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枝花:舒乙、孙郁谈老舍人与事

  嘉宾简介:

  舒乙(著名作家、老舍之子)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题图书:

  《作家老舍》/中国青年出版社

  如果一座城市曾经的辉煌、繁华甚至苦难与萧条可以在作家的笔下重现,那么毫无疑问,老舍之于北京,相当于张爱玲之于上海、昆德拉之于布拉格,或者狄更斯之于伦敦。茶馆、祥子,月牙儿,先生笔下各色虚构的人物构成了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北京,一个饱经风霜仍优雅、闲适、沉稳的北京。

  一湖之间,大师远去,他年老羸弱,却有着文人的硬骨头,这骨头,撑起了中国人的脊梁和文脉,亦成了那个特殊时代的注脚。城墙还在,但已被扒开了许多豁口;花儿照开,少了疏影横斜的暗香浮动。本次凤凰网读书会请到老舍先生之子、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和人民大学文学院长孙郁教授,就让我们跟最了解老舍先生的人一起,聊聊这位最不该被遗忘的文学大师。

  孙郁:老舍先生留下的财富是不可复制的。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先生是有独创性的。我们中国读书人写文章都是有腔调的:士大夫腔、翻译腔,各种各样的腔。老舍先生既没有旧式文人的腔,也没有新文人的腔。他是北京的百姓,在胡同里面生长出一种智慧的语言,这个不得了。历朝历代的文人写文章,都继承了士大夫文化的传统,老舍先生没有。老舍先生能写那样的文化,也能写古文。所以他创改造了北京的语言,把那些不文雅的东西剔除掉了,留下了北京语言最美的部分。

  文老舍先生有一个大的悲悯情怀。所有的苦难、所有的不幸他都挂在心里,这点跟托尔斯泰特别像。这种人现在很难见到了。老舍先生是满族人,他知道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他不仅仅尊重汉族文明,也关注回民。30年代是讲阶级斗争阶级文化的时候,但老舍先生那种超越阶级的语言使他发现了底层民众的问题。他在多个领域中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但是现在很多作家把这些东西丢掉了。我们现在的民族主义、大中华主义都是很可怕的东西。老舍先生这种大爱,是我们这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之一。对于谈论老舍,我觉得话题特别多,特别想听舒乙先生讲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那样可爱的、可敬的、让我们不断感念的精神的存在,确确实实会给当下的年轻人带来很多的启发。

  我自己读老舍先生的书,觉得特别可爱。老舍先生对花鸟草虫的爱好,他对底层、他对艺人的关爱等等,他从相声、武术里找到了我们民族文化最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帝王文化和士大夫文化里面是没有的。中国文化当中百姓最闪光的东西被他打捞出来,延续下来。这个是我们当下读书人应该关注的。我们读书人很多都被污染了,包括我自己。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茶馆》里写形形色色的人生,他就像上帝一样俯瞰着芸芸众生。那种爱,那种悲悯,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怀,怎么能够让人们记住?说他是人民艺术家,我觉得他当之无愧。

  舒乙:老舍先生的爸爸是一个烈士,后来我在故宫找到了一个庚子年间的抚恤名单,这个名单公布了十六个战死在天安门广场巷战中的人。其中第九名是永寿,被正式地记录下来。烈士的家人是有抚恤金的,但抚恤金少得可怜。如果人活着,当兵一个月有三两银子,一个季度有一石老米,这个叫做“钱粮”。士兵牺牲以后,银子减半,由三两变成了一两半,这个时候除了老舍先生以外,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俩姐姐,这俩姐姐都还没有出阁。老舍先生的妈妈要负担小儿子,哥哥,俩姐姐,这点钱就不够了。清朝末年钱粮不能按期发了,发下来的也成色不足,于是老舍先生一家不到半年就沦为穷人。

  老舍先生的妈妈是位很要强的妇女,她给别人洗衣服,洗臭得要命的、硬得不得了的店员的布袜子,脏衣服,常常被这些东西熏得吃不下饭。她的手非常粗糙,老舍先生写文章说,“要是用她的手背来给我挠挠背上的痒倒是挺好的,但他说不敢这样要求。”因为没有奶水,所以他常常讲“我是靠我妈妈用糕干把我养大的”。什么叫糕干呢?北京到天津之间有一个杨村,杨村有杨村糕干,实际上就是用面做的一种类似压缩饼干的东西,用点热水,和一和就成糨子,就喂他那个。老舍先生很幽默,他说因为自己是吃那个长大的,所以长大了以后一脑子的糨子。

  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身体非常弱,弱到什么情况呢?他们的邻居后来反映说,这个小孩到了三岁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一天到晚一个人偎在炕上,给他一个小棉花球或者一个小面团,一个人能玩半天。后来好不容易到四五岁才勉强能走路能说话,但是没有玩具。他说他仅有的玩具是在南房一个破屋子里头找的几个泥饽饽的小模子和两副涂了红颜色的羊拐。还有就是门外头大槐树上的吊死鬼,那是不要钱的玩具。他的妈妈除了洗衣服以外,还当佣人当女工,到学校帮着女老师打饭洗衣服做活计,这样还把孩子养大。

  后来当然哥哥也走了,姐姐也出嫁了就剩他一个人跟着寡母,两个人相依为命。他一辈子都非常尊重他的妈妈。他说自己的性格跟妈妈特别像,妈妈是一个特别利索的人,性格直率,为人热情,需要帮助别人的时刻总是跑在最前面。他还说自己有过几十位老师,但启蒙老师是一个不识字的妈妈,她给了他的生命的教育。爸爸的小盒子埋在现在的海淀区明光村,妈妈经常背着小儿子,出西街门,走很远的路去给爸爸上坟。冬天的时候会在路上买几个热栗子给他抱在手里头取暖。到了之后把他放在一边,妈妈就开始抱着坟头哭。天上有几个乌鸦,非常悲惨地叫,天慢慢黑了,这时候妈妈有点害怕,背起他来就往回走,要走很长的时间。月牙儿出来了,他就看着月牙儿跟着他们走。所以他后来对这个月牙儿的印象很深,写过一篇非常棒的中篇小说,叫《月牙儿》。小说里的象征意象,就来自他小时候的印象。《月牙儿》里头的那个“妈妈”的原型是他自己的妈妈。

  他经常讲自己小时候又穷又孤单,所以他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大家都知道他那些有名的小说、戏剧,绝大部分是悲剧。这跟他的出身有关系。我从事文学研究以后,第一个作品就是研究老舍的童年。想了解一个作家,必须知道他的童年,童年可能给他一辈子的印记,这对了解这个作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舒乙:我来补充一件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没有得诺奖之前写过法译本《四世同堂》的序,他在序里说他最喜欢中国作家是老舍。《四世同堂》让他想起了沦陷的巴黎,念起来特别亲切。勒克莱齐奥在诺贝尔奖授予仪式的发言里说他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叫老舍,是一位中国人。他说老舍的价值在于为没有话语权的绝大部分中国穷人说了话。确实是这样,旧中国97%的人是文盲,而且特别穷,于是就要闹革命。勒克莱齐奥说中国穷人的代言人是老舍,他让人们了解了中国人民,了解了中国的悲惨,了解了中国为什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都喜欢讲“鲁、郭、茅、巴、老、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认为他们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几个集大成者。当然鲁迅是没得说,孙先生是研究鲁迅的,鲁迅的评价严格地说改革开放以后没有升也没有降,更加符合他原来本身的面貌,还是有很多人研究他。郭、茅、巴、老、曹地位变化很大,有的人下降得很厉害。上升最猛烈的是老舍,现在老舍的读者大概跟鲁迅的一样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