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激励机制,打造高层次人才洼地——惠州仲恺高新区升级改造“恺旋人才计划”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激励,仲恺,人才计划
  • 发布时间:2015-04-21 09:56

  仲恺高新区今年将以“恺旋人才计划”、“恺炬创新行动”两手并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打造珠三角高层次人才洼地。

  仲恺高新区围绕“4+2”产业招商引资,吸引着国内外新兴产业投资者的目光。

  目前,信利AMOLED、光子科技、迈锐光电等多个重大项目动工建设,十多个项目建成投产,这些新兴产业项目的集聚引起高层次人才需求量急剧递增,招才引智迫在眉睫。

  为解决这一迫切需求,近两年仲恺高新区重点实施“恺旋人才计划”,目前该计划已经成为该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策略。纵观仲恺高新区近几年来对人才奖励的财政投入,300万到3000万的奖金变化背后,反映出人才带来的经济加速增长,以及高新区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去年,高新区不仅对“恺旋人才计划”进行改版升级,还发布启动了“恺炬创新行动”,这一行动是引领仲恺未来十年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该区区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说,仲恺高新区今年将以“恺旋人才计划”、“恺炬创新行动”两手并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打造珠三角高层次人才洼地。

  加大力度激励扶持优秀人才

  在今年年初的第三届创新创业新锐评选活动上,仲恺高新区拿出550万元工作资助经费,奖励了11个个人和11个团队,分别给予个人20万元工作资助经费,团队30万元工作资助经费。这是继去年下旬人才与科技大会,高新区向入选“恺旋人才计划”的数百个企业、团队、个人及人才基地发放近2000万元工作经费资助之后的又一笔奖励。2013年8月份,高新区同样召开了人才与科技大会,所发放激励扶持资金总额不到1000万元,名目也不尽相同。与2013年相比,2014年人才与科技大会上发放的奖金总额翻了一番,资金投入变动十分明显。

  为实施“恺旋人才计划”,仲恺高新区仅2014年就投入总共3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针对6项人才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新锐、创新创业领军人物或团队、技能人才、大学生等人才纳入扶持培养的范围。2014年具体颁发的名目共10类,包括人才工作特别贡献奖、杰出贡献团队、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创新创业后备人才、第二批区管拔尖人才、人才培养与就业示范基地,以及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首席技师、优秀技师。

  留美博士邹伟华带领的团队就是2013年度仲恺高新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的获奖者之一。2005年,邹伟华从美国回到惠州,创办了伟乐科技,主要研发和生产专业音视频设备,产品出口美国、墨西哥、乌拉圭、菲律宾、波兰等国家。“去年7月巴西世界杯的现场球赛转播使用的专业设备就是由我们公司提供的。”邹伟华颇为骄傲地说。

  发展“4+2”产业体系创新人才

  在2014年所有获奖人员中,有八成是工程师、技术员、设计员、制造师等技术类人员。近两年所选拔出来的人才均满足最基本的一项条件:他们从事的行业领域、产业发展方向符合高新区“4+2”产业体系政策的要求。

  “4+2”产业体系即以平板显示、LED、移动互联网、新能源四大优势产业和云计算、智慧装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仲恺高新区成立22年,在2001—2009年经历了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阶段,2010年加大和优化产业布局,提出了与当今全球市场、技术发展方向一致的“4+1”战略性新兴产业。近两年,又以智能装备制造业为增长点,推动“4+1”向现在的“4+2”体系发展。

  基于“4+2”产业体系的优化,随着创新型项目的引进,高新区人才结构趋于完善。“尤其近两年,仲恺高新区构建的美国波士顿、德国科隆等海外孵化器、创新服务平台,吸引了大量海归人员,高新区在国际人才方面具有优势。相当多的海外工作经历或经验、熟悉国际运作机制的高端专业人才,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惠州学院科研处处长、惠州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蔡昭权说。

  据统计,2013年高新区人才总量有8万人,2014年已接近10万人,增长19%,高层次人才突破1万人,其中吸纳了3259名硕士,271名博士和500名留学人员。2013年新引进的人才为全区增加100多亿元的产值,高端人才贡献率达到32%。“近年来仲恺区的人才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也已成为全区共识。”仲恺高新区委书记钟一尔说。

  作为惠州市科技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地带,仲恺高新区承担着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自主创新发展,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的重任。2014年中,高新区分别承办了2014年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二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以及该大赛惠州分赛区赛事。在惠州分赛区赛事中,高新区有96家企业报名参加,是进入初赛的企业数目最多的区域,这些企业集中于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先进制造等四大行业领域。最终有8个企业进入国赛行业赛,昌亿新材料有限公司、卡易科技有限公司等4个来自仲恺高新区的企业进入总决赛。

  打通人才聚集通道,补足人才基础短板

  针对人才结构的变化,高新区将优秀技师以及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纳入“恺旋人才计划”评选项目中。仲恺高新区区委常委、区党群办主任方小龙解释,仲恺区是“惠州智造”的一个重要基地,技能人才在全区人才结构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都是在一线创造财富和价值的群体,长期以来为仲恺经济发展带来许多贡献,所以不能忽略。

