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中国”的话题最能凝聚印度人注意

  印度政界最喜欢以中国作为参照来阐述内政外交

  历时1个多月的印度大选以主张“超越中国”的执政党获胜告终。大选的结果表明,选民对古稀老人曼莫汉·辛格领导下的政府施政方略尚感满意,认为无需换上已然耄耋的阿德瓦尼来领导另外一轮“超越中国”的运动。

  照理说,印度选举是别人家里的事情,硬把选战胜负和中国牵扯在一起,未免显得咱们有些夜郎自大、一厢情愿。国大党获得连任肯定不是因为曼莫汉·辛格比阿德瓦尼更多更有说服力地谈到过中国。美国《商业周刊》所谓“中国在印度大选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的说法,对中国的影响力其实有些过誉了,叙事的准确性和立论的动机都未必经得起严格推敲。

  但是,“中国”话题在印度大选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的确是一个事实。在印度,国大党和人民党最热闹的议题之一就是---谁能更好地领导印度超越中国。正如有印度议员表露的那样,“印度政界最喜欢以中国作为参照来阐述内政外交,因为这个话题最能激起印度人情感,凝聚印度人的注意力。”

  西方世界的炒作推波助澜

  国大党强调“如果印度实行正确的改革方案,并且把它交给国大党来执行的话,印度最终可以超越中国”。而印度人民党则批评对手“在过去的5年中阻碍了印度的发展,以至于印度和中国的距离越拉越远”。这两种看起来截然相反的表态当中还是有两点共同之处的,那就是:一,印度现在不如中国;二,印度能追上中国,但需要时间。合并在一起,便成了时下在印度朝野颇有市场的“超越中国说”。

  不过,并不是所有印度人都同意这种说法。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印度是占上风的,证据包括印度的国际环境比中国更有利、印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当然还要加上印度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忘记的软件优势。

  其实,印度“可以超越中国”也好,印度现下已不逊于中国也罢,看法虽有差异,出发点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和中国一比高下的心态。印度的这种心理状态成因大致有二。

  其一,中印两国确有相当引人瞩目的可比性。中印作为“金砖四国”中的两个亚洲成员,分别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改革,经过数十年努力均有傲人建树,“崛起”成为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共性。另一方面,中印两国的“崛起”方式或者说经济增长模式又有很大的差异,两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亦相去甚远。快速发展的共性背后是模式上显著的差异性。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相差10年、一前一后以不同的方式驶上快车道,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话题。

  其二,西方世界热衷于炒作中印话题,极大地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欧美世界乐于在中印之间作一番比较自有其动机,其中之一是为了确保已经将发展模式从一个地理范畴转换为时间范畴的西方独一性原则继续成立,当然也还有其他原因。中国是80多年来唯一没有按“西方民主”+“自由市场”模式实现崛起的国家,若是再不找一个例证以平衡中国崛起的影响,西方独一性岂不就此破功?

  而要平衡中国的影响,这个例证要足够大,心理上还要足够“东方”,但制度层面必须足够“西方”,否则便难以服众。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纵观全球,除印度无他。西方世界把印度这个好学生的成绩抬得高些,有助于提高自己开办的这所精英学校的品牌效应,这是可以理解的。

  西方世界通过各个渠道为印度摇旗呐喊,虽然未必全出自对事实的认知与判断,很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因素和利益动机,略显有作弊之嫌。但这一点对于印度来说并不重要,印度在西方的鼓励下,自信心提高要与中国一较高下,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热”中的杂音

  有趣的是,10多年来人们拿中印两国比来比去,其实比得颇为莫名其妙。一个长于基础设施和工业制造,一个长于软件研发和服务外包:不同发展策略指导下两国各有所长,分出优劣殊非易事。

  在中国,批评印度的人士愿意拿印度饱受诟病的种姓制度以及破破烂烂的基础设施说事儿,赞扬印度的则总是对印度人的“安贫乐道”和“民主”运行艳羡不已。其实,种姓制度未必有那么残酷、印度的基础设施也非一无可取之处,同时,“安贫乐道”的印度并不乏扯旗造反的游击队,印度的“民主”一直坚持着家族传统,从表到里都充满着世袭精英的味道。

  “挺印”与“贬印”之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情况下都是结论走在了证据前面,持何种观点往往取决于立场而不是逻辑。概言之,中印之间的比较变成了一场“让胖子和瘦子比谁高”的游戏。

  不过,至少在目前,中印之间的强弱态势倒是有一个可能有些参考价值的衡量指标,那便是在现在的中国,和印度比较已经不像几年前那么热闹了。现下,印度很少会成为中国政府、学界乃至媒体追捧的“赶超对象”。这既是因为中国政府不需要用和印度相比如何来证实自己,也是因为当今中国的参照系自有别人,只是并非印度。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和印度相比,印度人愿意和中国比上一比却无可厚非,甚至应该受到鼓励。毕竟我们不以印度为对手的这种心态也可能是自信心过度膨胀的产物,未见得有不可逆的证据作支撑。

  然而,问题在于印度的“中国热”当中除了竞争心态以外,还夹杂了某些不那么令人惬意的味道,这就很难让我们对印度“超越中国”的口号心存感激了。

  这次选举期间的一些“中国”话题便明显带有针对中国甚至诬蔑中国的成分。比如把尼泊尔内乱说成是中国在背后操纵,全然“忘记”了印度大使在10天内6次拜会普拉昌达总理公然对别人的家务事指手画脚。再如将中国在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承包港口工程说成是为了包围印度,甚至把斯里兰卡的“打虎”归结到对科伦坡政府援助上面的中国“突兀和不协调”---不知道这个“突兀”一说由何而来。当然,关于中国的正面和友好声音也不是没有,只是不那么容易被人听见罢了。

