银的语录。“学习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唯一办法”、“空杯理论,换位思考,自己革自己的命”、“健康在早上,成功在晚上。”这样的话语非常多,正威人总能脱口而出。
“正威的企业文化无处不在,它教会我在面对陌生事物时,要放空自己,抱着主动学习的态度;只有放空自己,吐故纳新,才能有进步的空间。”宏威生产技术部总经理黄小诚告诉记者,“我想,这种观念的转变会让我终生受益吧。”
2013年,黄小诚选择了正威国际集团,原因在于:第一,非常钦佩和赞赏王文银先生将“振兴民族精神,实现产业报国”作为正威的企业使命;第二,进入正威工作,能够提升境界,开拓视野;第三,选择新材料行业,和自己的专业、志趣吻合,前景光明;第四,在外打拼多年回到老家广安,总能“近水楼台先回家”。
初到广安,宏威项目刚刚启动,黄小诚的工作任务是环评、安评、能评等政府批文的办理。这对从未涉及这个领域的黄小诚来说,可谓一大挑战。
“办环评批文,流程很长,首先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写环评报告,然后环评报告要在专家评估会上得到专家的首肯,评估中心出具评估意见后报四川省环保厅批复,每个大环节中间又有很多小环节,中间还有三次各10个工作日的公示。”黄小诚表示,当时他脑子想的就是怎么节省时间,没想到一开始就撞上了天花板。他觉得幸运的是,入职之初遇见了他的“启蒙老师”--总经理江道祥。“江总不管从人生的阅历、工作能力还是做人做事的一些态度和原则,他称得上是我的老师,我受他的影响非常大。”
在中国经济不断复苏和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高分子新材料成为了最活跃、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投资者所看好的领域。正威看到了巨大商机,正威人也坚定了信心。
作为项目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黄小诚希望把宏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贡献正威人的一份力量。
如今的他很享受为事业奔波的乐趣。“我已经停不下来了,不是别人推着我,而是我选择了自己想要的路。”
“联姻”广安:正逢其时,最好选择
正威与广安的结合,就像一场“天造地设”的姻缘,也是多方协作、联合攻坚的经典范例。
2013年1月30日,签约当天,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说,广安是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备受国内外关注。特别是广安的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等产业正好与聚酰亚胺新材料项目相互配套,互相支持,互相发展。所以,正威集团投资广安正逢其时,是最好的选择,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功。
王文银也感慨,虽然广安是最晚与企业联系的地区,但广安各级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正威人。他表示,将加大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力度,着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支持广安经济社会发展。
据了解,正威位于广安的宏威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是四川省56个重大产业项目之一。因此,四川省支撑服务56个重大产业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及办公室每周都要报告建设进度,协调推进日常工作、督查工作。广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光辉专门负责联系正威,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在建设、投产中的问题。另外,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运刚也相当重视正威的项目,不时到项目厂房检查情况。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付松柏向记者介绍,广安要利用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突出外向型经济特点,做强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三大新兴产业,形成支撑开发区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宏威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着力于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非常符合上述产业发展的趋势。
“对正威的项目,我们一改过去只以拼土地和拼税收的支持方式,更多地给予其他方面的支持。首先是人的支持,现在是一个服务团队跟进一个重点项目,就是说一位市领导、一个部门、一个班子对接一个项目。正威项目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光辉跟进,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位副书记定点帮助,并有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水电气供应部门组成的团队为其服务。”付松柏说。
园区“标杆”:带动就业,转型升级
正威的项目建设迅速,2014年3月开始正式建设,不到一年就能开始投产样品。除了领导的跟进,项目的服务,四川及广安政府给予正威多方位的支持。
生产基础环境上的支持。付松柏说,“我们非常配合他们的建设,创造条件,跟进到厂,这包括道路、水电气的供应等等。他们建到哪,我们就服务到哪,满足其生产和发展。”
此外,还有政策上的支持,特别是资金上的支持。正威国际集团建设的宏威聚酰亚胺薄膜项目获得2014年四川省级财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2077万元支持。“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将提供1000万的人才基金,这是专门针对高端人才的,正威项目的高端人才也可参与当中获得支持。”付松柏补充道。
《小康》杂志记者一行进入宏威公司生产厂房参观。只见整个厂房宽敞整洁,技术配套操作井然有序。生产线的姚总监一路给记者介绍样品的生产和检验流程,他说,“正威项目的厂区不像一些企业简单的一次性建设,我们是做长远打算,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建立,设备也是顶尖的,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对进厂的工人同样要求严格,先培训后上岗,进行流水线作业。”
“正威在环境打造、技术水平等先进理念都能给其他企业起到模范作用。”付松柏坦言,正威可以称得上是园区的标杆,企业的先锋。
正威对当地的影响更表现在带动当地就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付松柏提到,本地的老百姓大多会到沿海的城市打工,产生了一些如春运回家难、留守老人儿童等问题。但如果正威在广安的项目建成投产后,起码能解决3600人的就业问题,对当地老百姓相当有利。“而且,正威项目还能起到配套的效应,对上游和下游的产品进行整合,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不得不提的是,物流方面过去是广安的短板之一。但近年建设的广安港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广安港规划有1000吨级泊位6个,全部建成后,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达到40万标箱。付松柏说,在正威所在园区专门建设了港前大道作为物流通道,直通广安港。通过航运,正威将方便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产业发展。
挠性覆铜板
挠性覆铜板(Flexible Coppe rClad Laminate,简称FCCL)是指在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等挠性绝缘材料的单面或双面,通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与铜箔粘接在一起所形成的覆铜板。挠性覆铜板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设备、导航设备、飞机仪表、军事制导系统和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汽车卫星方向定位装置、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由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挠性覆铜板的产量稳定增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性能的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基材的挠性覆铜板,其需求量和增长趋势更加突出。
FCCL除具有薄、轻和可挠性的优点外,用聚酰亚胺基膜的FCCL,还具有电性能、热性能、耐热性优良的特点。它的较低介电常数(Dk)性,使得电信号得到快速的传输。良好的热性能,可使得组件易于降温。较高的玻璃化温度(Tg)可使得组件在更高的温度下良好运行。由于FCCL大部分的产品,是以连续成卷状形态提供给用户,因此,采用FCCL生产印制电路板,利于实现FPC的自动化连续生产和在FPC上进行元器件的连续性的表面安装。
编辑/张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