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该如何承载经济转型大业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中国股市,改革牛,互联效应
  • 发布时间:2015-08-13 11:55

  股市若担起助力中国经济转型的重任,改革是必须的,去杠杆是必须的,打击内幕和操控是必须的,健全公司上市退市机制是必须的,通过改革改制和科技创新提高上市公司业绩预期是必须的

  短短半年,山呼海啸、电光石火之间,中国股市完成了从3000点到5000点的飞跃,沪深两市总市值也一举超越2014年中国GDP63万亿的历史新高。而仅仅在去年9月我在接受采访时还“大胆”推测股市在2015年可能达到3500点!

  但随后,6月中旬开始的半个月间,股市雪崩,直线跌至3373点,跌幅高达35%,流通市值损失20万亿,最终引发国家“18道金牌”救市,公安部也介入股市擒拿做空元凶……

  那么,此前山呼海啸的“转型牛”“改革牛”“杠杆牛”哪里去了?莫非股市发动机能一夜失灵?

  事实是可怕的,因为打碎了许多虚幻的忽悠;现实又没那么可怕,因为支持股市慢牛的因素还在。

  想起来其实很好笑。2014年7月16日当笔者大胆地在微博上断言“球去了,秋来了,股市必涨”的时候,中国股市还一片低迷,各种论坛都在探讨股市萎靡的成因。而当7月22号股市拉出一根长阳后,市场的调子开始发生微妙改变,但直至9-10月份,关于股市牛熊的争论依旧不绝于耳,以至于涨到年末3000点之时,迫不及待的蓬间雀便抛出了“世纪顶”的说辞。然而,春节后,市场的味道就慢慢变了,3500,4000,4500,5000……中国股市仿佛真成了坐在风口的飞猪,依稀间要成为天蓬元帅了。

  半年间,中国股市由经历了七年大熊已然臭不可闻的屠宰场变成了令人趋之若鹜的香饽饽。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赚钱勾人效应!

  这是任何牛市吸引人蜂拥而至的首要动力。从去年7月开始估值修复历程的中国股市让一批先知先觉者大赚其钱。而到了春节这个中国人举国迁徙、合家团聚的大节日,股市赚钱的喜悦便大面积地在中华大地传播开来。于是,后继者在节后开始不顾一切地开户进场。

  移动互联效应!

  这是本轮牛市与2007年大牛市最大的区别。那时,虽然互联网已然存在,但使用电脑互联网和手机的人数和七八年后的今天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如今,中国已有74%的国民在使用手机,人口基数的庞大让这个比例变得相当吓人,也就是说,中国使用手机的人口已超过十亿。而影响更大的是,中国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微博,微信等即时交流工具层出不穷,信息加工和传播的方式和速度早已发生质的飞跃。体现在股市上,便是各种能“助人赚钱”的工具、案例、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到每个人的眼前。

  对于投机性全球第一、模仿性名列前茅、致富欲空前膨胀、趋同性惊世骇俗的中国潜在投资者而言,移动互联时代的降临不下于在股市催生了一个硕大的“大锅饭食堂”。

  配资杠杆效应!

  起初,市场中许多人对配资这个词是陌生的,包括笔者。此前大家都知道的是融资融券,即中国证监会允许的合规“两融”业务。这是七年大熊市期间推出的股市政策,据说是为了激活中国股市的投机功能。但两融是克制的,对融资融券标的给出了严格的限制,对两融比例也限制多多。即便如此,笔者也曾撰文对两融给与了坚决抨击!盖因中国股市的投机性太强,即便是七年大熊市期间中国股市的换手率依然为全球第一,最熊的时候都是美国股市的数倍。既如此,还需要助长投机性、搞什么“杠杆牛”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监管层在政策考虑方面的欠妥之处。随后的危害性便马上昭然若揭,因为,所谓配资公司出现了,而且是互联网金融网贷配资。证监会规定的融资可以是20%,配资公司就敢搞200%、500%甚至更高,而且超级方便快捷。于是,在赚钱效应、互联效应的双重催化之下,配资效应便像原子能裂变反应一样飞速膨胀起来,很快超过了两万亿的市场规模。而截至4月末,我国全部10000多家私募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才刚刚达到2.5万亿!

