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彩瓷器的价格上涨很快,收藏界对其中的贡品瓷、外销瓷趋之若鹜,掀起连番拍卖热潮,但是,对在行内被称为“饭货”的民间彩瓷,尤其是一些小件器物,却往往为收藏家所忽视。其实,在这类广彩小器中亦有不少精品,它们纹饰精美,胎质细腻,可谓身娇肉贵,其工艺水平与艺术之美已远超民间用瓷,达到了艺术品的境界,蕴藏着很大的投资升值空间。
玩广彩从鉴赏彩釉开始
初涉广彩收藏的爱好者,需从认识我国历代彩釉瓷器开始,具备一定鉴藏知识,才好在文玩市场淘宝而不至于被赝品所迷惑。釉,是施用在陶瓷器表面的装饰材料,按工艺可分为透明釉、有色釉、无色釉、乳浊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结晶釉、窑变釉等品种。彩釉是因为在釉料中加入了某种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经过焙烧之后,这些氧化物就会呈现出某种色泽。根据着色剂和烧制工艺的差异,釉色自然不同,如加入铁为着色剂可烧成青釉、黄釉和黑釉,加入铜为着色剂可烧成红釉,加入钴为着色剂可烧成蓝釉等等。
广彩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顾名思义,就是在各种白胎瓷器的釉上绘上金色花纹图案,仿佛锦缎上绣以色彩绚丽高雅华贵的万缕金丝,然后用低温焙烧而成。广彩始于清代雍正朝,兴于乾隆时期,至嘉庆时成为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广彩的主要色彩有红、黄、绿、紫、藕荷(雪青)等色,设色浅淡,制作精细,颇能迎合西方人之所好,如仕女人物肖像、西洋花卉、山水景致等,还有西方国家定烧的徽记、商标、文字等图案,设色洋雅,画笔细柔,具有油画的写实风格。广彩瓷多对西方销售,在海外享有很高声誉。
哪些广彩小器值得收藏?
一般广彩瓷器造型多为瓶、罐、盘、碗、汤罐等大中型器物,而体制纤巧的广彩小器物则主要集中在闺房与文房用品,以及一些特殊的小玩意,如清中后期的脂粉小盒、香皂盒、鼻烟壶、装鸦片烟膏的小罐等等广彩小器物等。
“彩笔为针,丹青作线,纵横交织针针见,何须锦缎绣春图,春花飞上银瓷面。”广彩的特色可用一段古诗词形象地概括,即使器物再玲珑小巧,方寸之间的精致之美仍令人心醉。如图1就是一件清代中期的鸦片烟膏鼓形小罐,它高3厘米,口径为3.2厘米,使人惊叹的是,在其拇指般大小的画面上,广彩艺人绘画了三只彩蝶,它们穿行于两丛数朵牡丹之间,形态各不相同,色彩斑斓夺目,连蝶翼上的点金在内竟施有近十种彩釉,把玩于掌中只觉其精巧可人,令人顿生呵护叹赏之心。
像这类广彩小器物往往流散在岭南民间,至今我们在产地广州及周边地区仍可寻觅到其中一些品类,收藏难度比一般广彩瓷器小,而淘到工艺精品的几率也更高。鉴别注意“蛤蜊光”“洋元素”首先,观察“蛤蜊光”。
据瓷器鉴别专家介绍,含铅的釉上彩瓷,低温铅釉瓷,受外界物理、化学物质的侵蚀,会在瓷器表面产生一种彩色膜状物。随着瓷器“年龄”的增加,这种彩色膜状物会慢慢地增厚,达到一定厚度时,就会产生类似蛤蜊壳里面那种闪烁的彩光,故人们称为“蛤蜊光”。真的“蛤蜊光”紧紧围绕在彩的周围,为细小、均匀的光圈,彩浓厚的地方“蛤蜊光”比较明显,彩薄的地方“蛤蜊光”比较淡;假的“蛤蜊光圈”比较粗大,呈片状,不自然,深厚彩四周的光圈和淡彩四周的光圈一样明显,没有真的那么自然。
其次,留意“洋元素”。由于广彩瓷器的产生,是从中西贸易的外销瓷中,逐步适应国外市场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所以既有我国传统彩绘艺术的风格,又吸收了欧美的艺术精华,如在绘画风格上比我国传统瓷器更层次立体、绚丽多彩,构图也更丰满、繁而不乱,呈现出热烈活泼的感觉。
总之,这类广彩小器物较少见于博物馆,载于彩瓷书籍和图谱也相对其他广彩器物较少。但是,作为广东收藏爱好者不要忽视广州是广彩古瓷的产地,不要忽视广彩瓷流散本地流散岭南为多的优势,更不要忽视这些流散广彩瓷的小件小器,闲时到文玩市场练眼拣漏,既乐趣无穷,也是收藏投资的好选择。
文/谢恩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