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穿戴设备投资凸显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智能,可穿戴设备,谷歌眼镜
  • 发布时间:2015-03-26 13:34

  对于不愿意花费数百美元购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多数用户来讲,花费高达1万元人民币购买谷歌眼镜显得有点荒唐。

  在Google Glass(谷歌眼镜)、Jawbone Up(卓棒智能手环)、Fitbit Flex(无线智能手环)以及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光环效应”下,智能可穿戴设备2013年一炮打响,持续发酵,至今已发展成最火爆的行业之一。

  而去年9月9日,集中苹果最优秀的人才、历经三年研发、举世瞩目的新产品苹果手表(Apple Watch)亦隆重出炉,并将于今年4月全球正式上市。此消息刺激苹果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值超过7000亿美元。该消息让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进一步窜红,引发世人无限遐想。

  与此同时,将进一步激发国内资本市场对可穿戴设备的主题炒作,产业链上的相关个股有望成为“风口上的猪”。

  可穿戴技术愈具人性化

  厦门智者恒通投资管理顾问机构总监吴勇毅告诉《小康·财智》,若说2013年以前,智能设备是“死”的,冷冰冰,没有触觉、味觉、视觉,按下一个按钮,输入一个命令,它才知道人们要做什么,而今历经漫长“冰川时代”的智能穿戴设备终于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传感器功能的升级、语音交互技术的再造、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等的助燃下,“活”了起来,愈来愈具人性了。

  “你是否觉得有点压抑?来点Hershey巧克力来振奋下情绪怎么样?”

  “你的压力指数爆表了,你知道离这里3分钟步行处有家Marie’s按摩院吗?”

  “你坐的太久了,能否起来走走?”

  这些只是在不远的未来,你可能会跟你的可穿戴设备之间对话的一些例子。

  实际上,Google Glass(谷歌眼镜),已能记录你所看到的一切;Nike+的运动鞋,能留存你出访的行程;Fitbit和Jawbone Up,能计量你每天走路的步数,监测你的睡眠情况;Cloud Ring智能项链,能传输生活数据记录你的身体机能,还可提醒状态调整,做出健康趋势分析……

  目前,甚至已经有数家跨国公司正在全力开发智能技术,用于扫描人类的大脑,处理收集的信息,分析人类的情绪是好是坏,以期以不可想象的方式帮助人们恢复心情。时下谷歌、苹果、微软等高科技公司,其产品与用户互通联系的信息依据不再仅仅是人口统计和地理位置信息,还包含用户当时的情绪。像谷歌眼镜这样的可穿戴产品,未来可能能够联系你的脑波,从而主动向你提供你非常想要但没意识到的东西,以满足你的需求。其实,这并非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谷歌甚至还曾公开表示期盼人类的头部嵌入微芯片的那一天呢。

  可穿戴设备的作用,核心在于数据的采集、计算、反馈,以及最终对人的行为的改变。这首先是一个需要在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三个维度共同发力的过程;其次,这又是一个不仅仅考虑数据采集和分析,更要考虑对人的反馈介质甚至是反馈机制--比如新形态的显示和震动、语音交互以及社交关系、社会心理学的引入等等的问题,这将会是个技术与人文高度融合、呈现高度智能化、人性化、自动化等特点,将对人类的生活、感知带来重大转变具有深远意义的人类生存战略新模式。

  有业界专家说,如果谷歌眼镜、苹果手表等智能穿戴技术最终能够冲破桎梏,变得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普遍接受,那情绪、想法、感觉和意见的实时追踪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工程师、市场营销者乃至全人类趋之若鹜的领域。

  吴勇毅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智能穿戴产品将逐步全面融入人类生活,并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这种强大的力量将是颠覆性的。由于直接影响到人类的衣食起居,独立科技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在报告《智能人体,智能世界》中指出,未来将会有愈来愈多的应用于信息传输、肢体感知等人机交互的多种硬件创新设备,下一次计算革命将来自传感器包裹着的穿戴式设备,而非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手机可能将回到最初的原始状态--用于电话接打),智能穿戴设备将开启移动互联网下一个更令人期待的大篇章。

  根据IDC研究机构预测,未来3-4年,全球可穿戴技术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30亿美元增长至300亿美元,未来3-5年年复合增速将不低于50%,而大中华区将高达70%以上。

  而近期,艾媒咨询发布的《2013-2015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8.1亿元,2014年为45.6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达到114.9亿元。易观智库(Enfodesk)更是乐观地分析,201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的销售额将达到135.6亿元人民币,2016年将达到228亿元人民币。

