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近似“疯狂”的转发量让作者王磊光感到不安和不理解,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媒体事件,自己不过是“不小心卷入了其中”。
看完这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其中所言之事,所感之物并不新奇,也很难说是因为所谓的“美化绿火车”“读书无用论”等观点引起的。这些观点不管是否是误读,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返乡笔记”真正引起人们关注的原因恐怕更为深刻。
毫无疑问,“返乡笔记”火爆的原因是搭了春节的便车,春节前人们带着一年的期盼踏上回乡路,30亿次回乡流就是一个明证;春节后,年轻人们带着父母亲人的期望,愁绪满怀地离开故乡,带着对父母子不养而亲不待的愧疚。返乡笔记之所以爆红,很大程度来自城市与乡村二元对比下的浓浓乡愁,以及对父母难以尽孝的难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是,那些真正混得好的,有条件将父母等亲人接到城市一起生活的人,对“沦陷的乡村”的感慨就少一些。
当然,我们也应该厘清一点,农村的人口减少以及自然村的消亡仍然是大趋势。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化率在2010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46.6%,但是如果从户籍的角度来看,中国当时的城镇户籍占总人口的33%,也就是说有13.6%的人虽然在城镇,但还是农业户口。美国务农人口1910年为32%,1994年务农人口已经下降到了2%。换句话说,我国的自然村落会进一步消亡,中国的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还是期待着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过度,期待着城镇化的覆盖。
显而易见,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农村,一个浅显的道理是,未来长时间以内,我国的大多数年轻人仍然难以将父母接到城市,从养老来补贴农村;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坐等城乡差距自然的弥补,因为那将牺牲无数的老人的福祉。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医疗养老水平仍然是亟需要做的事情。
“返乡笔记”背后正是年轻人们心中的不平,那就是自己的亲人们跟随着破败的乡村消亡,而难以坐享城市里现代的生活。现实中,每个人都知道农村亟需建设,亟需人们的关注。但细心的你不难发现,舆论真正将视角转到农村的时间很短,不过是短短的春节七天,平日里,农村从来就没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然,说农村沦陷,实际上并不准确,因为古今很难对比,乡土中国与现代中国也难以并论。“外出挣钱,回家盖房”的理念,也让农村的物质生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们却不难发现,平时人们对农村不仅缺乏关注,而那些报道的深度恐怕都不及一篇“返乡笔记”来得真切。
没有关注,自然难以改善。影视中,我们见了太多的农村进城的剧情,却少有关注农村人本身的作品。文学作品中,作家们多停留在那几十年前的农村旧事,像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梁鸿《出梁庄记》等关注农村的作品少得可怜。从这个角度来说,物以稀为贵的“返乡笔记”自然引人关注了。
挽救沦陷的乡村的具体措施是一个宏大命题,一篇小文难以说清。但毋庸赘言的是,挽救乡村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如今异化为一年一度的春节乡愁,或简单的“返乡笔记”,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
刘义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