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民企释放“信用红利”的样本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信用红利,创新,红河漂流
  • 发布时间:2015-08-07 09:18

  红河漂流始终以诚信为企业最高行为法则,以拉动地方经济为企业社会使命,以游客为企业真正上帝的企业文化,由此带来了别样的回报--信用红利。这为很多还在焦灼中生存的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现实的参考样本。

  2015年6月27日,清晨四点多的红河大峡谷凉气习习,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杨德全已经在12.8公里的河道边走了半程,作为红河谷漂流景区的掌门人,这是每个漂流季他雷打不动的工作--巡河。

  他的步履已经远远赶不上12年前的步伐,那紧锁的眉头,就如那块形如卧牛的大石。罪魁祸首就是这块石头--它阻碍了游船的行进,并发生了叠压事故,导致三天前的试漂活动中几位游客落了水。杨德全听说这件事后,脸色顿时变白,本有旧患的心脏开始绞痛,然而他不顾孱弱的身体,输完液就赶到了事发现场,他让工人挪走了那块大石。在老艄激流的第三叠水处,杨德全又指挥铲车垫进一块稍微偏平的大石,这可以减缓回流漩涡,在不影响漂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其安全性。

  12年,杨德全几乎每天都“如履薄冰”,在他看来,保证产品质量、诚信经营是红河谷漂流立企的根本,而保证游客生命安全,则被认为是诚信之灵魂。

  “如果要实现清原县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就要让红河漂流成为造福清原人民世世代代的永动机,企业的核心价值就不能离开‘诚信’二字。”杨德全说。

  于清原而言,红河就像一根杠杆,以其特有的支撑力、吸引力和集聚力,撬动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开启着旅游强县的暖春之旅。相对于十年前红河景区运营时,如今清原旅行社的数量由1家增加到16家;餐饮工商户由91户增加到816户;旅馆由16户增加到129户;娱乐场所由14户增加到135户;景区沿线的农家乐、度假村由2户增加到25户。清原县的旅游产值达到了惊人的30多亿元,较红河景区运营前增长了100多倍。全县仅第三产业税收就实现3.2亿元,是红河立项时的10倍还多。

  作为清原地方支柱民企,红河谷漂流12年的发展道路可谓筚路蓝缕且惊心动魄,2013年一场洪水让红河谷毁于一旦,而让杨德全选择从头再来的动力是,那份对游客、对员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承诺,这是一份执着于内心的诚信使命。

  中国民营企业,常被认为是刀尖上舔血的弱势群体,同时也频遭失信诟病,《小康》杂志连续几年对中国企业诚信状况调查均显示,民营企业在融资成本过高、竞争不公平等诸多因素下,产品质量问题及财务纠纷屡见不止。

  由企业失信所带来的代价也触目惊心--“目前我国每年因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学术不端、食品安全事故等大量不诚信问题,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原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现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司长田锦尘在2014年就对媒体表示。

  在更多的信用专家和经济学家看来,如今国内企业有两大红利正当时,一是创新红利,但另一个信用红利大家只看到了暂时“成本”。“信用的价值一定会越来越贵,谁愿意提前付出有效成本,红利必定滚滚来。”有信用专家这样预言。

  而红河谷正在印证这样的论断--2004年-2014年,红河漂流共接待游客274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2.98亿元;2004年-2014年,红河漂流先后被国家旅游局授予4A级景区、辽宁十佳景区、中国十大生态漂流景区、中国最美旅游胜地、抚顺市就业基地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在社会急剧变型的时代,当诚信缺少、当理想远逝、当底线更加模糊、潜规则大行其道时,诚信有时在江湖中行走得十分艰难,诚信企业更被认为吃“哑巴亏”,而红河漂流始终以诚信为企业最高行为法则,以拉动地方经济为企业社会使命,以游客为企业真正上帝的企业文化,由此带来了别样的回报--信用红利。这为很多还在焦灼中生存的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现实的参考样本。