  智能可穿戴设备迎来爆发年,五大细分领域受益显著

  在刚过去的2014年,无论是在A股市场,还是在美股市场,可穿戴设备概念股都是备受市场追捧的“宠儿”。以A股市场为例,长电科技、奋达科技、环旭电子、九安医疗、科大讯飞、机器人、上海机电等概念股均走出翻倍行情。

  而今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便携性要求出现、硬件配置提升、传感器及电池改善,可穿戴设备的便携、云端互联等性能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可穿戴设备将是继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爆发增长点。据多家主流机构的预计,苹果的革命性产品iWatch将于今年4月初正式上市,由此可能使得2015年成为真正商业应用意义上的可穿戴元年。苹果在可穿戴设备上投入诸多,最后的创新结果有望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而Apple Watch正式上市,将进一步促使国内A股可穿戴设备概念股的爆发,有五大细分领域将因此大为受益。

  2月4日环旭电子公布业绩快报,2014年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长11.2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1亿元,同比增长28.52%。考虑到今年智能穿戴产业的爆发,以及环旭电子作为Apple Watch第一股的收益度,可预估6-12个月其合理估值为2015年40X,对应目标价为52-54元。

  2014年业绩一定程度上普遍受到了Apple Watch组装良率瓶颈影响,去年12月份S1模组出货量比此前研报预期略低,但是从多方信息反馈来看,2月底3月初苹果可能将再次举行Apple Watch产品发布会,将再次激发该股的活力。据美国媒体报道,苹果已经要求软件开发者在2月中旬完成软件开发以便苹果进行内部测试。而一个名为Eleks Labs的开发团队已开始开发通过Apple Watch远程控制Tesla的App。在季报电话会议上,苹果首席执行官Tim Cook表示,Apple Watch将在4月份正式开始销售。而从产业链了解,环旭电子组装环节良率已有明显改观,拉货逐步进入正常状态。随着Apple Watch发布的临近,Apple Watch供应链(环旭电子、德赛电池、立讯精密、安洁科技)与智能穿戴衍生标的(北京君正、中颖电子、奋达科技)都将受益。而环旭电子作为S1模组的独家供应商,供货金额最大,市场地位最高,将成为Apple Watch第一股。

  目前环旭SIP业务持续突破,市场空间将超预期。从电子产品的设计趋势看,模块化、轻薄化是总体趋势,SOC、SIP等技术应运而生,环旭电子推进的SIP技术是介于半导体封装与EMS电子制造之间的新生环节,市场空间逐步从WiFi模组、Apple Watch系统模组发展到触控电路模组、指纹识别模组、摄像头电路模组等方向,其市场空间正快速爆发,未来前景将超市场预期。

  公司旗下主力公司欧朋达进入爆发式业绩增长期,2014年业绩大概率超业绩承诺。欧朋达金属材质外观件以材质轻薄、高强度支撑、质感好、散热快等特性,顺应移动消费电子产品外观件轻薄化、时尚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的需要,被消费电子厂商愈发频繁地应用于高端产品中,对塑料结构件的替代正处于快速上升期,同时欧朋达对金属结构件的生产已经过爬坡期,独特的Design-In模式是公司同步介入索尼等的前端开发设计,向后延伸到产品改进服务,叠加公司自主研发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大客户方面获得高度认可和信任,在手订单充足。预计2014年四季度业绩进一步改善,依此类推,欧朋达全年营收将超过5.45亿元,净利润将超过1.2亿元,大概率超出1.1亿元的业绩承诺。

  积极看好奋达科技向智能硬件整体方案提供商的快速转型。公司在进军智能硬件领域步伐迅速,面向企业客户,致力于成为“硬件+软件+云服务”的智能硬件整体方案提供商。(1)自主研发战绩斐然:2013年6月,推出智能手表;2014年6月,推出智能手环;9月,供应华为的畅玩手环量产;10月,成为联想集团智能穿戴产品合格供应商。(2)外延并购频频出手:光聚通讯,主攻数字血压、平板式健康监测仪等产品;奥图科技,投资致力于智能穿戴终端产品,CES电子展上推出智能眼镜Cool Glass ONE(酷镜);艾谱科,传感器方案提供商。(3)通过ISO13485:2003认证,移动医疗取得实质性进展。(4)美发小家电、电声、欧朋达业务持续稳健增长和良好的现金流为公司向智能硬件快速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支撑。苹果手表4月份上市预期也将提升市场对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关注度,公司作为国内龙头将是关注焦点。

