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背景与现状
在信息惠民工程中,各领域对身份识别有很大的需求。
第一,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社会保障领域,在全国20几个省市进行身份识别应用,得到了老百姓一致的认可。我们可以应用人脸识别,包括指纹,虹膜技术进行身份识别。在信息惠民工程中,我们强调的是分享,共享,整合。
第二,信息惠民工程在跨领域结算中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第三,移动互联网爆发性的增长,我们由网上社保过度到掌上社保,对实名制身份认证具有很强的需求。
第四,信息惠民和各个领域,对生物识别,身份认证的要求不一样。比如在取款上需要高安全性,在代领取中需要的是检验、方便、快捷。
根据统计显示,人类在人脸识别上可以达到97.53%的准确率。2014年我们的人脸识别算法达到98%,已经高于了人类,将来会接近百分之百,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2015年,马云展示了人脸识别技术为嘉宾购买了1948年的纪念邮票,这是最有名的应用,说明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中,而且应用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其次,随着生物识别技术不断的发展,不仅是人脸识别,也有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扫一下眼睛就可以进门。还有静脉技术,利用手指血管成像区分个体识别精度非常高,已逐步应用到金融,人社,军事,安防等领域。如在金融取款中,最核心的业务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实名制身份证解决方案
我们的解决方案和思路用一句话说是“一库,一平台,一标准”。“一库”就是生物特征库的建设,否则没有识别比对的基础。在发卡过程中我们可以采集生物特征。目前,在很多地市,去年开始进行发卡业务,采集效果非常好。“一平台”,就是共享平台,可以融合多种身份识别技术,来进行统一的身份识别。然后是“一标准”,实现身份认证。
“智慧眼”能为身份认证平台提供什么?我们可以提供人脸,指纹等识别技术解决方案,建立了最大的生物识别研发基地,具有领先的国际化生物识别研发队伍。人脸识别已在14个全市范围应用。下一步,我们可以建立全国生物识别交换平台,把数据全部集合到一起。比如建立生物识别特征库,为全国社保提供身份认证服务。目前,已经有2000多万人正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案例分析
长沙市的社会保障一卡通业务:2014年12月15日发卡,规定领卡同时采取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步是建立生物识别平台,为养老,保险等提供身份认证的服务。养老主要是实名制住院,在各个社区部署了人脸识别一体机,包括摄像头,手持式认证终端,防止社保基金被套取的情况,强化医疗服务的监管。
目前,长沙市多个社区中都部署了自助式的服务一体机,今年内会部署1000台自助一体机终端,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身份识别认证,保证是本人进行办理。
我们的使命是推动身份认证革命,便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推动信息惠民工程的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