  “富翁”到“负翁”的诚信付出

  激流昂扬,一如杨德全跌宕起伏的人生。2003年,杨德全带领投资人进入红河谷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无人区。为了对政府的一句承诺,他毅然放弃了赢利丰厚的草炭土生意,投入到了红河谷的开发建设中。做一个工程、树一个品牌、扬清原之名、富一方百姓,他把与这片山水根脉相连、水乳交融的殷殷情愫升华成为“为家乡服务”的责任感,以火热的情怀和执着的担当,打造和践行着红河漂流的“发展之梦”。十一年间,股东几次撤股、股权几度变更、四年间两场特大洪水的浩劫,即便景区面临崩盘的绝境,他依然初心不改,始终将“诚信”放在第一位,打造出令人叹服的诚信增值模式。

  “我们不想成为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但我们不得不走在拉动清原经济发展的路上。”杨德全坦言,他也曾失败,也曾痛苦,也曾忧郁,也曾被妖魔化,但十二年里他始终默默深耕于此,红河屡遭磨难,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和团队一次又一次让红河站起,由此深深地赢得了人们的理解。他曾这样表述他和红河漂流的关系:红河不是我杨德全个人的,是清原父老乡亲们的。

  2010年7月31号,红河漂流就被大水冲毁过一次,杨德全没有放弃,当年就开始重建,为使景区不至于破产清算,杨德全多方奔走,凭借个人信誉高息借款,向公司注资7748万元,把红河品牌从生死线上挽救回来。杨德全坚信,就算一身债务压垮了自己,能促成红河谷完成带动家乡经济发展的社会使命,这也是值得的。

  眼见红河谷恢复本来模样只有一步之遥,时隔三年,这里再次遭受灭顶之灾。两场洪灾间接损失过亿元,杨德全把眼泪咽下去,依然进行重建,在他看来这是对员工最起码的诚信,这是对家乡百姓应有的赤诚。

  2013年“8·16洪灾”后,杨德全和红河员工们一起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12.8公里的漂流航道内有多少树木、怪石、急流、险滩,他闭着眼也能说得清楚,可如今因为一场大水,这一切只能在记忆中去搜寻。重建工作贯穿了整个冬夏,在气温逼近零下二十度的日子里,重建的场面依旧热火朝天。

  对于杨德全来说,他最珍惜的就是这些员工,他们是他挺过困难最大的支撑。而员工们讲,这份情谊是相互的,“走正道,掏真心,办实事”的杨德全是个值得跟随的企业家。

  坚“信”方能赢天下

  抚顺市旅游局曾在外地做过一个随机调查,调查的内容是:你对抚顺哪个旅游景区印象最深?9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红河漂流。

  很多游客去过一些景点,回来后都会大呼“上当了”。但到过红河漂流的游客,都认为红河漂流打破了旅游景区三分靠建设、七分靠吆喝的‘潜规则’,它是旅游产品中的另类。

  红河漂流地处山里,红河峡谷更是一个几乎人迹罕至的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地域。在红河人的心中,以原始风貌为特征的红河漂流景区如何保护原始自然环境成为五要素中重要一环。他们将环境分为小环境与大环境,小环境指景区内的整洁与舒适,而大环境则是保护红河大峡谷原始样貌。为了保持繁衍数千年的生态环境,红河漂流始终坚持“大保护,重规划,点开发”的建设原则,对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或是对河滩地进行改造,或是购买当地农民的开荒地,对周边山林哪怕是一棵树,都要进行保护。于是,景区内时常见到几株树木立在钢筋水泥的建筑上,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日常经营中,景区垃圾当日清运,所有厕所均设有化粪池,每天由吸粪车清走,以保证浑河上游水源不被污染。

  价格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价格与价值形成正比是一个合理的关系。随着红河质量的不断提升,其价值已超越门票价格。在全国景区一片涨价声中,红河漂流的门票价格却没有提高,超值价格增加了游客和旅行社的认可,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的“红粉”。

