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互联网的产业谋变之路

  • 来源:互联网经济
  • 关键字:制造业+,互联网,经济
  • 发布时间:2015-07-15 09:13

  制造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之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的价值体系为视角,探讨并借鉴其他国家生产方式变革经验,力图在全球制造业生态体系中形成竞争优势。

  制造业国家战略组合拳

  2010年以后,中国告别GDP增速两位数时代。在之前的高速增长期,由对外开放深化所激活的外向型制造经济是核心带动引擎,是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基础。作为立国之本的制造业,其未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方向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课题。

  “新常态”下中国政府迅速推出自贸区、“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组合拳。其中,“互联网+”关注互联网与制造业结合,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以期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中国制造2025》则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两大战略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发展主线的技术支撑,后者是前者的核心融合领域。因此,本文在探讨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时,将以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功能和创新带动方向作为核心视角。

  同期,各主要制造业大国如美国、法国及德国等,为了在未来继续保持并提升优势,也都出台了面向未来的制造业发展国家战略。其中,德国在2013年推出的“工业4.0”在中国引起许多讨论和思考。“工业4.0”战略指明,须通过信息网络与物理生产系统的融合来改变当前的工业生产与服务模式,使德国成为先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由于中国制造业在研发投入、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品牌形象上与德国均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制造业战略的制定也绝非简单追随。工信部部长苗圩将其精炼概括为“工业2.0的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战略规划”。因此,我们讨论制造业+互联网,也必须立足于中国制造业的特征和课题,而不应脱离实际、盲目求新。

  “金字塔”变革

  制造业作为长期以来我国的支柱产业,承担了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引领产业创新、树立国家品牌等核心战略职能。在这里,我们依据当前制造业不同领域的战略价值,简化构筑“制造业战略价值金字塔”。在未来发展中,制造业战略价值“金字塔”将发生质的变化。

  “金字塔”的底层是奠定经济基础、提供大量就业的稳定保障型制造行业,代表领域包括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原材料生产加工业等;中间层是引领经济转型、带动蛋糕做大的活力带动型制造行业,代表领域包括装备制造、自主品牌消费品等;顶端是汇聚顶尖精英、象征国家实力的国家竞争力型产业,代表领域主要集中在少数高端装备制造及军工行业。以下将在金字塔的框架下,讨论互联网如何为承担不同战略价值、面临不同发展课题的制造行业带来影响及带动。

  稳定保障型:信息化的普及

  不可否认,当前附加价值低、产能过剩问题显著的出口加工制造和原材料生产加工业在制造业中仍是主体。它们奠定了经济基础并提供大量就业。在当今内外挑战加剧的形势下,稳定保障型制造行业的衰退有可能威胁经济及社会稳定。对于稳定保障型制造行业,通过“两化融合”提升效率、保障品质,从而实现市场的扩大仍是近期工作重点,而大量代替人力的智能制造在近期并不符合发展基础。

  具体而言,当前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从生产现场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厂区管理信息化、设计研发信息化、到销售渠道信息化等各个环节均较为薄弱,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总之,稳定保障型制造行业,虽然其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重大,但由于尚处于信息化初期,距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等新兴技术趋势的智能制造尚有较大距离,故不作为此次研究重点。

  活力带动型:创新模式的激发

  作为金字塔中间层的活力带动型制造行业,肩负着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并具有未来向金字塔两端拓展渗透的巨大潜力,是当前“互联网+”的关注重点。如何利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实现“制造业的服务化”和“知识业的共创化”,是其未来发展的两大重点方向。

  制造业的服务化

  制造业的服务化实质是以物(产品)为媒介,以ICT(全称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融合)为基础设施,由企业(制造业)挖掘客户服务需求、延伸提供新兴服务的流程。制造商由传统上的单方面提供产品,到开始萌生客户价值意识,将适应客户需求的服务自发地嵌入产品之中,再到依靠ICT平台,与客户合作提供服务价值。

  日本工程机械企业小松,就是制造业服务化的典范。其核心远程车辆管理系统——小松康查士系统(KOMTRAX),既能将设备的各种“健康”信息及时反馈给用户,帮助用户防范于未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亦能实现公司对所售产品的远程监控,进一步挖掘客户需求、创造新的服务方向。

  小松在工程机械中搭载远程管理系统的尝试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即在日本展开。但彼时搭载机械较少、数据读取也不甚稳定,对于用户工作流程和小松自身服务创新都难以发挥协助作用,饱受质疑。康查士系统价值的充分发挥,得益于2004年以后在中国市场的导入。当时小松在中国的业务渠道完全依赖代理商,对市场及用户信息掌握匮乏。而通过预设搭载康查士系统,用户使用情况得以自动获取,公司得以自动获取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并进行研究分析,系统价值受到广泛认可。后来,小松公司在遭遇欠款时远程停机敦促收款,系统价值得以拓展。之后,小松又在大型采矿机械这一细分领域开发了KOMTRAX plus,除了数据搜集的精细化之外,还添加了无人驾驶功能,真正参与到客户业务运营当中。此外,小松还与GE Mining建立合资公司,融合小松的采矿机械及ICT技术和GE在电子系统、电池技术上的优势,推动下一代智能采矿机械的合作研发。

