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艳敏怎样得罪了舆论家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郜艳敏,舆论家
  • 发布时间:2015-08-10 15:09

  一个乡村女教师,成了近期焦点。

  女教师叫郜艳敏,被人贩子拐卖到河北一个村子,已经21年,曾跑过、自杀过好几次,后生下两个孩子,在村学校担任唯一的教师,被立为“感动河北人物”、最美乡村女教师。

  这是一个必然令人陷入两难境地的故事。当你看到包含了罪恶和苦难的真实,被单面地描绘成动人故事,会鄙夷包装的无耻。当你看到苦难包装成诗,罪恶却未受追究,会愤怒法律的缺席。当你看到一个女子的不幸及其可能的选择,又会理解她只求平静生活的底线生存。当你看到这样一个女子担负起代课老师的重任,也不能不受到感动。

  郜艳敏是一个被剥夺太多的女子,即使如此,她仍有权选择过得安宁一些。被拐卖并生下孩子,她仍然可以爱他们,让他们正常地生活。她仍然可以趋利避害,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她不是只能死、只能跑、只能告发买下她的男人是强奸犯。那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要她去争的,并非她所愿,也无法甚至无意给她带来更好一些的生活。

  要遂这些人的意,一个人被拐卖了,就连最卑微的生活也无权拥有,被拐卖者只有一个活法,就是从此与被拐卖的经历斗争不息,绝不像因拐卖而形成的生活现实而低头,哪怕穷途无路,在所不辞。

  郜艳敏被拐卖了,她仍然有权因为付出而获得肯定,被拐卖的经历并不是使之不得被评为“感动人物”和“最美教师”的理由,否则就相当于说被拐卖的不幸,要成为社会对她不予承认的决定性因素,她的余生不取决于自己怎样做,社会承认不取决于她怎样做,而取决于人口贩子是否拐卖了她。人口贩子一拐卖,她没跑成、没死成、没坚持到底地与买下她的丈夫一家死磕,她就什么都不配得到,这是多么荒谬的逻辑。

  郜艳敏有资格被评为感动河北人物,有资格成为最美女教师,而不一定与被拐卖的结果死磕到底,不一定要死掉、疯掉、跑掉。但郜艳敏的经历也不应被无视、被掩饰,人口贩子应该受到惩罚,买下她的人(也就是她现在的丈夫)也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理,这种处理应当照应郜艳敏对生活的期望。如此而已。

  令人奇怪的是,当地似乎只想着挖掘被拐卖女子担任山村教师的感人故事,却忘了去追究人口贩子(也不排除追缉未果的可能),忘了给出一个苦难到不无残酷的真实人物,反而对苦难不无粉饰。同样令人奇怪的是,郜艳敏被一些人用作指责当地的砖石,因其未能揭开当地黑幕,未能符合一些人彰显法治精神的理想、起而充当正义前驱,而受到新的加害。

  郜艳敏没有伤害任何人,但因为被拐卖过,而仍然受到抨击。她现在想的只是安静,而批评者说,正义还没有实现,你不能安静下来,你得先告发孩子的父亲是强奸犯,你得把人口贩子绳之以法,否则你就是受虐狂。这就是现在的舆论家们的意见,距离生民之艰十万八千里,距离仁心、悲悯、同情和恕道十万八千里。

  作者 刘洪波(媒体评论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