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敏兄每有画集问世,都承蒙他见赠一册,闲时我便可以在茗烟竹榻旁作学习状,却一直未曾想到过为他写点什么,其实是可以想的,只是我怕说外行话。
人物画似乎一直被视为中国画创作的畏途,能在这条路上走出一点声响来也委实不易。志敏兄在这条路上已独行多年,沿途的风景也领略不少,渐渐地形成了自家的绘画语言,他精心提炼的“苗女”形象已成为他国画人物的标志性符号,使得他在国画人物创作上游刃有余。
从事绘画的人都必然经历不同的创作阶段,“少年看生动,中年看气象,老年看趣味”。画到这个份上,就看你还有没有力气再往前走。中年是一个分水岭,有的人越画越精妙,有的人则越画越糟糕,气格小就画不好,气格小就不会有大生成,更谈不上大发扬。这和你努力不努力没有关系,让你向东,你偏向西,跑的越欢,离目的地越远。
我喜欢志敏兄的画,一直坚定地认为,他的画是经得起推敲的,无论是笔墨还是构成。古人有副联句云:“卿自用卿法,吾亦爱吾庐。”这句话并非论艺的,但“卿自用卿法”说的很到位,做哪样事不需要这样呢?写字画画也好,作诗填词也罢,到头来你就得要有自家的法子,创造自家的样式,沙孟海说柳诒徵“柳家新样”,就是肯定他确立了自家的新的样式,这样的作品才有存在的意义。
徐志敏
1961年生于南京,江苏丹阳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镇江市美术馆、镇江画院专职画师。
其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美协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中国美协首届、第六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展并获优秀作品奖,文化部首届、第八届、第十二届全国“群星奖”美展并获优秀奖,加拿大国际水墨画“枫叶奖”创作展优秀作品奖,文化部北京国际扇面书画艺术大展,第二、三、四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江苏省首届美术节铜奖,江苏七彩世纪中国画大展优秀奖,首届、第三、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画精品展,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上海东方美术馆2005年第一回展,金陵水墨画传媒三年展,“今日水墨”七、八、九、十一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第四、五届南北方中国画大展,2007年深圳中华名家邀请展,2009年作品获全国名家扇面画作品优秀作品奖,2009年作品入选60年60人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品获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盛世名家”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并获优秀奖、作品《午后阳光》(与刘廷龙合作)获安徽省第三届国画大展金奖、作品入选江苏实力派名家泰州邀请展。
作品被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电视台、南京艺术学院、台湾日月潭教师会馆、爱涛艺术馆、山东齐鲁美术馆、烟台现代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文/于文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