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创造什刹海新增长点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文化创新,创造,什刹海
  • 发布时间:2015-08-10 15:31

  认识徐利之前,记者自认为也是了解什刹海的,知道这是老北京的一片遗留地,有一汪带着浓重历史文化色彩的水面——后海,也有闻名世界的后海酒吧街,有数不清的名人、文人留下的故居,还有那未被过度渲染开发的老北京胡同文化……

  可当与什刹海街道工委书记徐利交谈一番之后,记者才发现,什刹海并不是上述那么简单,而文化建设、文化创新给整个什刹海带来的影响,更是深远得让记者想象不到。用文化去潜移默化地提升居民素质、用文化手段去改善酒吧街的管理、用文化去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用文化的思维去拯救快要灭绝的历史传承……什刹海社区到底是怎样做到这些的?

  7月底,什刹海最美的季节之一,记者手拿着什刹海民俗协会印制的一本旅游护照,亲身感受了文化创新在这里生根发芽。

  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7月20日晚,位于地安门路口南侧、景观复建的雁翅楼迎来一家24小时营业的中国书店。当天,书店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也是西城区第一家24小时书店。说到雁翅楼,也是很不简单,在清代,此处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其作用是皇城的后卫哨所。

  进入这栋两层的建筑,一层的中式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包括古籍、文史、艺术、社科等门类。而二层除了正在展出一些珍品古书外,南侧的一片空间已经被规划成一个“小茶馆”的模样。书店的工作人员说,二层将作为社会大众的休闲阅读和慢生活体验区域,为公众设立了开放式的阅读空间及咖啡书吧,供读者慢阅读。

  “景观复建的雁翅楼建筑面积有1100多平方米,我们利用西侧的10间房作为文化设施,对公众开放。”作为24小时书店运营主体的中国书店总经理于华刚说,“这里将集‘公共阅读’、‘文化传承’、‘慢生活休闲’、‘文化产品推介’于一体,以服务大众为目的,充分体现公益文化特性,在向社会公众展现北京历史文化的同时,提升地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中国书店的投入运营,是什刹海社区文化建设向新经济增长点探索的一个缩影。徐利对《民生周刊》记者说:“从我们街道的职能而言,作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市里在经济指标上对我们没有太多的要求,但中国书店却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我曾经私下里也算过一笔账,不需要房租,中国书店每年的运营成本在80万元左右,那怎么盈利?除了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还要通过线上经营、品牌拓展、开办展览等方式,来实现经营上的成功。”

  在什刹海,还有一种极具北京特色的旅馆叫“北京人家”,实际上就是一种四合院式的家庭旅馆。在这里,这种家庭旅馆也担负起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北京文化的职能。“我们这里有个家庭旅馆做得非常好,包括王安顺市长也去过。”徐利说,“如果仅仅是提供一个住宿,那就没意思了,关键是要传递一种文化。把传递北京文化作为一种节目,不仅给游客提供住宿,还把中国传统文化讲给游客听。这也是我们把挖掘出来传统文化的东西去跟产业结合,效果非常好。”

  改善酒吧街

  什刹海是世界闻名的,但让世界知道什刹海,是因为这里拥有着全中国最有特色的酒吧街。酒吧街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可是如何将来自西方的酒吧文化与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结合,成了摆在什刹海行政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酒吧街经营很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噪声和混乱的秩序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困扰。作为什刹海街道的管理者,徐利谈了他对酒吧街的看法:“以前作为游客来的时候,觉得酒吧街越热闹越好,但后来成了这片地区的管理者,我才发现有太多的问题要解决:第一个是管理无序的问题,第二个是噪音扰民的问题,第三个是治安管理的乱象。”对于这些“眼中钉”,什刹海街道管理者想到了用行政手段去干预,用文化手段去解决根源的办法。

  徐利介绍说,当时街道办事处要求什刹海所有酒吧经营者都加入到什刹海商会,利用这个商会的平台去传递一些正能量。例如,什刹海酒吧街有很多老板是很有文化的,有的就是在什刹海老胡同里长大的,他们对这个地区的文化有着充分的理解,对什刹海文化的阅读能力也很强,通过商会这个平台,让这些酒吧老板讲故事,谈经验,让所有经营者都怀着一颗传扬什刹海文化的心去经营自己的酒吧。另外,什刹海街道还组织举办“酒吧红歌会”等积极向上的活动,借此来带动什刹海酒吧经营思路的改变,让他们慢慢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我是2011年来到街道的,那时候每天平均有超过100起投诉电话,现在已经减少了六成还多。”徐利说,“至于现在整个酒吧街的经营,可以说井然有序,口碑好了,游客多了,常年流连于此的人也多了,经济效益自然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通过文化创新的方式得到改变的,还有什刹海的胡同游。“胡同游是北京旅游的一个特色,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骑着三轮拉游客逛胡同的‘板儿爷’在跟游客讲解的时候,说得都不太对,至少都不是正统的什刹海历史故事。那么我们也在这里做了一些工作,每天用喇叭广播的方式不断讲述什刹海的历史文化,同时还有不同语种的解说器可以供游人选择,目的就是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什刹海文化。”徐利说。

  拯救非物质遗产传承

  什刹海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传统艺人云集的地方,而今,作为文化保护的重点地区,什刹海街道还承担起了一个非常艰巨且利在千秋的事: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在我们的社区里,有不少过去的老艺人,其中就包括我们后来搜寻集合的21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这些人和他们的手艺,都是我们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徐利对《民生周刊》记者说,“这些老艺人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父传子,绝对不会传给旁人。但1979年计划生育政策之后,有些传承人家里出现了传人的断层,他们的手艺已经很难传承下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什刹海街道对这21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统计、管理,通过购买他们产品、帮助推销他们产品的方式去扶持这些老一辈的传承人。“我们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扶持这些老艺人,比如说有位做山核桃雕刻的老先生,他的手艺非常高,技术基本上到了灭绝的份上,所以我们一直在扶持他,包括前年年底,这个老先生脑干出血,家人很紧张,对于我们来说也更有责任,我们也紧张,就怕这种技艺又失传了,所以我们也在不断地做他工作,让他收徒,我们也给他找了两个徒弟,现在正在培养,使这个技术不至于失传。”

  现在,什刹海街道在弘扬传统历史文化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去年开始,该街道还与北京青年报合作开办了什刹海社区报,定期将社区的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推送到每家每户。

  《民生周刊》记者 郭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