  印度“中国”话题中夹杂着许多杂音,也是人之常情---我眼中有你,你眼中却没有我,的确很伤人自尊心。然而,这并不是说印度人对中国的不满完全出自于因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失落,还有更为现实的原因促使印度在看待中国时眼光并不总是友善的。

  印度“中国热”是正面的也好,负面的也罢,理论上这都不关我们的事,毕竟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按照我们的意愿来看待我们。但“中国热”所揭示出的印度对中印关系性质的认知,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解构中印关系真相

  所谓“亚洲崛起”或者说中印“崛起”究竟是否已经成为事实,其实有争论的。然而假设中印崛起必然最终梦想成真,那么中印关系究竟是否会出现如同贾拉姆.兰密施所预言的“龙象和合”(Chindia)的前景呢?是否还存在另一种可能:中印互为敌手,互相遏制?

  要回答这些问题,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是解构一下中印关系的方方面面,看看两国之间到底有多少可以支撑长久合作的共同点。毕竟仅仅出于中印两国对彼此古老文明或经济奇迹的尊重,并不足以让双方同意建立紧密的“龙象和合”关系。中印能够从彼此或取或予的内容越丰富,他们的关系就将越稳固。问题是:中印之间有这么多的共同利益吗?

  就国际层面、地区层面及双边层面,对中印于彼此需求的分析表明,目前,“龙象和合”还不是而且短期内也不会是一个现实的国际政治话题。

  在双方的国际战略中,中印都反对单边主义,并一致认为应该从根本上重新塑造国际政治秩序。然而,在国际关系中,没有联合行动的共同看法是毫无意义的。中印双方都在口头上强调在重建国际政治新秩序过程中进行合作的重要性,但以两国采取的实际步骤来衡量,却存在着明显差异。中印都同意要修订国际政治秩序,对于如何修订却各有主张。

  例证之一是印度对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诉求。尽管对比中国对其另一个邻国---日本“入常”的态度,应该说中国对于印度“入常”的态度更为积极,然而远未能令印度满意。

  而在国际经济秩序重建方面,中印的分歧其实更加深刻。2006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第一阶段改革,中国的投票份额从2.98%上升到3.72%,试图阻挠这一改革的并非美国等主导型的西方国家,而是印度和其他20个国家。印度拒绝支持中国,就印度自身利益衡量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项改革导致印度的投票权从1.95%下降到1.91%。而现在中国承诺将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更多资金,相应地,也必然要求更大投票权,对于总额只有100%的投票权而言,中国的增加显然意味着别人要有所减少。印度这一次的态度会是什么呢?

  而在南亚地区语境下,中印发展关系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障碍因素,即印度对中巴关系的疑虑。印度认为,“尽管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许多方面已携起手来,并达成了不少协议,但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兄弟情谊还是会长期给中印互动投下阴影。”

  中国方面指出,中巴关系并非用于遏制或制衡印度,正如《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里所指出的,该条约并不针对第三方。然而,没有证据表明,印度对中方的这种解释感到满意,至少在目前中巴之间任何的进展都被印度判定为不利于印度的地区利益。

  印度希望中国“在南亚采取更为平衡的政策”,中国也多次重申对南亚各国的政策是“平等以待”的。但是真正困扰双方的不是各自的意图,而是信任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无法信任对方的问题。

  在双边层面,中印关系则更为复杂,受到一些长期存在的负面因素的影响,如边界问题和西藏问题。中印两国致力于加强经贸联系和民间往来,以消除或者缩小双方因为历史、领土和政治因素而形成的长期分歧。应该承认,双方的努力在经济和民间往来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属于国际关系“低政治”层面的经济合作是否必然产生“高政治”层面的连带效应是存在疑问的。

  中印在边界和西藏等方面的根本分歧是发展双边关系的最大障碍。虽然双方都承认两国关系对本国、对地区乃至对世界的重要性,但问题在于,在多大程度上,两国政府愿意冒着政治合法性遭到国内民族主义挑战的巨大风险,用让渡领土和主权的方式换取双边关系的改善?

  而涉及西藏,则与领土争端问题的性质完全不同。印度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2003年,印度将关于这一问题的表述强化为“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时,印度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容留中国政府认定的民族分裂分子达赖喇嘛以及所谓“西藏流亡政府”。对于这一自相矛盾之举,新德里对此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且在大多数印度有关中印关系问题的学术著作或者官方文件中,西藏和达赖集团这两个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显然无法让中国满意。

  实际上中印“合作”目前主要集中在经贸领域,总额也不过300多亿美元。这300多亿对于并不依赖对外贸易的印度和对外贸易总额达上万亿美元的中国来说,都算不上什么特别有分量的砝码。

  解构一下中印关系,不难发现国家间双边关系的三种状态---合作(Cooperation)、竞争(Competition)和对抗(Conflict)当中,后两个“C”还占据优势,至少在目前是一个难以否定的事实。由此就可以理解印度大选折射出的关于中国的复杂心态了。说到底,关系决定态度,人如此,国家也是一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