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的“帕累托最优”

  • 来源:互联网经济
  • 关键字: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利润
  • 发布时间:2015-09-24 08:47

  源起帕累托现象

  提高效率、实现目标,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也是传统组织管理经验总结的重要法则。只有保持一定效率,市场竞争才能给企业提供生存发展的保证,而效率的提升与改进,取决于运营的最优化、创造利润的最大化,促使企业有胜出竞争对手的机会。

  怎样实现最优化,获得最大化利润?让我们先从帕累托现象谈起。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早年在都灵大学学习,后去洛桑大学任教,并成为洛桑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运用立体几何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在收入分配为既定条件下,为达到最大社会福利,生产资料的配置所必须达到一种“最优的”状态,这一观点也被称为是“帕累托最适度”。但帕累托提倡的“适度”或“最优”,并不是强调社会的“共同富裕”。他注意到,19世纪的英国,更多社会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他还从更早期的资料中发现,在其他的国家,这种财富分配的微妙关系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于是,从大量具体事实中,帕累托得出结论,即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由此,他认为这种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现象就是决定社会有效率发展的条件。这似乎与“绝对公平无效率”,“效率就会造成不公平”的观点有相同的结论。

  帕累托提出的经济学上的这个观点,后经多名学者的补充与完善,在管理学、工程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运用。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朱兰就根据帕累托的观点发展出帕累托法则(通常被称为“二八定律”,或“80/20法则”),后又进一步被概括为帕累托分布的概念。

  管理学上的“二八定律”是指一个企业的80%的利润是来自于其20%的项目。换句话说,组织中不同项目的价值是不等的,它们创造利润的价值也是不等的。如果我们要提升效率,追求最优化,保证利润最大化,就应该在这少量的20%项目上给予更多的投入。在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二八定律”也被不断被提及,强调组织中80%的利润是来自20%人力资源的努力,这20%的人力资源也就是“核心骨干”人员。企业当然应该对这20%的核心骨干人员给予更多的投资与关注,这样才能追求“最优化”,以及利润的“最大化”。

  传统组织管理VS创新组织管理

  帕累托提出的问题,被后来的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包括帕累托法则、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等。但总体上,它们都是强调并涉及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问题。“帕累托最优”就是一种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状态,在这样的一种理想状态中,任何一方要素的改变都难以再有效提高效率。在组织管理情境下的解释,就是组织内部各部门与项目的重新配置,都不能再产生新的产量的增加,也不会导致产量的减少。对这一现象与结果,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公平与效率达到平衡”的状态。

  显然,在现实的组织管理与运营活动中,要达到理想状态的“帕累托最优”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同时,在互联网经济的新条件下,组织管理的行为必然产生新的变化,传统组织管理的习惯行为方式也将产生新的改变。

  简单比较互联网经济与以往经济活动形式的差异,至少可总结出传统组织管理行为与互联网企业在组织行为上的几点不同:

  1.传统的组织生产活动,在组织内部具有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项目与产品上相对大规模的生产运营组织,但某个企业在整个市场上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在传统组织管理活动中,其内部活动有可能通过规模寻求一种帕累托最优,但受外界环境变化干扰时,组织很难对外部因素把握与控制。互联网企业则相反,其内部的活动行为往往是小规模、多样化、灵活性高,因此,组织内部资源配置产生帕累托最优的工作难度较大,但这些企业能够影响与控制的外部市场规模也很大,它们似乎更容易通过对外部资源的重新调整,获得可观的效益。

  2.传统组织生产活动,相对有一定稳定持续的发展过程,技术与产品的改进也有一个相对持续的过程,这给调整与重新布局提供了相对丰富的资源。但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与产品的发展都带有更强的跳跃性,往往技术与产品的更新换代都带有“革命性”的颠覆特征,这也使对其组织行为规律的认识更困难,技术与产品发展的偶然性、突然性比较典型。

  3.传统组织的生产管理活动相对“静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与管理元素价值具有稳定的特征。比如,假定在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的素质是稳定的,其结构构成也相对稳定,则较容易定义20%与80%的比例。但互联网企业的行为更“动态”,不同元素的价值会随着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市场的快速变化,产生价值上的改变,因此相对更难以判断20%与80%的要素。

  比如,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管理学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技术的变革与创新的规律时发现,传统、成熟的产业及组织其技术发展的路线,以及其组织管理的行为,与创新型的组织在技术发展路线与组织管理上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

  如图1所展示,技术的发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延续性的技术”以及“破坏性的技术”。传统的组织行为似乎更擅长在延续性的技术发展中产生竞争力,它们有更多的资源,有更大的实力,也有更强的人财物储备,会沿着“技术进步A”或“技术进步B”的线路上持续稳定发展,创新的公司在这方面很难对它们构成威胁。

  而对于新发展、后发展的组织来说,它们真正的机会是出现在“破坏性技术创新”的阶段。它们总是在一个相对成熟产品的低端需求市场,找到一两个功能改善的技术上的突破,这种突破往往并不是真正的技术创新,只是对人们已经熟悉的产品功能的简单调整,但却给低端需求的小众群体带来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在传统的市场发展中,这种小众的消费者需求的发展是很慢的,但互联网经济却正好给了这种破坏性技术创新一个很强的推力。

