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风险管理

  • 来源:互联网经济
  • 关键字:互联网技术,大数据,风险管理
  • 发布时间:2015-07-15 08:44

  随着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以互联网为渠道和产品入口的新型金融体验方式的确立,互联网技术正在冲破金融领域的种种壁垒,改写金融业竞争的格局。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率先出现并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还是目前金融大数据风险管理的实践探索,美国的金融发展始终走在世界的前沿。因此,跟踪美国金融发展的前沿动态,对于我们认识当下中国的金融问题和把握中国金融的发展方向,探索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都是大有裨益的。

  他山之石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备受各方关注与热议。然而,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自被提出之日起,便引发了诸多争议与质疑。从一般意义上说,在厘清歧义的基础上形成清晰、统一的定义是对任何问题展开研究的前提。然而,对监管当局和金融业界而言,面对飞速发展且不断演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定位准确、应对迅速似乎比理论切磋、达成共识更重要。因此,我们大可暂时搁置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之争,用更为宏大的视野对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产业的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基本的研究,国别比较是一个不错的视角。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金融体系最为发达和完善的美国究竟有无互联网金融?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美国无互联网金融之名却行互联网金融之实。

  如今无论是用谷歌还是百度检索“Internet Finance”,看到的几乎是清一色关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介绍和讨论,鲜有关于美国的检索结果。然而,如果我们详细考察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便会发现,美国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便开始研究网络经济学,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便开始关注电子金融(Electronic Finance)和在线银行(Online Banking)对传统金融的影响,2000年初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框架便已基本成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美国又率先开始探索大数据技术在早已高度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金融体系中的应用。因此,考察互联网金融在美国的发展,其重大意义不言自明。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影响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自由化的浪潮高涨。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大大加速了美国的金融脱媒,进而导致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和以货币市场基金为代表的新兴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金融创新日益活跃。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使得美国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机构的投资组合越来越依赖量化投资工具,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也愈发复杂,对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金融业与新兴的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和迅速发展埋下了伏笔。

  1992年,美国第一家互联网经纪商E-Trade成立;1995年,美国也是全球第一家互联网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成立;同年,第一家网络保险电子商务公司INSWEB成立;1998年,著名电子商务公司EBAY成立了第一只与电子支付对接的货币市场基金。到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经形成了分工明确、体系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链条。2000年高科技股票泡沫破灭后,互联网热潮逐渐退去,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进入了调整期。传统金融机构在这一时期纷纷加大了网络化升级和改造。在2007年次贷危机前后,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以“人人贷”和众筹融资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融资模式开始出现并迅速扩展至全球。

  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改进,为商业银行开展各种复杂的金融创新活动提供了技术保障。信贷资产的多级衍生以及种类繁多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与此同时,美国金融部门的发展也逐渐脱离实体经济部门,经济虚拟化倾向日益明显。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证券交易方式。2006年以来,主要依赖计算机编程和高速光纤网络的高频交易成为华尔街投行和部分美国机构投资者获取超额投机利润的工具。为了获得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的交易优势,这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投资者不惜重金租用与证券交易所主机的物理距离更短、也更加昂贵的专用光纤网络,甚至斥巨资购入退役的军用微波信号发射塔等专业网络通讯设备。

  当金融交易演变为比拼网络优势和计算机建模方法时,美国各界开始反思,互联网技术和各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究竟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产生了何种影响?如何对诸如高频交易在内的网络交易模式进行监管,从而更好地维护交易公平以及金融体系的稳定,成为摆在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互联网金融引领的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对美国金融体系所产生的影响还远不止如此。众所周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以信息爆炸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在金融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引领美国率先进入了金融“大数据时代”——全部金融交易和微观金融行为都体现为种类各异、数量庞大且飞速增长的数据,即所谓的“数据洪流”。这对于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金融机构需要数据进行风险管理、产品推广和金融创新,监管当局需要数据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美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大量的微观金融数据,而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又成为维持这一体系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

