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正文 “我被理想冲昏了头”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实话实说,对话,幸运52
  • 发布时间:2015-03-24 08:27

  2.4亿元对电视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在关正文看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累计2.4亿元的广告收益能够让他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理想很近,他希望自己制作的节目能够在今年继续走下去。

  这理想很远,他希望自己制作的节目能够一年年持续地走下去,直到自己干不动,直到一回头已过百年。

  挑战文化节目

  很荣幸,也很自豪——关正文如此评价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尽管没有成功模式可以借鉴,但通过原创能力,关正文带领他的团队正在努力让以传统文化为主体内容的电视节目走得更远。

  从文学界转战电视圈后,关正文发现,电视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学表达方式,同时,电视也需要文学的滋养。

  从纪录片切入,关正文先后深度参与过多种类型电视节目,如《幸运52》《开心词典》等娱乐节目,《对话》《实话实说》等谈话节目,《挑战主持人》等真人秀,并担任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总体设计人。

  在《开心词典》创办之初,尽管有海外节目《谁能成为百万富翁》可以借鉴,但节目组仍旧希望有所创新,如将《谁能成为百万富翁》中的三条求助方式替换为三种新形式。“经过一个星期的冥思苦想,最终还是一筹莫展,直到那时我们才意识到,创新能力是我们所欠缺的。”关正文表示,“尽管我们试图在原创方面有所突破,但经验缺失、积累不足, 使我们无法完成形态原创层面的研发。”

  原创精品节目,是一代又一代电视人的梦想。

  科技飞速发展,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传统文化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尴尬。关正文表示,在这样的现状和困境面前,作为有责任的电视人必须站出来,通过制作有影响力的原创节目,让观众重拾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此前丰富的类型节目参与、制作经验,为我们成功研发、创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提供了‘技术’积累。”

  原创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节目内容、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关正文认为,传统文化与电视节目的有机结合,对电视人来说是一次超越以往经验的挑战。值得欣慰的是,“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CSM全国网收视率位列第一,在央视播出期间,共有6.7亿观众观看,这些成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广大观众传承文化的热情,同时也给了

  我们很大信心和动力。”

  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由关正文团队打造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也取得了不俗战绩,13期节目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时,共有3.48亿不重复观众收看,在CCTV-10科教频道播出时不重复观众数2.11亿。5-13期CSM34 城市平均收视率1.26%,单期最高收视1.47%,同时段最高排名全国第1位。

  “中国电视人已经具备了原创基础能力,可以在此前没碰过的领域做出好节目来。”在关正文看来,尝试原创, 推出品牌文化节目,是非常荣幸且自豪的事情。

  “专注”的力量

  “被理想冲昏了头脑”——关正文如此解释从接手文化节目之初的有所顾虑,到“热衷”的蜕变。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取得不俗成绩后,由原班人马打造的《中国成语大会》再次掀起传统文化热潮。“一开始,很怕同行或市场把我们定义为对传统文化有特殊癖好,作为实力文化的领军人,我不希望市场认为我们只热衷于冷僻文化资源。因此,在接手《中国成语大会》之初会患得患失,毕竟自己在演艺资源和制作方面也拥有一定的积累,完全可以转去做更具娱乐性及经济效益的节目。”

  从最开始的“赶鸭子上架”、有所顾虑到后来的“由衷喜欢”、全身心投入,关正文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魅力在起作用。“这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业。你有机会参与其中,又幸运地得到观众支持,就会觉得这比单纯的经济效益更有价值。”

  文化题材类节目制作难度大, 打造影响力更是不易。可以看到,去年文化题材电视节目的市场发展并不理想, 今年很有可能面临同样甚至更艰苦的境遇。因此,要在主流媒体上保住阵地, 能够巩固且持续产生影响力,对制作团队来说压力和挑战非常大。

  纵观2013、2014两年,市场中相继出现了多档文化题材类节目,但绝大部分迅速遇冷,如果纯从商业利益和市场支撑来看,很多文化类节目都难以为继。但在关正文看来,能坚持下去的节目就必须坚持,不能让金钱的诱惑干扰了工作的专注度。