  在TCL王牌电器(惠州)工作7年的质量检验师王敏就是2014年仲恺高新区年度首席技师的获奖者之一。“我从来没有想过政府会给我们基层技术人员设立这么一个奖,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能感受到政府对我们基层技术工人的关爱。”王敏介绍说,公司其他同事在得知她获得首席技师奖之后,都跃跃欲试,打算今年也申请高新区的技师奖。

  事实上,仲恺高新区人才增长迅速,但人才基数并不大。重大项目的推进,急需大量技能人才,是人才集聚的一个好时机。然而根据高新区当地人才基础薄弱、资源缺乏的情况来看,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招揽也是一个挑战。仲恺高新区计划在未来5年内,建立一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百千万”技能人才队伍。

  一方面,与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相比,惠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少,高新区可就地利用的资源相当匮乏,高新区想到依靠企业带动和地方的创新氛围来吸引、培养高技能人才。去年就有超过80%的企业参与“恺旋人才计划”评选,过半数奖项从一线工人中产生。

  另一方面,高新区通过全球招募和借助孵化体系引进高端人才。他们在北京、美国波士顿等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聚居地举办“招才引智推介会”,设立联络处、招商办事处,借助各类产业园、科技园、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及省市重点实验室、专业孵化器、加速器以及异地孵化器等载体,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吸引高层次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先后引进国外优秀团队26个,海外留学人才32人;引进国内优秀团队35个,优秀人才400人。

  升级“恺旋人才计划”,增加资金投入

  王洋带领的团队在仲恺高新区异地孵化器进行太阳能发电板研究取得重大发现,2013年入选“2013年度创新创业后备人才”,2014年同时获得“第二批区管拔尖人才”和“2014年度创新创业领军人物”称号。

  观察近两年高新区人才获奖情况可以发现,有些曾经获得“后备人才”称号的人才,第二年再参加评选时候已经提升到“拔尖人才”“领军人物”等更高层次的称号。再有,2014年所奖励的10大类人才和团队,基本上覆盖了企业在各个层次的人才。

  王勇认为:“无论对于企业、团队,亦或是个人而言,这些奖金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是很大的,不仅补充流动资金需求,更多的是一种鼓励支持,奖励和认可是企业、个人前进的动力,激发团队不断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打造出更好的项目和产品。”

  这些做法是人才阶梯式多层次培养的体现,源自于高新区对原有的“恺旋人才计划”的升级改版。高新区进一步扩大“恺旋人才计划”激励扶持受益面,对《仲恺高新区引进扶持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修订)》等6项人才扶持政策文件进行优化,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新锐、创新创业领军人物或团队、技能人才、大学生人才以及博士后纳入扶持范围,使各个创新创业领域的人才获益。受益面的大小直接影响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

  近年来,高新区逐年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向高层次人才创业、奖励、项目扶持、风险投资等提供资助,进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2011年到2014年,人才资金投入增加10倍。2011年区人才专项基金启动资金为300万元,2012年投入1000万元,2013年投入2000万元。2014年,高新区在人才资金上的总投入达到3000万元。方小龙表示,“以后根据财政能力,还会逐年增加。”

  “恺炬创新行动”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2014年11月,仲恺高新区正式发布“恺炬创新行动”计划,即6大工程与36项计划,包括实施“自主创新工程”“产业优化工程”“育苗造林工程”“群英荟萃工程”“全球链接工程”“创建提升工程”6项工程,以及百家企业创新试点计划、跨国企业战略资源提升计划等36项计划。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仲恺将在云计算智能终端等领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城市建设生态智慧的国内一流高科技园区。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行,珠三角地区战略格局发生变化,仲恺高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新区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和路径,对创新驱动发展重新定位,而在创新发展中,人才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面向企业需求,仲恺高新区建设了4家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多个海外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进了21家金融服务机构,建立了7支规模近15亿元的风投基金。

  仲恺高新区不缺乏大型企业,如三星电子、惠州TCL移动通信等,这些企业曾获得“人才工作特别贡献奖”,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重视人才培育,推动科技创新。2014年,惠州TCL移动通信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利用集团鹰系人才培养体系,与20多所名牌大学形成互助人才实习培训基地,并招引各层次管理者。

  作为惠州市本土一家大企业,德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认为:“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因素。”他说:“仲恺区是‘惠州智造’的一个重要基地,企业里有一大批优秀的技能人才,他们在一线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和价值,通过这种奖励机制能激励一线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热情,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如今,在三星、TCL、华阳等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辐射带动下,信利AMOLED、光子科技、迈锐光电等十多家新兴产业企业纷至沓来,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接下来,潼湖生态智慧区的打造,也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投身仲恺,使这里成为一块潜力巨大的人才洼地、科技高地。

  本刊通讯员 张曼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