  可惜,如我们所见,这一机制并不顺畅。数据洪流产生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所谓的“数据缺口”(亦称“信息缺口”),即美国监管当局很难及时收集不断产生和更新的微观金融数据并对其展开分析。传统的金融统计体系和分析方法在大数据时代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失效了,由此使得金融当局很难从整个金融系统的角度实施审慎监管。对监管部门而言尚且如此,金融机构对微观市场信息的掌握就更加不充分了。

  “数据缺口”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破坏了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根基,在特定条件下会诱发由个体理性所导致的集体非理性行为,并使得监管当局无法及时、有效介入。这就是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诱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据事后调查,该公司在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着数千家子公司,但其所从事的极其复杂的衍生金融交易却大都不为市场以及监管当局所知。其倒闭所引发的对“交易对手”风险的忌惮,诱发了市场恐慌并最终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美国大数据监管的实践探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美国全面反思了危机的教训,并在推动宏观审慎监管改革过程中,强调了微观金融数据的重要性。2010年美国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授权美国财政部组建金融研究办公室(Office of Financial Research),专司微观金融数据收集和数据统计标准的制定,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金融分析,从而为美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提供智力支持。在金融研究办公室的大力推动下,美国开始尝试利用大数据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如何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而建立微观金融数据基础设施(Data Infrastructure)被列为首要任务。

  2010年11月,美国金融研究办公室提出了建立金融市场法人实体识别码(Legal Entity Identifier, LEI)系统的设想:为金融市场交易的法人实体分配数字化身份识别码,并制定标准化的数据报送与分享准则。该系统旨在涵盖全部金融法人实体,从而使跨部门的风险管理在技术上变得可行。在美国的推动下,全球LEI发码总量截至2015年2月已逾30万个。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在相关领域的金融监管中推广LEI编码的应用。

  2013年11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费城分行提出了构建金融工具编码数据库的可行性和步骤;同年12月,美国金融研究办公室提出了构建“住房抵押贷款识别码”(Mortgage Loan Identifier)系统这一方案。

  众所周知,条形码等标准化编码技术早已被成功地运用在物流管理和企业质量监控等众多领域。如果能够建立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编码系统,那么就能够在金融市场中描绘出一幅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联系的网络;同理,也能够在极其复杂的衍生金融链条中,追踪衍生金融产品的原生资产,从而实现对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乃至跨国监控和动态管理,并极大地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如果说机构与产品识别系统只是将金融信息数据化,从而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前提,那么美国对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运用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数据可视化分析(Visual Analytics)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便是一个典型代表。可视化分析是一门通过具有交互功能的视频界面实现分析推理的科学。其强调人类认知能力和计算机软件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相结合,并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可视化分析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从类别庞杂、数量巨大的微观数据中以图片的直观形式迅速、有效地获得所需的信息,并通过互动界面对数据进行分割、组合等处理,从而更好地为决策提供参考。风险地图(Risk Mapping)是该技术一个最简单的应用。美联储将上世纪20年代遭遇危机的商业银行的地理位置数据集中在一张地图上,结果便很清晰地表明1929年大萧条之前美国的银行业危机集中在中部地区,而大萧条爆发后的银行业危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一信息为我们理解当时银行业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范围、应对措施乃至对危机的反思都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数据可视化分析仅仅是大数据分析众多方法中的一种。目前,美国也在积极探索更为复杂的数据挖掘技术在宏观审慎监管领域的应用,其进展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结语

  回顾美国金融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率先出现并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还是目前金融大数据监管的实践探索,美国的金融发展始终走在世界的前沿。因此,跟踪美国金融发展的前沿动态,对于我们认识当下中国的金融问题和把握中国金融的发展方向,探索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都是大有裨益的。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建设完善、开放的金融数据基础设施,重视金融大数据以及相关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将成为金融当局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储备较为匮乏,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合理借鉴国别经验,妥善处理中国问题将是一个不变的宗旨。

  文/王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