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奖辞
历史映照现实图景,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
姿态万千的西式建筑,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林荫小路间流淌着无尽的岁月时光,名人故居里蕴含着无数的历史风云,五大道在天津可谓无人不知。然而,很少有人敢说自己真正了解五大道,了解这里住过的人、发生过的事,以及蕴藏其中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哪怕是在此生活了30年的纪录片导演祖光,“虽有30年五大道的生活印记,但我并非真正懂得它。真正读懂它,读懂我生活了60年的这座城市,还是这部历时3年的《五大道》的创作历程。”
2014年10月,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九集大型人文纪录片《五大道》悄然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和天津卫视,收获好评不断。除了在传统电视媒体上取得可观收视,《五大道》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也呈现出信息爆炸之势,土豆、优酷等网络转载累计20余万次……
450分钟,150年的历史,《五大道》打开了人们对于城市记忆的情感闸门。这是祖光创作《五大道》的初衷,也是该纪录片“火”起来的原因之一。随着纪录片影响力的扩大,观众对五大道的品读也更加深刻。这段历史在民间有着巨大的记忆储存能量,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情感体验。而这,正是央视与天津广播电视台此次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五大道’这个题材占尽先机,看上去好像很老,但如同春天的河面,冰层下已经春潮涌动。”
总导演祖光介绍,《五大道》是央视与省级电视台合作的第一部纪录片,资金投入共计1000万元左右,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共同投资,联合制作。片子的选题策划、拍摄、后期剪辑由天津广播电视台祖光工作室完成,特殊摄影、音乐创作、动画制作和资料提供等工作则由央视纪录频道负责具体实施。
央视纪录频道制片人韩雯介绍,《五大道》是该频道与地方台第一批四部联合摄制项目中的一部,其它三部分别为《大黄山》《楚国八百年》和《云冈》。韩雯表示,未来央视纪录频道还会陆续推出此类联合摄制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凝聚国内最优秀的纪录片创作团队,发挥各自创作优势,使中国纪录片的品质得到显著提升,表述方式也更符合国际传播需求,以使中国纪录片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都能发挥更大、更深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五大道》播出后,各路业内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的成功之作”。“国际化”正是祖光团队希望与央视合作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材料的选择,视角的切入,叙事的策略,构架的搭建,语言的运用,都不脱离‘国际表达’这个要义。”在他看来,以往纪录片拍摄“一根长寿面式”的线性结构很容易让观众产生疲劳。然而在网络时代,“受众是点状观影,碎片化阅读”,因此,此次《五大道》采用了“麻花式”的叙事结构,“螺旋式推进,在历史和现实相互穿插的大开大合中,不断找到有效信息、有趣信息”,并采取平行蒙太奇的方式,呈现出多维、立体的空间,“调动观众参与叙事,通过细节拨动观众的生活、情感体验。”
此外,对于一部好作品而言,“工夫在诗外”。据祖光介绍,《五大道》全片讲述的历史人物有70余人,现实人物39人,摄制组先后赴美、英、法等国进行拍摄,采访中外学者31人,名人后裔、亲历者、老居民、收藏家、志愿者及其他相关人士25人,以求从不同侧面印证历史故事,丰富现实生活图景。
为了追求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五大道》也使用了丰富的技术手段。除了高清摄像机等常规拍摄设备,还使用了数字电影摄影机、高速摄影机等高新器材,并进行了多达百余架次的低空航拍。制作团队总共组织拍摄了170场情景再现,100多条延时摄影以及水下摄影,最终获得了9个T的电子素材,其中高清素材2万多分钟,后期制作则包括近3000秒的三维动画和视频包装。“音乐也全部是专门作曲,交响乐队演奏的创作音乐”,加之李立宏富有磁性的声音解说,使《五大道》充满了视听感染力。
寻找、发现、探索、记录,历史的印记已经融入了天津这座城市。祖光表示自己接下来还将继续围绕当地近代历史文化拍摄新作,他也寄望用更前卫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进一步展现天津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应该从作者、媒体纪录片走向国际化、大众化以及网络化。”
播出频道:CCTV-9纪录频道、天津卫视
制作机构/团队: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
文/薛少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