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登陆”的三重身份

  理性务实派的主张能不能占上风、成为民进党内主流,还需要观察

  陈菊来了。四天三夜的行程,着实挑起两岸新闻界的敏感神经,在镁光灯的追逐下相关报道频见报端。抽丝剥茧不难发现,陈菊此番来访看似复杂却也单纯,所有奥秘都在她的身份里。

  “推销员”

  与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上海市市长韩正的三场会见,两场世运观光推荐会,参观鸟巢、水立方及东海大桥、洋山港,几乎是陈菊在大陆的所有行程,而这些活动无不围绕一个主题---宣传第八届世界运动会、推介高雄旅游。

  身为一个即将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城市的市长,陈菊从甫下飞机开始便不停为世运会和高雄大做广告,也令第一场采访前还在窃窃私语“世运会是什么”的记者,4天之后大多对这场知名度远不及奥运会的赛事“门儿清”。

  31个比赛项目、6场表演赛、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7月16日开幕至7月26日闭幕??陈菊对世运会的宣传从ABC开始,口头介绍、多媒体展映、“高哥”“雄妹”(吉祥物)现场迎宾??直至将“世运在高雄”的大幅广告牌挂上王府井街头,总之是要让大陆民众全方位认识首度在台湾举办的全球性的体育运动会。

  “在筹备世运会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来之不易。这次率‘高雄世运观光行销团’来大陆,就是希望学习到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经验,将高雄世界运动会办得顺利、圆满、安全、成功。”面对2008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成就,陈菊语带着谦虚,向郭金龙、刘鹏讨教起办会经验。

  当刘鹏直言“安全是首要任务,所有运动员绝对安全,运动会才算圆满”时,陈菊立刻作出“100%的承诺”。她说:“安全是一个承办城市的责任,高雄市在维安方面将做到滴水不漏,确保所有参赛选手的安全,我们不允许在世运会期间,有任何人对参赛选手有任何干扰和挑衅。”

  盛赞鸟巢、水立方创下奥运会场馆“奇迹”的同时,陈菊不忘提及耗资62亿元新台币、历时两年建成的世运会主场馆。作为全球第一座具有1MPW(百万瓦)太阳能发电容量的运动场,每年可减少660吨二氧化碳排放,也因形似一条蛇又身披太阳光电板被昵称为“水晶蛇”。

  想邀请郭金龙、刘鹏、韩正到这个主场馆观摩第八届世运会开闭幕式,陈菊拿出了特大号邀请函,引得在场媒体阵阵快门声。邀请更多大陆游客踏足高雄,“感受南台湾的热情、淳朴”,更是陈菊几次三番表达的意思。

  “台湾不是只有台北,请不要忘记还有高雄,一个拥有山海河港风光的年轻城市,可以骑脚踏车、悠闲散步、看到很多游艇游轮。”搭配陈菊的广告词,爱河、光之穹顶、六合夜市等景观的宣传图片齐齐出动,烘托着北京饭店和上海龙之梦万丽酒店的两场推荐会。

  评价自己的大陆行,陈菊自觉“很有收获”。

  高雄市长

  9年前,时任高雄市市长的谢长廷手持厦门市政府邀请函,申请到对岸参访遭当时的台湾“陆委会”驳回。匆匆数载,时过境迁。陈菊不仅完成了谢长廷的“登陆”愿望,也因两岸互动渐入佳境的大背景,将行销高雄的广告一路做到大陆的两个最核心城市。

  在北京,生态环保成为两市市长最感兴趣的话题。郭金龙详细介绍了北京市推动的“蓝天计划”,通过改变燃料结构、减少污染排放实现“蓝天”天数逐年攀升;陈菊则谈起高雄市整治污染水域、增辟绿地空间、推广脚踏车运动,将有大型钢铁石油企业落户的重工业城市建成环保“乐活”城市等。

  在上海,韩正和陈菊围绕港口建设展开对话。上海洋山港和高雄港同为两岸直航港口,海运直航实现后货轮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即便是2008年12月15日直航启动当天,从洋山港开出的首航货轮就是驶向高雄港。陈菊坦言,看到洋山港的货柜运量正在成长,高雄港急需迎头赶上,“希望未来在这方面能与洋山港进行经验交流”。

  与和刘鹏会见限于体育话题相比,市长间的对谈海阔天空。郭金龙说,北京和高雄在城市建设、社会民生方面有诸多共同语言,例如北京正在着力建设轨道交通,在捷运系统有作为的高雄市就可以提供经验借鉴。韩正不忘为明年的世博会做广告道,尽管台湾部分只安排了一个“台北馆”,也不妨碍上海邀请高雄嘉宾观礼的热忱。

  借京沪市长会见之便,邀约两市市民“多到高雄来旅游”,是身为高雄市长的陈菊此行的一个职责。她发挥女人细心的特点,强调说“北京四季分明,高雄全年温暖,所以很适合北京市民冬天前来”,延揽大陆观光客的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联想不久前在福建举办的“海峡论坛”上,国民党籍高雄市“议长”庄启旺向国台办主任王毅提出,希望“陆客来台”能够采取南进南出、北进南出或南进北出的方式,增加在高雄的停留时间,陈菊此番隔空“轧戏”,意味深长。

  “破冰者”

  当年杯葛谢长廷访厦的台湾“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如今身居民进党主席之位,反而力挺陈菊“登陆”;曾因“美丽岛事件”与陈菊同一间牢房服刑的吕秀莲,也在陈水扁及“深绿”社团明确表示反对的局面下予以相挺。

  由此,陈菊创下民进党最高阶层公职“登陆”的纪录,此行也被外界视为民进党的“破冰之旅”。

  从当政时力阻党员访问大陆,到下野后一波三折也要“登陆”,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步履蹒跚。尽管已有苏治芬等民进党籍县市长到大陆推销水果、宣传观光的先例,身为民进党“中常委”的陈菊的这一步,仍然在岛内投下“震撼弹”。

  海外舆论说,在两岸三通基本实现的利好下,伴随岛内县市合并升格,高雄作为台湾第二大城市的地位岌岌可危。基于各种考量,“既是民进党员,又是高雄市市长”的陈菊没有理由和大陆“老死不相往来”。

  在首都机场的“通关”礼遇,让背负反对者谩骂的陈菊没有遇到他们猜测的尴尬,也被海外媒体解读为“从两岸关系大局出发,大陆一直没有放弃向民进党伸出橄榄枝的努力”。对比民进党此前一以贯之的“逢中必反”姿态,陈菊的大陆之行表达出:两岸可以更广泛、更直接的交流。

  “一叶知秋,陈菊这趟‘破冰之旅’对于民进党来说,迈出了可贵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徐博东教授说,“可以肯定,绿营和民进党内部必定会引起一场激烈的两岸政策大辩论。但结果如何,理性务实派的主张能不能占上风、成为民进党内主流,还需要观察。”

  台湾中评社首席评论员林淑玲则撰文预言,陈菊以“破冰之旅”鸣枪,将是民进党要角与陈水扁切割的起始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