  可穿戴设备仍遭遇“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业界专家称,当智能眼镜、头罩、手表、手环、脚环、睡衣、鞋子、袜子等可穿戴设备渐渐“攻占”人体的各个部分,形成人体信号的体域网(Body Area Network),智能可穿戴设备所引发的市场风暴将是惊人的。

  当前可穿戴设备未来仍将遭遇“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需要及早解决。

  引发隐私泄露担忧。尽管未来数年可穿戴设备能在移动广告领域取得“快速进展”,但这也主要取决于这类设备能否受到消费者的热拥。经常运用大数据、社交网络的可穿戴设备,让消费者了解到可穿戴设备会触发隐私问题,并可能引起法律问题,这是厂商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投放广告的企业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因隐私问题而吓跑用户。

  用户体验尚不好。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亦面临着用户使用习惯的问题--已经习惯使用大屏幕、快捷便利操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用户面对小巧轻薄、过小屏幕、内存不大的可穿戴设备方面可能会多有犹豫,这也使作为一个营销平台的可穿戴设备在发挥移动营销的作用受限,一些厂商不大乐意在此做广告。所以,可穿戴设备市场要大发展,要变为真正的、广泛的营销战略平台,除了解决屏幕过小、内存不大等方面的问题,可能还需要以突破性产品营造新的功能、风格或流行趋势,培育新的用户使用习惯,让用户拥有良好体验。

  欠缺认知,市场需求仍不足。目前市场上的产品类别基本可期:智能眼镜、智能手表、腕带……而这些产品之中,目前仍集中在运动健康上,彼此之间的差距不大,产品设计谁也无法成为标杆。直到现在,真正用得上Google Glass的用户非常罕见,可穿戴设备在大多数消费者心目中仍然是一款存在与想象中的产品。这也限制可穿戴技术作为营销平台的应有作用,也影响广告主在广告上的投入。除了IT业的人,普通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印象停留在“酷”、“炫”,对功能及实用性的认知非常少。因此,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市场需求仍然很窄,任重道远。

  价格高不可攀,市场曲高和寡。就可穿戴设备而言,要想普及应用,获得市场追捧,最为重要的就是价格问题,价格适中,易于普及。以谷歌眼镜为例,其价格高达1500美元,尽管上市第一天销售一空,然而这些购买者大多是喜爱尝鲜的数码爱好者,并不是普通的消费者。对于不愿意花费数百美元购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多数用户来讲,花费高达1万元人民币买购谷歌眼镜显得有点荒唐。

  纵观市场上的智能眼镜、头罩、手表、手环、脚环、睡衣、鞋子、袜子等可穿戴设备,其市场价都是高不可攀。这无疑掣肘着可穿戴产品的推广应用及企业级市场推广。因此价格问题,需要产业链各方一起解决、突破,把成本费用压下来。

  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和价值定位仍乏力。时下,市场上不少智能可穿戴设备为所谓高科技而高科技、为了时尚而时尚,却未能真正抓住用户的“尖叫点”,迷失商业模式本质的三大要素--客户价值的独特性、关键资源的不可模仿性和盈利途径的可持续性。例如,基于百度云开发的可穿戴设备“咕咚手环”,主打“运动状况提醒”、“睡眠监测”、“智能无声唤醒”三大功能,但这手环其实只能起到提示的作用,无法纠正用户的不良生活习惯,在提供系统分析方面也显不足。因此如何真正满足用户需求,鼓励用户长期佩戴,培养用户黏性,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并给产业链各方也带来实在利益,这是一个关键。

  软硬件的技术壁垒明显。可穿戴设备是人与世界沟通的新工具,开启了物联网2.0时代的大门,但可穿戴设备仍存在传感器不强、电磁辐射、电池续航能力差、依赖智能手机、用户界面有待改善等问题,还有,在可穿戴设备兼容性并不好,不少设备建立自己的“围墙花园”,不走开放的道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整合其他厂商的产品。这一点,三星做得就非常不好,该公司的Galaxy Gear2仅支持与三星手机配对。这样,不利于整个产业链做大做强,最终影响产业链的整体市场推广应用。

  如今不管是什么企业,尤其是那些营销手段日益单一化、同质化的企业,最好静下心来了解一下“可穿戴设备”这个概念,并掌握它们的发展趋势和运用,不然你会落伍的。因为在全球,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企业,绝大多数的风险投资,再加上相当一群科技信徒,已经把“可穿戴设备”看成了未来最朝阳的事情,而由可穿戴设备所引发的移动互联网营销也将很快爆发。

  文︱《小康·财智》记者 苏建军 责编:胡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