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文化报道应突破“彼此观望”的传播屏障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对外文化,传播
  • 发布时间:2015-09-15 15:58

  编者按:本期选取《经济学人》和新华社对中国电影的相关报道,探讨如何通过电影题材对外报道,提升对外文化报道的传播效果。

  文化报道,是国际传播之中最具生命力,但又存在众多屏障的一种传播形态。这些屏障有些是由语言、文化、宗教、社会心理、政治制度等因素造成的,有些则是由于偏见、认知维度不同和缺乏了解带来的传播屏障。相比其他文化交流,电影因其特有的娱乐性和视觉性,可以让人轻松地接受和理解一个国家的人和事,因此被称为“铁盒子里的国家名片”。但如何展示好这张“名片”,是对外文化报道要思考的问题。

  日前,一部国产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后,席卷全国,开创了国产动画的票房纪录。在国内媒体热热闹闹地报道这一“现象级”电影的同时,西方主流媒体却几乎同时失声,似乎还没反应过来。粗略统计,国外主流媒体转载新华社、《中国日报》相关报道的没有几家。事实上,美猴王不仅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本土英雄,也是美国人熟悉的“超级英雄”。今年11月,一部号称美版“西游记”的剧集《荒芜之地》(Into The Badlands)将在美国本土首播,并已在“美剧风向标”SDCC漫展上引发高度关注。

  为何中国电影新的“美猴王”没有触动西方受众?回顾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中国电影的稿件,对比新华社对外部对“大圣”的英文报道,我们发现,双方报道都存在不同程度地“彼此观望”,导致了报道视角受限,电影本身的文化意义一定程度上则被消解。

  观望之一:市场!市场!

  以英国《经济学人》的《美猴王VS米老鼠 外国电影公司难以敲开中国电影市场》这篇报道为例,讲的是中国电影与美国电影公司的关系问题,这也是美国受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可以清楚地发现,《经济学人》的报道从题目到内容设置,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市场。即使在介绍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时,都不忘提醒一句:中国的票房收入到2020年前也许会超过美国。

  近年来,西方电影工业对于崛起中的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抱着“又爱又怕”的态度。今年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上,尽管“中国”是一个热词,但纵观《好莱坞报道者》、《银幕》和《综艺》等媒体报道,关于中国电影本身的内容讨论少得可怜,大多数西方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了解依然极为有限。与之相对的是,最被关注的仍是“中国机会”。戛纳电影节主席皮埃尔·莱斯库尔的话,可以作为这种心态的最好注解:“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市场,我们必须和它发生关联。”

  《大圣归来》的相关报道为什么很少见诸国外主流媒体?首先这个动画电影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国际影响力,外国受众不知道,了解的不多。其次是这个动画电影的制作、运营等方面与国外电影公司的合作也不是很多,与相关机构的利益关联度小。

  由此可见,我们的对外文化报道首先要从受众角度思考选题,加强对中国电影市场,以及它对全球电影市场影响力的分析。但是,这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对电影本身的报道,而是应该加强“贴近性”,深入挖掘其与海外受众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巧妙融入中国故事和我们文化态度的讲述。

  观望之二:绕不开的“政治性”话题

  反观西方对中国电影的报道,“政治性”是他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其中审查制度、进口影片配额制是几乎必提及的问题。《经济学人》的这篇报道就是一个显著例子,它对“合拍片”这一解决路径的矛盾心态,代表了西方电影话语体系的主流观点。

  一方面“大量合拍片正在进行中”,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其中风险重重:中国“不透明”的电影审批、监管制度可能使之陷入商业贿赂“泥沼”;电影制作面临语言、演员等本土化难题;“内容审查制度”更是令一些电影为了在中国市场上映,不得不在内容上作出修改……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迷思反映了西方媒体对中国挥之不去的刻板印象。事实上,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早已摆脱了早期投射大量“政治隐喻”的影像表达。近年在国际影展上获奖的《白日焰火》、《推拿》等,都是关注中国当下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白日焰火》作为犯罪推理类型电影,更是全球范围都通行的题材电影。

  在合拍片领域,中国电影同样有成功的例子,比如《狼图腾》。作为一部中法合拍片,《狼图腾》投资2.52亿元,在中国票房约7亿元,在法国上映首周观影人次约39万,位列全法亚军,是华语影片在法国取得的最好成绩。法方制片人泽维尔·卡斯特罗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故事要好看”。业界专家也认为,影片成功是因为契合了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大主题,同时也讲出了全世界都听得懂的故事。

  回到《大圣归来》的对外报道,文章将它和好莱坞动画《疯狂原始人》、《功夫熊猫》系列、《花木兰》对比,展现了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在借鉴西方电影叙事技巧、CG技术之余,坚守东方文化基因的发展路径。同时,报道还大篇幅介绍了“大圣”现象背后折射的“互联网+电影”新格局,以及中国电影多样化、多类型的趋势,体现出更广阔的观察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越来越为世界所接受。好莱坞电影也在不断调整、适应这种变化:《花木兰》、《地心引力》、《功夫熊猫》和《2012》等电影,要么大打“东方牌”,要么向中国“示好”。著名电影制片人安德鲁·摩根认为,西方有一种错误印象,认为中国的电影完全受宣传部门控制。“但他们不知道电影在中国与美国一样,也是一个产业。”

  因此,对于中国对外文化报道来说,与其陷入“政治”话题的争论中,不如踏实做好对中国电影发展现状的介绍,着力报道中国电影作品的新面孔、新气象,用实际数据、生动事例体现中国政府对电影文化事业的支持和开放心态。

  观察三:“面纱下”的东西方文化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巨大,反映在电影上,更是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即使是强势的好莱坞电影,也面临着作品在亚洲“水土不服”的问题。而中国电影从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更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十年间,中国电影从20亿的年度内地总票房,到单片冲刺20亿,总额看齐300亿的目标;从李安摘取奥斯卡最佳导演,到中国电影在柏林电影节拿走三座大奖……这些变化国外受众并不一定了解,至少外媒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报道不会那么全面。从《经济学人》的报道中不难看出中美受众对彼此电影世界的理解大相径庭。有调查显示,直到现在,香港电影依然是美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最普遍的认知窗口。

  这些现象深刻影响了双方的文化报道视角:西方媒体不熟悉中国本土的电影人和电影文化,只在意“中国机会”能带来的利益;而中国媒体则倾向于在电影之外,“推销”文化软实力,也就是寻找文化自信。

  在《经济学人》这篇报道中,最后的结论“米老鼠也许在商业上逞强,但猴子却有官僚助阵”,就是一个不充分论据下得出的观点。文章只着眼于中美合拍片市场的困境,却无视中美双方在更广泛文化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在上海,一座迪斯尼城堡即将落成,这难道不是“米老鼠”在中国的“胜利”?

  在好莱坞“一家独大”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乃至亚洲电影都面临着如何在西方主导的电影文化霸权中,讲好本国故事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对外文化报道如何跨越文化鸿沟?提升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贴近性应是答案之一。

  中国电影的发展必然承载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生硬地讲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不容易让国外受众接受,说教式的讲述方式有时候甚至会引起反感。通过贴近性的表达,从国外受众关心的问题入手,潜移默化地讲述中国的价值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美电影节主席、美国鹰龙传媒有限公司总裁苏彦韬认为,中国电影的对外报道要更具全球化的视野。比如美国电影在中国推广时,会极力放大电影中的所有中国元素,吸引中国人观看,这种宣传手法值得借鉴。

  屈婷 张源培 王小鹏 新华社对外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