  在服务行业,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是较早重视网站和微信服务功能的公司。这家传统公司对于新型的高技术服务手段高度重视,他们提出“微信的重要程度等同于15年前南航做网站!”2013年,南航微信发布第一个版本,在国内首创推出微信值机服务。随着系统的完善以及功能的不断强大,如机票预订、办理登机牌、航班动态查询、里程查询与兑换、出行指南、城市天气查询等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现。这种网络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公司形象,还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效率。如今,微信平台已经和网站、短信、手机APP、呼叫中心,一并成为南航的五大服务平台。

  可见,对传统组织管理来说,重点是在追求延续性技术改进的过程中,如何追求组织内部的帕累托最优。但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更广阔的空间是外部潜在的市场,及其能够控制的丰富的渠道资源,企业更应该在不同产品的破坏性技术创新之间,在企业外部资源的分布中找到自己的帕累托最优。这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管理思维与行为方式。

  以互联网打车软件为例,通过软件平台,互联网公司合理、高效、智能地整合了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外部资源,满足了乘客出行实时性的服务需求,实现了乘客、开发者、出租车、社会闲置车辆的多方获益,降低了出租车“空驶率”,盘活了社会资源,有效缓解了大城市普遍存在的打车难问题,也是互联网公司在整合外部资源过程中无限趋近帕累托最优的典型案例。

  长尾颠覆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法则认为,在追求与实现最优化时,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是要找出重点,找出价值最大的项目,并以其为核心实现资源配置。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在传统营销策略当中,商家主要关注在20%的商品上创造80%收益的客户群,却忽略了那些在80%的商品上创造20%收益的客户群。

  而伴随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基于帕累托分布曲线,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因此,有观点认为长尾理论是对帕累托法则的彻底叛逆。事实是这样吗?

  无限大的市场

  “长尾”实际上是帕累托分布特征的口语化表达。但与帕累托法则不同,长尾理论认为,找到价值并不重要,有时甚至可以放弃所谓价值,但却能依靠量的累积,实现传统经营难以达到的更高效率。当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外在市场有足够空间,至少是潜在空间余地,并且渠道足够通畅,而互联网经济恰恰就具有这样得天独厚的特点。互联网经济的市场未必是物化的,因此可以“足够大”。互联网的发散与传播渠道更是高效率,是传统渠道方式无法比拟的。如果互联网企业销售的是虚拟产品,则获客和配送成本几乎为0,可以把长尾理论发挥到极致。

  谷歌公司是长尾理论实践的最好代表。其发展初期,更多是服务于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这个广告资源对于传统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言,其价值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但谷歌公司通过为这些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用它的网络资源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最终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

  扁平化的企业结构

  关于组织内部管理方式,帕累托法则强调将组织资源集中于20%可以创造更大价值的人或事上,这样也必然导致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形式。而长尾理论强调积小为大,降低组织资源集中化的风险,减少组织内部结构的中间环节,加快沟通速度,同时提高基层对现场控制与处理的能力,给予基层必要的权力。

  传统组织结构大多是金字塔的特征,从上至下体现高度集权的中枢控制特点,而效率的核心就是保证中枢系统的通畅。经过逐层的价值判断与筛查,将价值最大化的信息反馈到中枢系统,从而保证决策的高效率,使决策的执行实现组织资源分布的帕累托最优。

  但在互联网企业,这种高度集权的结构形式已经影响了组织内部信息的快速交流,也限制了组织对外部信息变化的及时反应。如果像传统组织那样确定核心及重点的项目,可能使组织失去灵活性,难以在快速转换的新项目中调整资源配置,也就无从体现任何最优化。

  安纳利·萨克森宁在《地区优势》一书中,曾分析了美国128号公路与硅谷周边高科技公司发展的得失。前者发展更早,但并没有给这些公司带来更多发展优势。相反,后者起步较晚,却越来越占优势,最终成为真正高科技公司发展的代表。他认为,128公路两边的公司并没有体现出高科技公司应有的扁平化结构性特点,它们过于追求传统公司那样的集权垄断结构形式,界限和层次分明,造成信息流通不畅、反应迟缓。相反,硅谷周边的公司适应了现代互联网企业的组织结构要求,其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就是“变化”,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分散性,强调组织内部不同项目的独立性特点。这是扁平化与分权结构的典型代表,也是长尾理论积小为大的特点在企业组织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帕累托与长尾理论相辅相成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似乎是帕累托法则与长尾理论相悖,并不适用于互联网企业。其实不然。

  首先,二者的立足点不同。传统的帕累托法则是在资源价值不等同的情况下,寻找使利益最大化的因素。而长尾理论告诉我们,尽管资源的价值不同,但在重要资源上的竞争过于激烈,或投入较高成本,风险也较大。而将次要的资源累积起来,同样可以得到可观的效益,甚至比重要资源的效益还要高。因此,由于资源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同,市场竞争的规则改变,组织效率的实现手段与方式就要相应改变。

  其次,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帕累托法则强调集中力量于主要问题上,但不表示放弃其他方面,而长尾理论则要求如何把“不重要”的商品变得重要(利用互联网);长尾理论强调把“非热门商品”规模化,而帕累托法则在这过程中则要求优先考虑或集中力量发展较有市场潜力、盈利能力较强的“非热门商品”。这种操作对于理性市场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最后,帕累托法则和长尾理论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阐述问题,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不构成矛盾。而对互联网企业,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帕累托法则和长尾理论,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并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

  文/王新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