  牛市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可谓凯歌阵阵,捷报频传,换成股市大妈的话就是:老娘向来一把梭!而无度膨胀的创业板在被市场人士惊呼为“神创板”之后,依然在赚钱效应和杠杆效应催化下继续刷新“市胆率”新高,最终使得整个板块的市盈率超过150倍,远远超过当年美国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破灭前的水平。

  有句电影台词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对融资尤其是配资的危害,笔者的态度是鲜明的。早在年初1月19日,针对当天的大跌,笔者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

  “今日股市因证监会的两融通告暴跌8%,满屏绿野仙踪,股民痛不欲生。晚间证监会出来‘辟谣’,算安抚了一下人心。但常看我微博的人都知道我一向反对双融,公开场合反对,私下也同样反对。为何?因为中国股市是新兴市场,机构成熟度不高,散户比例又极高,投机风一向高居全球之冠。政策还鼓励投机?结果只能是两个字:踩踏!”

  很可惜,随后的股市在稍作震荡后便又在监管层的政策激励和赚钱效应驱动下一路高歌,从3000点在半年间飙升到5178。其间,在4月中旬的“财经郎眼”“央视对话”“一虎一席谈”等栏目,笔者也曾郑重警示疯牛之险恶,反复警示“这个牛市最后会把长牛拆掉的”,但牛已疯,什么警告都无济于事了。

  当然,后面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十八道金牌救市的一幕。而救市期间“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涨停”的惊心动魄也是笔者入市近20年第一次现场目睹!

  按理说,牛市中的急跌是好事,等于迅速释放风险,给新入市者以逢低建仓的机会。但为何中国股市在2015年6-7月的这次暴跌却引发了可能导致国家级金融风波的超级大救市呢?原因就在于本轮牛市在一年间由于政策激励、赚钱效应、移动互联效应特别是配资杠杆效应,不仅涨幅过大,而且也使得机构陷入了“杠杆牛”的狂欢,以至于一旦被空方利用,便演变成“层层去杠杆”的强平式股市雪崩!

  好在,本轮行情中权重最大的板块--金融股在完成估值修复后便由于改革预期不明、基础盘子太大、投机力量忽视等原因,一直被市场冷落半年,所以才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在3400一线顶住了空方利益集团的狂轰滥炸,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也是笔者在7月3日呼吁散户不要割肉,并在6日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断言中国股市能“稳得住”的重要原因。

  如今,市场已企稳反弹,大家似乎都松了一口气。但痛定思痛,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股市已经不是当年的小池子--2007年达到峰值时流通市值不足10万亿,而如今,流通市值已是那时的五六倍,总市值甚至超越了中国GDP。一句话,中国股市已经是一个大社会,其中折射了中国社会乃至国际市场的各种利益诉求和发展预期。

  更重要的是,中国股市还被管理层和市场赋予了太多负荷,大家不仅希望股市的崛起能改变中国经济的融资结构,而且希望中国股市的雄起能给予中国经济转型以强大的助力,更希望广大投资者能从中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如此,没有一个稳定的基石,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股市何以能“小马拉大车”,承担得了如此刀刀见血的重负?

  改革是必须的,去杠杆是必须的,打击内幕和操控是必须的,健全公司上市退市机制是必须的,通过改革改制和科技创新提高上市公司业绩预期是必须的。否则,股市不仅不能助力中国经济转型,还可能成为中国经济转轨升级的火药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去库存摆脱土地财政的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去杠杆化后固本培元创新的“慢牛”才是中国股市的涅槃之旅。股市是信心市,有慢牛就有未来。

  文|侯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