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度夏提防心脏“泥石流”

  住在山区的人最怕下雨,大雨过后,泥石流、塌方往往会跟着凑热闹,道路一旦堵死,就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其实,心脏健康状况也是同样的道理。冠状动脉就像公路,各种“养料”通过它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心脏,只有路途通畅,心脏才得以滋养。如果道路淤塞,断了供给,必然祸及心脏。夏季是心脏病高发期,老人尤其要注意抵御心脏的“泥石流”!

  心脏“泥石流”怎样形成?

  心肌梗死就像是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泥石流。泥石流的发生跟道路(血管内径)上有没有障碍无关,而是跟山壁(动脉粥样斑块)有关。当山壁塌陷(产生血块)、道路中断时(血管完全堵塞),中风、心脏病就发生了。泥石流一旦发生便非常凶险。如果做好一些预防工作,及时发现一些预警信号,就能成功阻止灾难的发生。

  怎样预防心脏“泥石流”?

  1.做好“水土”维护工作

  血管壁是否良好,跟年龄、遗传、血压、血糖、胆固醇、运动、抽烟、体重有关,这些危险程度越高,遇到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容易出现泥石流,发生中风、心脏病。

  2.躲开台风天

  心脏“泥石流”最常发生在台风天,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算出自己的危险分数很高,就应避免“刮台风”,危及心脏健康的台风天就是生气、太疲累、熬夜、压力大、变天、感染或发炎,这些都会让发病的危险性增高。因此,遇到台风时赶紧撤离。比如有压力时赶紧退一步;遇到生气的事,不要乱发脾气;做好口腔卫生,防止细菌进入血液等。否则,就会出现中风、心脏病发作的惨剧。

  3.重视预警信号

  一般情况下,听到山洪轰轰声,瞬间泥石流就涌向公路、村庄。周围住的人们根本来不及躲避。血栓产生也如此,血管壁斑块很可能在极短时间出现“山崩”,速度很快,几分钟就心肌梗死或停止心跳,防不胜防。但也有些人血栓产生较慢,心梗前会出现一些征兆。

  血栓产生速度较慢的人,有时候连续1天—2天,甚至持续一两个星期身体感觉不适,例如原本可快走20分钟,现在突然走几百米路就胸闷,胸口有压迫感,不停地冒冷汗。简单说,运动的耐受度突然变差了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应赶紧就医。

  4.养成运动的习惯

  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很重要,血管不容易堵,预警信号也比较明显。如果从不运动,通常血栓很严重时才会出现症状,这时就难预先防范了。平时多做散步、快走、骑自行车等耗氧量高且能活动下肢的运动,对心脏有极大的好处。

  5.冷热都要防心梗

  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复发有很大影响。《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高温、低温与心梗风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有77%的心梗患者、54%的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新研究以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全国心肌缺血项目数据库相关数据为依据,涉及英国11个城市的2.4万名患者。这些患者中65%为男性,且69岁以上的老人居多。研究人员依据英国空气数据中心的数据,分析了每小时气温及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等,结果发现,以20摄氏度为基准,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梗发病率就会升高1.9%。反过来,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心梗风险就增加2%。75—84岁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响。

  所以,患者在炎热的夏季不仅要当心高温天气引发疾病,在温度较低的空调环境中,患者也要防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尤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防晒,或是保暖,做好预防措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