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年轻的你、你、你

  ——《树,不在了》

  《树,不在了》

  作者:陈文茜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2015-3

  陈文茜

  台湾地区知名媒体人、社会评论家,被李敖称为“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1998年,陈文茜被《亚洲周刊》英文版评选为全亚洲25位“创造趋势人物”之一。退出政坛后从事主持和写作,并依旧延续她自信敢言、鲜明犀利的风格。除了在港台地区主持《解码陈文茜》《文茜的世界财经周报》等多档热播节目外,她同时也是中央电视台4套《海峡两岸》节目的特约嘉宾主持,在大陆和港澳台地区都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改变我的,永远都是像他们这样的陌生人,在我人生各式各样的猫桌上。”加拿大作家翁达杰在小说《猫桌》里这样写道。

  从2012年出版的《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到今天的《树,不在了》,陈文茜就像猫桌上的人,透过小故事解析大政治,意图告诉我们世界在变,她在变,我们年轻人也该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要展开良性循环。她没有敷衍地应和狄更斯笔下的好坏时代论,而是用最简单的文字,最清楚的实例告诉我们:这是个坏时代,坦然面对吧。这是她告诫台湾青年的语言,也似说给我们听。

  世界变了,向好或者向坏,人们各执一词。悲观主义者觉得这世界沦陷了,投机主义者却觉得掏金挖宝的时刻到了。年轻的我们一片迷茫。正如陈文茜在本书的自序《于是,他们不再信任》里所说,“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工作难寻”和“通货膨胀”让我们面对世界而无力,空学一身本领而乏术。我们心里渐渐堆积起了信任缺失的尘埃,从而转化成了难言的愤怒。那愤怒在燃烧,烧掉了你、你、你,也将焚毁整个世界。

  陈文茜变了,变好或者变坏,人们各执一词。人近甲子的她,明显地像磨钝了角的钻石,收敛起年轻以及盛年时的霸气。她不再是李敖口中“以骂声治人于死地而后快的恶毒女人”。她收起了骂声,提笔写下了本书的开篇《给十八岁以下的你》:“十八岁的你是健康的,而世界的经济是生病的;十八岁的你是青春的,而台湾的政治是衰老的。”

  这本写给年轻人的书仿佛是在平静地述说一个悲苦的噩梦,也好像在淡然地传递一支希望的火把。我们无从知晓世界的真相,我们所看到的永远是自己眼前一隅,不能平展更无法纵伸。可陈文茜的视野是国际化的,是独到的,是清冽的,是温暖的,是让我们泪流满面的。她借用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话告诉我们:“不用怀恨在心,低薪不你的错……”如果说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仍然有一个角落的繁华,那么现在大树已经不在了,“我们终究不能逃避面对当代体制失灵的危机”。

  年轻人,要如何改变才得以在这个“以愤怒为名”的时代里安身立命?

  首先,放下怨恨,别再对现状不满。陈文茜说所谓的时代变化就是在重复历史,战争、通胀和失业都与过去一样,甚至连我们父母的爱都与过去一样。她在《爱一个孩子,有错吗?》里写道:“爱”变成“理智”的敌人,于是“逃避”的不只下一代,还包括“逃避的上一代”;在《旧政治,后会有期》里提出,不能因为经济的衰退,让那些代表“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族群政治”的旧政治再回头,那将为世界引来杀身之祸。

  其次,每个年轻人都要管理修正自己的行为。“过去时代对不起你们,未来端视你们自己的毅力,别对不起自己”。开设“薰衣草森林”民宿的慧君;远渡重洋奔赴澳洲做“台劳”的彦子;奔波于台北钢筋水泥丛林间的宛如,陈文茜用这些沾满青春汗水的例子告诉我们,“最贫穷的事,莫过于怠慢错过了幸福”。世界是打开的,困难对于所有的年轻人都一样,别萎缩于自己的角落,走出去,走过山走过海,走出一片天地。

  最后,人生是一场孤独的长征,我们注定要“向前行”。第50届金马奖最佳配乐奖恰巧是台湾90年代流行歌曲《向前行》,音乐人林强领奖时说:请给社会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从“占领华尔街”到“阿拉伯之春”;“从乌克兰革命”到“太阳花革命”;从“ISIS肆虐横行”到“国际石油大战”,历史每天都在刷新它的扉页。请“理智的叛逆”,是陈文茜最发自肺腑的声音。年轻的你们,听见了吗?

  夏丽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