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送孩子学问大 别忽视路上的言传身教

  • 来源:广东电视周报
  • 关键字:接送孩子,学问,教育
  • 发布时间:2015-05-11 12:26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每逢开学季,各学校门口都会排起长长的车队,影响周边交通秩序。这其中虽然有家长担心孩子安全的无奈因素,但也存在不少错误的教育观念问题。大部分家长忽视了:接送孩子就是一种潜而默化的教育方式,如何言传身教起到积极效果?其中大有学问。

  身边事例:

  王先生说,尽管女儿已经上初三,不过他担心孩子安全,依然每天都会到车站接孩子一起回家。据统计,像他这样担心孩子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占了多数。金女士也说曾有一度想让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放学后自己乘地铁回家,但刚提出来,就遭到婆婆的反对,认为孩子还太小,现在地铁又那么拥挤,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金女士说,现在她婆婆“自告奋勇”每天都开车去学校接孩子放学。

  接送的方式也有学问

  教育界人士分析,“中国式接送”有无奈的成分,但其中家长也不能因为过度担心而不肯放手,关键要掌握其中的度。首先,确实有不少孩子住得离学校较远,如果让孩子自己上下学,家长认为花费的时间太多。家长宁愿自己辛苦些也要让孩子多一些休息时间,或能挤出时间参加一些兴趣班。

  其次,更重要的理由是,家长们对现在的交通、治安、环境等也存在不少忧虑,媒体这方面的报道屡见不鲜,对于中国独生子女家庭而言,一旦孩子出意外,便是致命打击。家长来接送,也是希望尽自己所能为孩子的平安保驾护航。这方面,我们国情特殊,与发达国家不具可比性。像欧美发达国家,学校相对均衡,孩子基本就近入学,且校车制度极其规范,家长很少有孩子安全方面的担忧。

  关于如何接送,教育专家建议家长:

  1.家在学校周边的,父母应该逐渐训练孩子自己往返,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2.家住得相对较远的,如果有公交车直达,家长可以从扶到放,到高年级时,考虑让孩子自己坐公交车往返,尤其是男孩子,应该多给他们这方面锻炼的机会。

  抓住接送路上的教育机会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遵守交通规则。与不肯放手让孩子独立相比,更可怕的是一些家长的违反交通规则给孩子潜而默化的坏影响。有个典型例子,一次在一所重点中学门口,一名家长的车占据了最后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交通基本瘫痪了,交警上前执法,质问这名家长:你怎么能把车停在道路中间?不料这名家长理直气壮地反驳说:“你让我停到哪里去?这哪里有停车的地方?”相信这也是许多乱停车家长的理由。如果有理由,就可以随意违反规则,违反法规,如此下去,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更坏的是,在这样的家长“以身作则”教育下,给孩子种下理直气壮不守规矩的种子,习惯一旦养成,还能指望他在进入社会后为一个诚实守法的人吗?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孩子模仿的蓝本,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所以接送路上,无论家长的言还是行,必须落在高度的责任感这块基石上。

  其次,家长不能包办孩子的杂务。这点主要体现在爷孙辈身上,很多老人接送孩子时替他们拿了所有的随身物品,让孩子轻装上路,自己却累得驼背地跟着身后,这是很要命的错误“教育”。其实,家长接送孩子主要是考虑到孩子的安全问题,但家长应该意识到,长期接送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与独立处事能力,因此对孩子需要适度放手,书包虽然有点重,但是给孩子的锻炼,一点苦都不能吃的孩子,他的将来是很令人担忧的。

  最后,父母要从小开始教育孩子的安全自护意识,让孩子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技能。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孩子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另外家长平时要留意儿童被拐事件,把其中细节告诉自己的孩子,教会他们应对技巧和报警方式,这才是最关键的接送教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