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大会》 传承中华“智慧”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成语大会,原创节目,中国记忆
  • 发布时间:2015-03-24 08:17

  授奖辞

  根植文化热土,展现“传统”魅力。

  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社会掀起传统文化热潮后,由实力电传制作群原班人马打造的《中国成语大会》于2014年4月登录央视。作为文化类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化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被列为2014年央视年度重点节目之一。

  “从2013年开始,科教频道通过《中国记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一本课外书》《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一系列重点活动,提升了公众对于汉语言文化节目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表示。

  从4月首播,到7月总决赛,《中国成语大会》历时3个多月,共13期,收视表现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般强劲,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时,共有3.48亿不重复观众收看,在CCTV-10科教频道播出时达2.11亿。5-13期CSM34城市平均收视率1.26%,单期最高收视1.47%,同时段最高排名全国第1位。

  在《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实力文化创始人关正文看来,除了收视效果不错外,《中国成语大会》还赢得了较高教育背景观众群的欢迎。其中高中教育背景的观众与其他同期在播节目相比高出25%,大学以上教育背景的观众高出152%。城市观众的构成比例与其他同期在播节目相比高出32%。

  “成语被称为汉语文化的活化石。”关正文认为,成语是中国智慧和价值观的载体,它既是独有的语言现象,四字成词仅在汉语中存在,同时也凝结了历代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态度。

  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经验,《中国成语大会》决定用游戏的方式将成语的智慧表现出来,在沿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适合成语的猜词、填词等多元化智力游戏;在数量方面,总决赛使用成语2000多条,其中不仅涉及古代神话、历史故事、文学经典,还有民间口语和外来语等;在选手方面,全国有超过3万人报名,筛选后有300多名参加比赛,最终36人进入总决赛。

  不同于唱歌、舞蹈等选秀节目,用关正文的话说,“很少能找到像爱唱歌一样爱成语的人。”为此,在选手方面,节目组特意调整方向,倾向于学习能力强且愿意参加比赛的人。通过基础辅导和训练,筛选适合参加节目的人选,而这还远没有结束,选拔通过后,这些人还将接受高强度的专业培训,如一个月之内掌握几千个成语,表现出色的最终才能成为《中国成语大会》的参赛选手。

  据统计,目前成语最多的统计量接近5万条,如何准确地把握这些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商务印书馆在专业层面给予了很大的学术支持,如成语的甄别、来源出处以及使用范例等。作为权威的辞书出版机构,目前成语词典的很多版本都来自于商务印书馆。此外,《中国成语大会》邀请的毕淑敏、蒙曼、郦波等多位重量级文化名人也给予了很大支持。

  对于节目的成功,关正文认为主要来自于播出平台的给力、成语的魅力、选手的努力以及猜词游戏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是首届播出,《中国成语大会》在新媒体方面却未显稚嫩,由央视网开发的成语手机游戏在节目播前已上线,互动预热。此外,节目播出期间还推出了“央视悦动”客户端“摇一摇”和成语“记忆力大考验”互动活动,通过多终端交互,有效提升网友对节目的关注和参与度。

  金越指出,《中国成语大会》是因央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担当而诞生。基于此,2015年《中国成语大会》还将继续前进的步伐。关正文表示目前已经进入选手选拔阶段,题库的准备工作也已开始。“在去年节目播出期间,有观众反映赛制不够清晰,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中国成语大会》将采用组队参赛的方式,其中一半以上将来自于高校,另外一部分是社会组队,主要来自于网络和平面媒体。”

  除了变个人参赛为组队参赛外,新一季的《中国成语大会》还将丰富竞赛方式,不仅要将猜词游戏打磨得更加适合中国成语,节目组还将创新性地推出多种新成语游戏,以丰富比赛的趣味性和差异性,让观众在一个单元时间内可以看到有关成语的不同形式的竞赛游戏。

  “考虑到观众的学习需求,我们将重新依据节目的主旨对题型进行规整。”关正文表示,相比去年成语出题的随机性,新一季的《中国成语大会》将对成语进行小范围的基于共同感受的分组,如可以代表土豪的成语,既可以是一掷千金,也可以是买椟还珠。不仅增加趣味,又通过同类成语的感受提升观众的学习利益。

  此外,今年的《中国成语大会》将建立根据地概念,目前节目组已经与中国“成语故乡”邯郸市达成落地意向。“今年的《中国成语大会》将做出很多改进和升级,而这些变化会更加有利于中国价值观的传播。”

  播出频道:CCTV-1综合频道、CCTV-10科教频道

  制作机构/团队:CCTV-10科教频道、实力文化

  文/陈巍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