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节”的移动支付

  场景成国内移动支付业务的关键点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不包含短信支付)交易额规模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增长110.5%。腾讯公司旗下的财付通正式上升为市场第二位,与市场份额高达77.83%的支付宝合计占据全国将近九成的市场份额。且如今随着谷歌力推Android Pay,三星开发Samsung Pay,以及微软被曝出以“微软支付”名义申请资金转账服务牌照,国际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也已从“冷战”变热战。

  总的来说,移动支付这块涉及的利益相关方非常复杂,NFC技术更多是移动支付的推动方,随着Apple Pay的推出,手机厂商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做支付,于是国内魅族、小米以及华为等手机厂商都加入到NFC的推动阵营中,由原来的NFC标签应用转向了移动支付应用。原来的NFC-SIM卡移动支付方案推动方是运营商,如今随着苹果的支付服务推出,以及HCE的兴起,运营商方面已显现出劣势。此外,银联和银行现在也是NFC的主要推动方,推动全终端的NFC移动支付方案。

  当然,在国内虽然NFC支付已发展近10年,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因此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以APP矩阵为入口,条码、二维码支付为主要方式。目前,为创造更多的支付场景,BAT正加大推广力度,吸引用户消费和线下商户加盟。

  所以在现阶段,国内移动支付业务能否铺开的一个关键点,仍在于支付场景是否丰富多样,以及支付习惯的培养。

  没有节日,我给你们造

  此次“微信支付日”的上线,可以说是腾讯把自己的移动支付从线上转移到线下的最全面的场景结合。“微信支付日”造节成功,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城市和商家参与到这样的系列活动中。可以预见到的是互联网企业在移动支付市场领域的斗争,已经上升到了一种你死我活的地步了,无论是传统金融行业的银联业务还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都已开始使出浑身解数进行资源的竞争。

  腾讯推出“微信支付日”的意图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就是要借助《微信》的社交化优势占据移动支付市场。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支付行业的崛起,而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机遇,这也让移动支付领域成为了支付企业的必争之地。特别是作为互联网企业,看中的就是互联网带给传统行业的冲击和带来的机遇。作为BAT之一的腾讯,要想实现整个O2O的闭环交易,移动线下支付终端的占据是必不可少的。觊觎支付宝在PC端的绝对龙头地位,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却一直处在千年老二的地位,但是《微信》是腾讯打造的最成功的一款社交化软件,借助于《微信》在社交上的绝对优势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腾讯逐渐把自己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移动线下支付这一契机,实现反包围,力争摆脱行二地位。

  造节,其实是在造场景

  与此前电商造节的出发点如出一辙,既然节目才有促销的借口,那么我就自己造个节日,甚至每天都能是节日。每天频繁使用,用户自然就有了使用习惯。以微信支付为例,大家普遍承认移动支付爆发的前提是需要有场景做支撑,那如果场景可以撬动支付,谁来造就场景?

  譬如春节期间大红的“微信红包”,其缺陷是红包本质上不是场景,蕴含其中的社交才是。那么微信红包就脱离了支付的范畴,用户开通微信支付的原因很可能是“我要提现、我要发红包”,而不是出于“我要开启移动支付,用于日常支付和购物”等需求,因为红包只是社交的附属物。所以从这里来看,真正的支付场景培养场所,仍在日常乃至节日的支付行为中。

  反过来看,《百度钱包》的逻辑是铺设场景,以多场景带支付用户。根据艾瑞咨询数据看,2014年第三份支付结构看,排前五的是网络购物、基金、航空旅行、电信缴费以及B2B电商,百度似乎将相对应的场景都铺设了,包括综合性的平台:《手机百度》和地图,及垂直领域诸如去哪儿、糯米、金融或者外卖等,那么百度如何引爆这些场景呢?百度的逻辑是不需引爆,因为搜索本身就是目的性强的行为,用户对结果有很强的需要性,支付行为产生的应该自然而然的。所以百度钱包是“你要干这个,那顺便开个支付吧”,微信支付是“你支付都开了,那就干点别的吧”。看似完全不一致,但其目的都是在“造场景”。

  写在最后

  2015年,移动支付将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中重要的支付组成部分,而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大肆血拼“烧钱”,传统银联的思维变革以及Apple Pay、三星支付加入竞争,移动支付领域的格局分布将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虽然移动支付行业巨头们的地位一时无法撼动,但在探寻移动支付差异化的过程中,新的应用场景以及新型支付产品的出现,势必将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文|哆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