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D. RASMUSSEN木工房 丹麦木工手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木工房,现代设计
  • 发布时间:2015-05-26 12:41

  在丹麦哥本哈根市的主要商业街诺雷布罗(N.rrebrogade)街上,伫立着一幢绿树环绕的四层建筑,从建筑的风格与斑驳的墙面可窥见历史的沧桑。这幢建筑是丹麦极具声誉的Rud. Rasmussen木工房所在地,始建于1875年,已伴随这家木工房走过了近一个半世纪。在1980年代的哥本哈根旧城改造计划中,该建筑曾被当地政府列入拆迁名单,经过多次协商与争取后,政府方才让步,将创建手工艺中心的计划与对历史老建筑的保护结合起来,赋予这座建筑展示Rud. Rasmussen品牌木制家具产品及其制作工艺的新使命。2008年,丹麦文化部将Rud. Rasmussen及其建筑共同列为国家工业纪念碑。这意味着这家百年老店仍能一如继往地在闹中取静的诺雷布罗街上经营,展示丹麦传统木工手艺与现代家具设计彼此交融的历史,并呈现出历久弥新的味道。

  Rud. Rasmussen木工房的创始人鲁道夫·拉斯穆森(Rudolph Rasmussen)从1857年开始在丹麦奥尔胡斯市一个橱柜工匠处当学徒,1869年开始在哥本哈根市做起橱柜订制生意,1874年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建立起自己的作坊并开始接受订单。在1875年的一场大火中,作坊被烧毁,他又凭借保险金在市中心充满活力的诺雷布罗街区建立了新工厂,便是上文提及的四层建筑。工厂在地下室安置锅炉,一层放有几台蒸汽机,上面几层楼则是手工艺人的木工车间,鲁道夫将新工厂正式命名为“Rud. Rasmussen橡木工厂”。“工厂”一词有意聚焦在蒸汽机和批量化操作上,因为当时机械设备的发展已经使家具制造业发生很大变化,精确切割木料和统一尺寸成为可能,但对家具品质的坚持使该工厂仍倚重手工制作,并很快树立起了精细化橡木家具制作的声誉,订单随之不断增加。20世纪初哥本哈根市政厅竣工时,地方当局成为Rud. Rasmussen橡木工厂最大的客户。由于大部分家具订制项目是为特定建筑设计的,鲁道夫设计家具时,曾受当时知名建筑师维赫兰姆·达勒拉普(Vilhlem Dahlerup)和西奥博尔德·宾德波尔(Thovald Bindesb.ll)等人的协助。

  鲁道夫·拉斯穆森去世后,橡木工厂由儿子小鲁道夫和维克多接管。1911年,他们实现了父亲扩大工厂规模的夙愿,并从1920年代开始与丹麦知名家具设计师凯尔·柯林特(Kaare Klint)和穆根斯·库奇(Mogens Koch)等人合作。1930年,企业更名为Rud. Rasmussen木工房(Rud. RasmussenSnedkerier),期望更好地体现丹麦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凯尔·柯林特的“福堡椅”

  Rud. Rasmussen木工房与凯尔·柯林特的合作始于1914 年柯林特设计的“ 福堡椅”(Faaborg Chair)。这位后来被誉为“丹麦现代家具设计之父”的年轻人当时还是崭露头角的建筑师,他在建筑师卡尔·彼得森(Carl Peterson)的事务所工作,为后者的新作福堡博物馆(Faaborg Museum)设计配套的椅子。柯林特善于从丹麦古典家具设计中汲取灵感,并且在不影响家具质量与设计的前提下对古典家具加以简化,以寻求延续与创新。经过柯林特对历史样式的观察和对新模型的试验与调整,福堡椅呈现出轻盈的形态,椅子前脚垂直于地面,后脚则微微向外翻出一个弧度,与椅背扶手形成呼应。椅子骨架采用欧洲橡木制作,专门挑选那些自然弯曲生长的树干为木料以保证骨架的结实。由于橡树根部与树干表面易长树瘤使木料形成不规则花纹,因此,需要木匠具备精湛的制作技艺,选择恰当硬度与花纹的木料来制作特定的家具部件。椅座与椅背采用疏朗的法式藤条编织,减轻椅子重量并产生通透感,确保透过椅座能够窥见博物馆独特的马赛克地面。这款座椅一经面世便获得了广泛认可,成为福堡博物馆整体建筑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1914年至1923年间产生了大量变体设计,并扩展到使用桃花芯木、欧洲樱桃木、胡桃木等材质。

  福堡博物馆馆长格特鲁德· 维德伯格- 汉森(Gertrud Hvidberg-Hansen)曾如此评价福堡椅:“舒展而简洁的线条是它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当你坐上椅子时却有种被包围其中的感觉,它创造了一个亲近而私密的区域。”克林特重视高品质的原材料和精湛的木工工艺,从1926年开始,他便与Rud. Rasmussen木工房形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为其设计家具,还在1944年为其设计了商标。丹麦的现代家具设计在192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这个国家本身并没有经历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丹麦的传统手工艺并没受太大冲击。柯林特的设计既受益于传统工艺的维系,也出自于功能主义的现代原则。建筑师卡尔·彼得森当时便对柯林特作出了预见性的评价:“我将柯林特视为最棒的家具设计师,几年之后,他将成为丹麦家具设计领域最具贡献者。”

