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民融合服务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实践
- 来源:中国信息界•智慧城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惠民,IT应用,信息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13 08:57
IT产业进入第三阶段
信息惠民的核心是以IT技术为支撑。IT产业现在有很多热点,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等等。从深层次看,IT应用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科学计算,用IT解决点的问题。第二个阶段解决线的问题,交易、ERP等是按照业务流程来做信息化建设。今天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多的信息孤岛,本质就是因为过去都是按照点和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也是特定历史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而我们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随着IT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IT应用正围绕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全面的服务。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信息惠民中我们应该去建设一个平台化、面向市民的融合化的服务系统,即面向市民的融合服务平台。不再是解决几个痛点,而是全面围绕市民的需求。
全面融合包括三个核心,一个是传统服务,应该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系统集成;中间模块指集中在痛点上,使得整个服务可追溯;第三是利用现在非常热的社交媒体,我们称之为一体化的沟通媒体。这三部分最终融合到一起,它既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交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办事过程,而是办事、沟通、数据三方面的融合。最终,呈现在互联网上的就是一个在信息惠民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平台。
融合服务平台的定位
融合服务平台能不能持续,如何持续,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从它的基本定位看有三个要素。
首先,它不是传统的IT系统,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广域互联网,而是一个城域互联网平台。它既不是传统纵向的一个个孤岛应用,也不是面向几十亿人口的广域服务。它面向有限区域人口,不可能仅靠杀手级应用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区域人口的覆盖率指数。这个定位决定了在未来平台怎么长期应用,怎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它既不是政府外网,也不是纯商业网,而是两者的结合。在IT高速发展的年代,如何用一个平台为市民提供融合化服务是挑战也是目的。不是政府外包,也不是纯商业目的,应该是围绕人的一种融合服务。
第三,它把传统服务、沟通和数据三者融合在一起,这才符合人的需求,也符合未来IT技术发展趋势,符合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需要。
平台的内在逻辑
谈到互联网,大家最关心的是用户数和点击量,获得点击量和用户数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一是通过价值获得用户的点击数,另外通过非价值的因素,比如市场因素。我们认为,融合服务平台的成功一定要通过价值因素获得成功。
有人讲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免费,我反对这个观点。因为任何市场经济下没有免费的东西,只是以什么形式来获得回报的问题。互联网只是把获得回报和直接价值变成了一个松耦合的关系。所有的回报都要基于真实的价值。所以,平台最后能不能真正的长期正循环运营,核心不在于现在获得多少用户数和点击量,而在于平台上的服务产品到底能为市民以及政府提供什么价值。
这里想强调一点,这个平台上的服务不一定都非常重要,而是把每一个服务的价值放在整个框架里综合考虑。
举个简单的例子,沃尔玛里的商品不是都赚钱的,但是这些东西在体系里有独特的价值,能够实现提供全面服务目标的价值。所以对产品价值评估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每个产品和服务本身,我们要超越一定要做杀手级应用的思维。整个平台的运营和管理都是以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为核心来主导的,包括资源分配,商业运营等。
平台的价值实现
平台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最基础的是政府和公共服务,但它们不是平台长远来看最大价值的地方。更大的价值是沟通:市民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市民和市民之间的沟通,市民和服务商的沟通。中国处在转型期,市民会遇到大量的问题要找政府和别人帮助。沟通会为平台带来比较高的价值,随后是商业服务的提升,再后是数据的积累,这将带来更长远、更大的价值。整个平台运营应该按照这四种要素来设计。
另外,全面服务的平台绝不可能由一家公司完成,需要通过开放的方式来做。不仅要开放技术、数据、服务资源,而且要有一套完整的服务标准。它将超越现在的软件商店等模式,利用一个完整的模型和标准来规划、融合全面的服务,使得所有第三方开发的服务不会再形成信息的孤岛。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O2O陷阱。现在最时髦的就是O2O模式。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财富值能够迅速地积累,核心问题是效率。随着规模的上升,效率能够加大,才能带来更快的财富积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创造价值,积累财富。现在O2O中第二个O(OffLine)是不具备规模效应的。不具有规模效应的业务模式,大家一定要小心,它的生命力可能有问题。不要因为打上了O2O的标记,就一定有多么好,这里可能有很多陷阱,把很多垃圾包装在里面进行推销、拍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