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 剡溪人家
- 来源:文化月刊(上旬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崇仁,古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17 08:13
友新开小店,邀请我们去看看。刚遇周末空闲,便前往拜访。
浙东山地,悠悠的剡溪穿境而过,流淌了千年。成就了嵊州“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在这方剡越之地有一古镇曰崇仁,为浙江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此行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去探访这个古镇。
帮友忙完小店的一些事,还有空闲时间,就说起要去崇仁古镇走走,友便委托其亲戚带路前往。
崇仁,位于嵊州西面,是一座幽静的江南山乡古镇。崇仁原名杏花村,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其地为“崇仁”。
崇仁为镇,就有着穿镇而过的老街。
老街距今约有九百年的历史了,最具代表的是上街和横街。沿路南货店、药铺、酒楼、酱坊、打铁铜匠铺等传统老店一应俱全。上世纪四十年代,嵊州沦陷时,唯有崇仁没有日寇常驻,崇仁的商业借着抗战交通线大为发展,被称为“小上海”。从老街自北往南而行,看着两边的商铺,避开擦身而过的电动车,偶有新潮的年轻人从身边走过,一路走来,老街已经看不出它的沧桑,心中有些失望。只身前行,在老街的一侧,忽见有条小巷曲径蜿蜒,两边是灰墙黑瓦的台门。沿着小巷继续前行,高高的老墙夹着曲折的小巷,在小巷的尽头,有一条古老的卵石路横在前面,心想必有另一番古意可寻。
这里至今其实仍保留着庞大的古建筑群,二零零六年六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镇保持了宋代遗风,明清特色,镇内既有庙宇、祠堂、古戏台、牌坊、药铺、店房、桥梁、池塘、水井等自然乡镇的共用传统建筑,而且有大片的江南传统民居,共同构成了崇仁镇的古典特色。。
游走古镇,一直比较感兴趣的就是古镇的建筑和人文景观故事,这些在古镇的发展中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崇仁古镇的民居本应是浙东的块石砖体建筑,可这里看到的却是类似徽派建筑清淡、含蓄的风格,高大的风火山墙错落穿插,墙上外沿的马头高耸起翘,或许是先人们从婺地而来的影响吧。大的住宅一般从大门起经过轿厅、客厅、正房到内室或后房,两侧有花厅、书房、卧室及小花园等。但不论建筑规模大小,都体现出一个与其它民居建筑的明显区别,这里雕刻装饰极为繁杂,墙用白瓦青灰,显得十分淡雅。其实这里的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以门台为住,兼有宗祠。门台是江南的传统民居类型。一般建门台都是家族。崇仁历史上有很多人为官经商,这些人纷纷兴建门台,聚族而居,因而形成了这里特有的台门建筑文化。台门构成了家族生活的小小天地,保存着淳朴的民风。当家族愈来愈大的时候,分出去的兄弟就在原先台门的边上再造门台居住,这些台门之间用巷楼连接在一起,以方便行走。巷子都用卵石铺成,两边的墙很高,白色的灰墙被岁月不断侵蚀,蒙上斑斑的灰色,行走其中,仿佛时光倒流。
沿着卵石路继续前行,豁然开朗,前有一方水塘,边上用黑墨书有“后门塘”三字,有台门在水塘的北面、东面和南面。跨过北面台门的门槛,是典型的天井院落,雕梁画栋,院内住满了人家,有电视的嘈杂声和老少的对话声,堂屋里也坐着几位老者。外面介绍有英俄文的雕刻,问了老者,还为我们讲解,盛为热情。沿着后门塘的小巷曲折而行,两边斑驳的老墙透着岁月的痕迹,时有水泥的电线杆出现在视觉里面,还不时夹杂在老台门里的现代水泥高楼,显得有些突兀。
当沿着风火老墙走进玉山公祠的前天井时,才觉得不枉此行,在小巷中居然被我找对了地方。看了贴在两边的介绍,得知这些崇仁古建筑群始建于宋庆历年间,繁荣于明清,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基本保持明清风貌,以玉山公祠为中心,周围保存完整的台门达一百余座,砖石木三雕工艺精湛。
玉山公祠位于崇仁古镇中心,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面积九百平米左右,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间,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历史上,玉山公祠为越剧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袁雪芬、傅全香等越剧大家曾在这里的戏台登台演出。一九九七年玉山公祠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古戏台帷幕尚在,门窗棂格及梁架构件都有精美雕刻,栩栩如生。两边的厢房是女客看戏之所,中天井宽敞,后厅并未复原,用杂物挡了去路。整个玉山公祠只我一人,所以不能问出宗祠建筑的特点,也不能详解崇仁古建筑群的构造几何,只好拍照留存,算是到此一游。回眼看着寂寥的玉山公祠,遥想当年开戏时的热闹,恍若隔世。
宗祠外一般都设有旗杆,旗杆早已寻不到了,只有一条“旗杆路”能让人猜想当年可能确有旗杆高高竖在那里。
又在附近的台门里拍了好多照片,乡人淳厚,随我进出乱拍。有一石碑,左上角刻有光绪几年的字,被横在青石块上作了洗衣板,看了不知该说什么好。很多台门并不奢华,大都是一个单进的四合院,梁柱门窗上有些许雕刻装饰,辅以大卵石垒筑的墙基,一切都显得那么质朴单纯。只在一处台门的门批上看到彩绘的双鱼,年代久远,边上的彩绘已经看不清花样了,应该是那些四季花、四君子或是六妍、暗八仙之类吧。还有一些台门,宅基高大,无奈围着转了许久,只见水泥高楼早已筑满,竟然找不到旧时正门所在。
避开城市的喧嚣,来这崇仁体会小镇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小镇沉寂地让人伤感。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少,很多人去了嵊州安家落户。这一路走来,看到有很多台门只用一把锈锁关紧了门扉,从破损的门板隙缝往里望,堂屋里堆着独轮车等农具,天井里的草也有半人高了,早已人去楼空。
细雨不知何时已经停歇,过崇仁江边的大樟树,踩着红砂石路往山上走去,清香阵阵,田野绿色茫茫,远山烟雾笼罩,时有荷锄的农人从山路下来,惊起沟渠里群鸭乱奔。沿山路上行,登高远望,崇仁小镇只见外围三四层高的现代小楼林立,千百年的江南古镇,不再是桃花源了。
其他提示: 崇仁是嵊州紫砂工艺品的主要产地,到了崇仁别忘品尝很有名气的陈氏炖鸭,还可以买点溪滩榨面、西青豆腐皮、桂岩雾尖茶叶等当地土特产品。
图、文/郭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