  2014年红河景区牵头成立了旅游协会,由协会统一制定价格标准、菜式标准、服务标准,各旅行社分头执行,由卫生监督、食品安全、旅游等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责监督把关。

  当企业有勇气给市场定心丸时,市场就一定会用丰厚的份额来回报--2014年,红河景区总计接待游客26万人,较上一年增长30%,且没有一起消费投诉发生。

  长春海外旅游有限公司与红河景区合作了11年,在副总经理唐婉寅的心中,给红河这样的定位:是值得尊敬的。她说,红河最大特点就是诚信。多年来,红河景区尽管不断加大投入保障产品质量,保障游客人身安全,景区票价却没有上涨一分钱。对合作的旅行社给予的政策都是统一的,里面没有朋友关系,也没有对地方旅行社的特殊政策,这让彼此合作起来非常有安全感。

  白纯斌,梅河口市梅河旅行社总经理。“7·31”洪灾后,他确实怀疑过景区是否能照常发放奖金,可当他手机接到银行汇款通知短信时,还是吃了一惊。他说,我和红河景区合作多年,关系非常好,所以很了解红河。说实话,我当时觉得红河可能会晚一点发奖金,但不会不发,可没想到经历毁灭性的打击,都能够照常发放奖金,确实出乎意料。和白纯斌一样,其他400余家旅行社也在规定的时间里,拿到了全额的奖励。

  “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在快速发展伴生而来的诚信危机中坚守了自己的底线。红河人将诚信作为经营活动的首要法则,诚信红河漂流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杨德全表示。

  种“诚”之种,得“信”之果

  知耻而后勇。

  红河漂流在2007年遇到过严重的信誉危机,由于游客超载,7000多人滞留景区码头无法下水,愤怒的游客砸毁了景区办公室并到省政府上访,这就是轰动辽宁省内外的“7·14事件”,事件的解决颇具戏剧性效果,被抬到现场的杨德全用40分钟化解了这场危机,他的灵丹妙药就是“打开第二码头”。

  打开“第二码头”举步维艰--它是杨德全力排众议个人投资兴建的,他为此在董事会中成为少数派,总经理的位置也被取代。特立独行、先知先见是成功企业家的共性,这场危机的发生就是利益与发展两种理念的冲突。杨德全的理念是“建设高质量的景区,提供最好的服务,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近些年来,红河漂流公司为提高景区质量已投入上亿元资金,其基础设施的质量堪称国内一流,设施的接待量远远大于现有的游客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具有良知社会的生命,质量作为撑起诚信大厦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不断地夯实,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创新,企业才能在诚信的护佑下,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开创未来。

  在质量与安全这对矛盾中,红河人这样描述:“漂流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不断激起人们享受激情的欲望,但要达到强烈的刺激,安全就上升到了矛盾的重要方面,刺激与安全永远是一对矛盾。”但缺少了刺激的漂流绝不是好漂流,在游客的“生命大于天”的前提下,他们努力寻求一种平衡:既惊险刺激又安全可靠,所以这么多年来没有因为红河漂流自身的原因造成重大事故,也没有因为安全可靠削弱了漂流的惊险与刺激,而为了寻找这种平衡,红河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对于游客安全问题,红河漂流建立起严格的保障体系,2010年,按照省、市各级领导要求红河漂流整改安全隐患的批示,红河漂流投入近亿元用于功能区域、监控系统、通讯系统、数据系统、防护设施等提高安全运营接待能力方面的建设,使游客安全接待能力50年不过时,达到一步到位的水准;从警示预防到应急处置,制订了针对水上、陆地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二十余套。就景区的安全工作,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于2012年录制播出了《暴雨检验景区应急预案》,节目时长20分钟,介绍了红河漂流面对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抢险、救援、逃生、拦截预案,作为安全运营典型向全国推广。

  “种‘诚’之种,得‘信’之果,诚是内在品质,信是外在反馈”,杨德全始终认为,坚守诚信,中国民营企业才能真正获得尊重,获得长久的“红利”。

  文|《小康》记者 谈乐炎 抚顺清原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