  从福堡椅开始,柯林特通过个人的设计革新与设计教育促进了丹麦家具设计从新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变。柯林特1924年组建了丹麦皇家美术学院的家具设计系,担任系主任并长期任教,他通过建筑与家具设计原则的实用研究来取代之前聚焦于历史-风格分析的学院教育,强调在分析对象形态之前,先深入分析其功能与用途,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改良设计。他培养并影响了一批丹麦建筑大师和设计大师,包括汉斯·温格纳(Hans Wenger)、穆根斯·库奇(Mogens koch)、阿纳·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布吉·穆根森(Borge Mogensen)等,对丹麦家具设计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Rud.Rasmussen木工房除了生产多代福堡椅之外,还生产了柯林特设计的多款经典家具,其中就包括旅行椅(Safari Chair)。这把低背休闲椅设计于1933年,灵感来源于英国军官野外执勤时使用的便捷式露营椅。椅架由丹麦梣木制成,扶手由马鞍皮制成,圆锥形椅腿上的洞孔与椅枨嵌套形成支撑结构,所有配件都经过打磨和油面处理,并且无需任何工具就可以组装、拆卸和更换。

  1927年至1932年间,柯林特还设计了一系列被称作“红椅”(Red Chair)的椅子,使用他本人最喜爱的红色尼日利亚山羊皮修饰椅背与椅座。椅子最初为丹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的大讲堂设计,座位宽度确保椅子一排排陈列时能给入座者彼此间提供舒适的空间。后来,柯林特为丹麦首相索瓦尔德·斯陶宁的办公室设计了扶手版,并为首相本人设计了加大版。

  螺旋桨凳(Propeller Stool)最早出自柯林特1930年发起的理论研究与学校练习,因凳腿采用螺旋桨造型而得名。凳腿支开时具有弧线美感,叠合时则形成完整的圆木棍,一扫以往折叠凳的简单乏味。这款凳子在柯林特生前并未投产,直到1962年Rud. Rasmussen木工房才正式将其开发为产品。

  穆根斯·库奇的书柜

  柯林特的学生穆根斯·库奇(Mogens Koch)是与Rud. Rasmussen木工房合作的另一位重要设计师。他继承了柯林特的设计理念,对丹麦传统家具与功能主义原则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尽管库奇并不高产,但他的每一件原创作品在设计史上都举足轻重。库奇经常为了解决具体实际的问题而做设计,比如著名的MK书柜,便是他1928年为自己的住所设计的,后来为许多小空间家庭提供了书架和橱柜的灵活组合。边长76cm的正方形书柜模块分为6个单元格,单元格的宽与高可根据书柜的翻转方向灵活转换,使大开本与小开本的图书均能在书柜组合中找到合适的位置。Rud. Rasmussen木工房以严格的制作工序来保障这款书柜的品质,工匠手工切割出各个部件,采用传统榫卯结构使木板无缝拼合,保证薄木板柜体具有高强度和稳定性。

  库奇1932年设计的折叠椅(Folding Chair)是研究折叠家具的重要作品。椅架采用油饰面榉木或桃花心木,椅座和椅背提供帆布或皮料两种材质选择。与大部分折叠椅采用坐姿前后方向的“中国式折叠”不同,库奇研究的是坐姿左右方向的“欧洲式折叠”,通过添加一个小构件——固定在四条椅腿上的铜环,使折叠过程变得流畅。库奇设计的系列折叠家具还包括折叠凳(Folding Stool)、可放置六把折叠椅的折叠架(Folding Rack)以及折叠桌(Folding Table)。1960年代设计的折叠桌是张简单实用的咖啡桌,有两档高度可供调节。

  1941年,库奇为了设计翼形高背椅(Wing Chair)专门与面料设计师丽斯·阿尔曼(Lis Ahlmann)一起开发了一种特殊布料Cotil 863。他们在椅子外侧与背部使用纯靛蓝染布料,椅子内表面与座垫则使用格子纹的靛蓝染原色纱,并采用棉毛面料的滚边装饰。椅子骨架使用桃花心木,椅面材质也可以根据顾客需要采用皮革或其它面料。除了柯林特和库奇,Rud. Rasmussen木工房还与多位丹麦家具设计师合作生产家具,包括奥尔·温谢尔(Ole Wanscher)、保罗·克耶霍尔姆(Paul Kj.rholm)、本特·彼特森(Bent Peterson)等,他们的作品也成为了木工房持续生产制作几十年的经典款家具。

  1950年代,Rud. Rasmussen木工房的第三代管理者为适应快速增长的订单,减少了小型、单件式的试验项目,将焦点转向大批量家具生产——十几年间生产了五千把柯林特设计的旅行椅和几千件库奇设计的书柜。在这个过程中,木工房一直将雇员稳定在50人左右,在扩大机械化范围以提高效率的同时,继续保持对传统手工艺的坚持。在随后的几十年,一直到1979年代末第四代管理者乔根·鲁道·拉斯穆森(J.rgen Rud. Rasmussen)接管企业,仍专注于生产大师手笔的经典家具,并严格遵守家族对于材料与质量的标准。

  时至今日,18把福堡椅作为福堡博物馆的馆藏永久陈列在展厅之中,参观者可随意搬动一张福堡椅,坐到希望观赏的画作前。这款20世纪初诞生的椅子与1950年代迈向国际的丹麦现代设计现象形成了密切的联系。Rud. Rasmussen木工房老建筑中的家具陈列室也早已对公众开放,人们经过预约还有机会领略家具制作的选料、烘干处理、加工、拼接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木工房生产的经典家具体现了丹麦的手作精神,沉淀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交融的活态记忆。

  文>张馥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