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末期,民不聊生,黄埔军校学生的伙食也受到了极大影响。虽然军校当局给军校学生涨了伙食费,但也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在黄埔第23期学生入伍到升学这段时间,学生们普遍反映伙食差。军校为稳定学生情绪,又要求“国防部”改发银元。改发银元后,学生的伙食得以稍稍改善。但伙食标准市场价值稳定后,各单位伙食质量仍旧不高,加之管理水平低下而问题频发。
“吃不饱饭”的三个原因在黄埔第23期学生时期,大多数学生的感受是“吃不饱饭”。每次开饭时,大家都抢着去捞稀饭中的米粒,为此经常受到训斥。
饭不够吃,原因有三:一是管理伙食的人员有贪污现象,管理方法也有问题。原来军校学生每天每人应领军米28两(16两老秤),加上副食本可吃饱。但由于从校部军需处发到总队部,经大队、中队层层克扣,再加上一批“白吃饭”的,到学生嘴里自然少了许多。还有炊事人员从中渔利,每次煮饭都故意把饭煮焦,锅底的锅巴按炊事管理不成文的规定,归炊事员所有,他们拿锅巴向当地老百姓换东西。
二是副食费本来就不多,可大队、中队里的一些杂项开支,都得由这笔钱里出。如给军官们加菜的钱(军校历来是军官和学生分灶吃饭);学生外出的便服不合身,改制的手工费;在一些校区没有电灯,晚上自习课点汽灯的灯油费等,都要花副食钱。这些费用本来都有专款,但在军校后期却不知去向,结果是学生们只好喝有汤没有菜的“玻璃汤”。
三是新生刚入伍,饭量普遍都超过当时军校每天每人一斤半的定量。四川的冬天并不寒冷,是进行野外训练的好季节。学生的运动量增加了,本来就吃不饱的饭更不够吃了。宽裕的同学可以到校门口偷着买锅盔(烧饼)吃,而多数同学手头拮据,只好挨饿。
学生们的“高招”
学生们分科升学之后,各总队的伙食要好一些,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吃不饱。许多学生在课余偷偷出来买几个锅盔塞在包里带回校内,有的学生无法出大门,就从校围墙竹篱笆孔中塞出钱来买点吃的。校方知道后,禁止学生买零食进校,但仍有学生把自己入伍时从家中带来的和亲友送的几个银元换成锅盔饱腹。后来校方禁止,学生就托炊事人员和外出当采买值班的同学捎来,其条件当然是给点“跑腿费”。后来,随着解放军日益逼近四川,成都市内的许多有钱人家急于把粮食、生猪等抛出,换成黄金、银元。因而军校的伙食也突然有了好转:各总队一般都能保证每周吃上一次猪肉。
为办好伙食,当时的黄埔军校校长关麟徵曾要求各单位养猪、养鸡、养鸭,利用空地种菜。各单位在房前屋后均种了一些蔬菜。军校收益较大的是驻双流的特务团:除留下自己吃的外,还把其余的青菜、白菜、萝卜等蔬菜分配给本校教职员工。关麟徵对特务团提出通报表彰。但其他单位的养禽种菜却收益很小。
军官吃空缺
解放军解放四川前夕,军校硬性规定:凡军官的薪俸下发时由财务处扣除20%。而这笔被扣除的钱,军校却采取吃空额的方法来弥补,于是暗中又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队长可吃12个空缺;中队长可吃8个空缺;区队长可吃4个空缺。中队长、区队长、司务长等人在军校食堂白吃饭不交钱。可以白吃的还有炊事兵、理发兵、洗衣兵、木匠等,几乎都是军官的亲属或朋友。
如此吃空缺,又影响了学生的实际伙食标准。学生每月的津贴费,总不能按时发给,压上三五天是常事,晚发几天则大有文章: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物价飞涨,有时一天涨几次,军官们用津贴费先买一批货,压几天出手,就有一笔油水到手,但却把学生坑苦了。因为按时发津贴可以买30个锅盔,但晚发几天就只能买10多个了。(来源/北方新报作者/陈宇)
延伸阅读
胡宗南“哭”进黄埔军校
胡宗南是浙江镇海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深得蒋介石的宠爱和器重,指挥40余万精锐部队,人称“西北王”。一生戎马30年,经历了黄埔建军、东征、北伐、第一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内战争等中国现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
但是,当年胡宗南参加黄埔军校入学考试,因为个子比别人矮,身体又较瘦弱,差点在体检时被淘汰出局。幸好他及时施展“哭”功,硬是“哭”进了黄埔军校。
1924年,黄埔军校在上海秘密招生,进行初试,合格后再到广州复试。上海初试的主考官是毛泽东,胡宗南顺利通过,可接下来在广州复试就没有这样简单了。
体检复试,考官让考生站成一排检查身高。胡宗南身高不足1.6米,一下子就被拎了出来。考官不客气地说,“你根本就不是当兵的材料。”这就意味着,还没进入文化考试环节,胡宗南就被“咔嚓”了。
这个结果是胡宗南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他怔了怔,突然蹲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在举目无亲的地方,这个29岁的男人第一次体会到了“绝境”两个字的含义。
哭了一阵后,胡宗南醒悟过来。他猛然站起来,大声责问把他拎出来的考官,“为什么不让我参加国民革命?革命是每个年轻人的义务,个子矮怎么了,拿破仑的个子也不高,总理孙中山先生只有1.68米,廖仲恺先生更矮嘛,国民革命怎能以相貌取人呢。”
这时候,在旁边一间屋的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被惊动了,他出来后对胡宗南说,“这位同学,我批准你参加考试”。当即写了一张纸条交给胡,上书“国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绩好,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也是应该录取的。”
凭着廖仲恺的纸条,胡宗南参加了文化考试,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的一员。当然,那时候的廖仲恺没有想到,这个差点被淘汰的小个子,日后会成为国民党最著名的将领之一。(来源: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