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见“奢华”这两个字。
每一本时尚生活杂志,都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有关奢华的故事,每一个商品广告,都试图让你感到它要卖的商品有多奢华。
于是房子是奢华的,车子是奢华的,大衣是奢华的,手表是奢华的,皮鞋是奢华的,就连内裤也可以很奢华。
本来这种东西是可以见怪不怪的,正所谓奢华见惯亦平常。可是有一天,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英国手工定制鞋的文章,作者先是不断渲染英国绅士的低调含蓄,一两千字之后笔锋忽然一转,他还是未能免俗地要大谈这鞋子有多奢华,并定位它为“低调的奢华”。然后把绅士等同于品位,再将品位等同于奢华。
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位”之间画上等号了,现在有人进一步连“绅士”也挂了上去,这就让我觉得有些刺眼了。
且看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位,他们是这么说的:“XXX的家居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位。”“他是那种老派的绅士,一件大衣穿了20年。”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却绝对不会把看得见的奢华当作品位,尤其不会把它视为绅士的品位。就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吧,它是很贵,但它可以穿上一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只是它自身的质量,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
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会在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其次,你愿意花时间去护理它,平时回家脱下来不忘为它拂尘抹灰,周末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
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10年之后,它略显老态,但不腐旧,看得出经过不错的照料,也看得出其主人的爱惜物用。这叫作绅士。
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教养”这个词本来是品位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以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如果你觉得“教养”太过抽象,我可以为你举一些没有教养的好例子:开着一部奔驰在街上横冲直撞,这是没有教养的;手上戴着伯爵表,然后借醉酒骂上错菜的侍应小妹,这也是没有教养的。
奢华和教养的分界点在哪里?一个向外——求胜,一个向内——求安。总是和他人相比,自然就倾慕奢华。而如果总是要求自己进步,自然就有了教养。
梁文道
(王传生摘自上海热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