  想透了的关正文, 看起来格外坚定、踏实。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累计广告收益2.4亿元。尽管和娱乐节目动辄过10亿的进账相比,这个数字并不算高。“但不该再纠结、比较,市场既然给了机会,就要专注把事情做好。除了做好节目,我们还将精力投入到了线下教育活动,如在青少年间推广汉字教育、在高校开展成语文化教育等。”

  对于未来,关正文表示将继续研发发展空间非常大的文化类节目,同时也将研发新的节目品种,但都会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相关,与大众的求知欲相关。

  长青节目的价值

  做节目最重要的是内容价值,这点从未改变。形式的新颖,只是做传播的前提,不管是何种形式、何种资源,内容对于当代社会的传播价值都是最值得关注的。

  速生速死是目前很多节目的生存现状。关正文表示,“价值不仅仅以短暂的观众规模为标准,更高的标准是节目的存活期”,这是他作为电视人一直坚守的原则。“只有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又符合观众个人根本利益的节目才能持续产生市场回报。只有做得久, 节目才能有品牌培育的时间。”

  “ 某种意义上讲, 市场回报时间长、品牌溢价能力强是电视创意生产的最高价值。”关正文表示,“应该做可持续的产品。这点《快乐大本营》做得非常好,作为最早出现在国内的娱乐节目,《幸运52》《欢乐总动员》已经退出舞台,而《快乐大本营》不仅没有消失,在娱乐节目中仍处一线地位,这才是最高价值。它的成功不是形态发明的一次创新带来的结果,而是来自常年不间断的持续创新和细节创新。”

  如何延长节目生命期,让节目保持旺盛的被市场认同的良性状态,是电视人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关正文看来,做不好老节目的人很难做好新节目。对制作团队来说,最值钱的还是老节目。在欧美等国家,很多王牌节目都拥有30年以上的历史。 “持之以恒的创新状态很重要,不应总是把创新理解成发明新品种、抛弃旧品种。谁拥有品牌价值高、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的节目,谁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对话关正文:“电视媒体竞争将告别 自制时代”

  《综艺》:你认为做节目最重要的是什么?更倾向于研发制作哪类节目?

  关正文:做节目最重要的是内容价值,节目内容能否同时实现推进当代社会进步和满足观众利益至关重要。此外,节目还应可持续产生价值,这就要求制作团队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

  对于节目类型不会过多设定,传统文化节目会一直坚持做下去,只要节目跟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利益相关,并同时与观众个人利益相关,我们就会不断尝试。

  《综艺》:请总结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的成功要素?

  关正文:在我看来,“汉字”和“成语”两个节目获得成功主要有4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播放平台给力; 二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是选手的努力;最后是节目形态的创新。

  《综艺》:作为总导演,你认为管理项目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关正文:管人、管事都不难。但电视制作是一个跟自己较劲的过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一季效果很好,第二年就有了很多批评的声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拘泥于已有的经验。

  能够理性分析我们所处的位置,突破未知做出改变,这的确很有难度。对真正的原创节目而言,永远面临经验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经验能够覆盖的可能都不是真正的创新。我们还未掌握在开播前通过各种测试进行预判的流程和方法,这是国内原创形态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更多的还是依靠节目播出效果,通过分析找到症结并制定改进措施。

  《综艺》:未来电视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哪里?

  关正文:新媒体兴起改变了电视媒体生态,促进了内容产业的市场发育。未来电视媒体的竞争将告别自制时代,转向“优质内容资源集聚力”的竞争。也就是说,市场将对内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作用。电视媒体中,谁能够提供更公平的市场化平台,谁能够提供更好的市场回报, 谁就拥有更好的内容。

  《综艺》:你的个人梦想是什么?

  关正文:让现有节目尽可能拥有更长的生命,是我最大的梦想。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而言,我希望它们能够一年年坚持下去,直到拥有百年历史,那将是我最自豪的事情。

  文/陈巍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