  小松康查士系统从最初在日本国内的饱受质疑、到通过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而实现服务价值的创出,正说明了广阔的中国市场对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推动作用。这对中国制造企业未来的服务化创新应是巨大激励。现在,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家电行业等也在大步推进利用ICT的服务模式创新,将为制造业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知识业的共创化

  伴随着IC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泛在与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社交网络的快速崛起,正迅速改变知识创新的组织原理。伴随着平台化进一步发展,企业的创新活动开始逐步超越企业组织自身界限而呈现出更加开放、灵活、多元的趋势,在后台充分利用多样的专业性的公司及个人网络,在前台则充分利用客户网络,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创。

  知识业共创化趋势中诞生的两大潮流是“众包” 和“客户参与”。前者是指摆脱以往封闭化、垂直化的创新生态,打造活用专业公司及个人创新能力的开放式创新生态(即图3的左半部分)。后者则是指借助ICT基础设施及智能设备,使产品制造商与客户/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成为可能(即图3的右半部分),草根力量通过社交网络得到放大,新的推广平台、销售渠道得以创生,新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也随之孕育。

  “众包”模式对于宝洁公司摆脱创新乏力危机产生了巨大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宝洁在传统优势产品风光不在的同时,创新效率显著降低,遭遇发展危机。公司开始探索开放式创新,改“研发”为“联发”,把从外部获得的新产品和创意从2000年的15%提高到2007年的50%。宝洁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包括个人、大学、研究所、供应商、零售商、制造商甚至是竞争对手,其中包括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GE、惠氏、高露洁、联合利华、惠普、迪士尼、沃尔玛等著名机构和公司。在虚拟平台构筑方面,互联网起到核心作用,中介机构包括“众包”模式先驱者InnoCentive.com, NineSigma.com等,宝洁自己的“联发网站”也于2007年上线。

  丹麦玩具巨头乐高公司的实践则融合了“众包”和“客户参与”两大潮流。一方面,围绕乐高有官方的“灵感收集平台”,和非官方的PleyWorld网站。忠实粉丝可以上传设计,通过投票评选及审核之后,将成为官方或非官方的新设计包进行出售发行。更进一步的,一些粉丝还利用三维CAD软件、桌面数控铣床等个人生产工具,小批量设计生产各类“类乐高”产品,并借助网络平台销售。这些产品通常尚未达到乐高批量生产标准或者触及乐高不愿踏足的领域。乐高公司乐于接受其存在,甚至做出非正式的安全指导。这些诞生于粉丝中的小公司,在不侵权乐高商标的同时,瞄准利基市场,填补市场空白,围绕乐高构成了一个有机生长的创新生态圈。

  在当前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众包”和“客户参与”这两大潮流充分利用小型机构及个人的创新力,必将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发展方向。作为企业,如何整合协同来自内外部资源,充分引入外部创新源以促进企业内部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绩效提高,以及如何将自有技术尤其是束之高阁的技术转移出去,加入外部创新获得共享收益,是值得关注的两大方向。

  国家竞争力型:跨领域的融合及突破

  汇聚顶尖精英、塑造国家实力的国家竞争力型行业长期集中在少数军工领域,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正是着眼于“制造业+互联网”的巨大带动力和辐射力,《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实现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提升的总体战略。重点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领域。我们相信,在国家创新资源的积极带动下,制造业基础研发和成果转化将实现突破,能达到全球顶尖水平、代表国家竞争力的制造业领域将实现拓展,“稳定保障型”和“活力带动型”制造行业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而得到激发。

  制造业发达国家也不约而同地制定了以ICT和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集聚国家级资源构筑协同创新虚拟平台,从而实现研发突破的国家战略。例如,美国于2012年在《振兴美国先进制造业》中提出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网络,近期以支撑创新研发及个人制造的基础领域“増材制造”为战略重点。而英国研究实力卓著,但创新绩效有待改进。为提升英国科研成果商业化能力,英国政府近年来创建了七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即“弹射中心”。首批七家“弹射中心”涉及细胞疗法、数字化、未来城市、高端制造、海上可再生能源、卫星应用和运输系统等领域。弹射中心作为平台,融合研究界和产业界的创新资源,并与其他的研究和技术组织、独立实验室、创新中心以及某些高校的技术转移部门共同构成更广泛的中介部门。

  我国各级政府推进“中国制造2025”,也可借鉴国外经验,构筑创新集成平台,跨越组织和领域壁垒,聚合分散的技术,招募优秀的人才,集中投入长期资金,最终使社会高效地享受到创新成果。

  创新平台中,政府主要职能在于牵头搭桥,募集各方英才。整个平台的组织结构中应保持一支精干、多才能的固定专职人员队伍,同时保持一支高效、流动的高级研究人员队伍。固定人员队伍由具有金融知识的运营型人才、具有跨专业知识的统合型人才、具有沟通协调能力的领导型人才等构成,负责平台运营、风险管理、项目评估、项目整合、项目投融资等业务。流动人员队伍则由任职于海内外各类企业的专职于技术服务和科技研发的专家构成,负责项目评估中的技术部分。平台可根据项目所跨领域,组成不同专家组作为项目评价委员会。对于委员会评估通过的项目,由平台出资进行商业化或再生化。

  总之,“新常态”之下,从中国制造业的价值体系视角出发,充分发挥系列产业政策组合拳优势,大力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使我国稳步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完美跨越。

  文/王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