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讲的是“人”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刺客聂隐娘》,明星,电影
  • 发布时间:2015-09-25 09:49

  电影《刺客聂隐娘》上映,大师侯孝贤的一段话又被拿了出来:“你不能一直想着观众,背对他们才能认真面对自己。电影讲的是人,你对人理解得足够彻底,拍出来就能感动观众。你不能这次想着10个亿,下次想20个亿,抓这个元素那个元素,用哪个明星……(否则)你可以成功一次两次,但是很快就没了。因为你不是在创作,你是在帮观众找东西凑合看。”

  这段话让我想起影史经典《美国往事》。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裔导演赛尔乔·莱昂内为了这部电影,拒绝邀约他执导《教父》的机会,并执著地花了11年时间寻找投资。影片在拍摄完成以后的“好莱坞式”试映中,竟然得到恶评,其后更是被制片公司将251分钟的全片缩减成139分钟在美国上映,票房惨淡。这样的际遇令导演从此再未执导其他影片,并在5年后郁郁而终。

  而就在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以纪念《美国往事》30周年为由的导演版251分钟数字修复放映,却被影迷们狂热追捧。事实上,这部电影在这30年里不断以各种介质、各种平台、各种理由重新被提及、被发行、被讨论。影片的画面、表演、音乐、叙事、剪辑……几乎每个技术门类都可以被拿来当做电影教科书品读。

  可是,为什么嗅觉敏感、精通市场的好莱坞当时会犯下这“最伟大的失败”呢?拒绝投资、映前测试、为了发行的重新剪辑??这些“符合市场经验”的操作手法对今天的中国电影人也不陌生了吧?

  用所谓的观众数据分析方法指导投资、宣发,从统计学理论来说没有错,错就错在样本设定上。倘若是以“观众”的口味决定投资题材,请问观众是谁呢?是过去12个月进过一次影院的人?还是每个月都进影院的人?抑或是那些有消费能力和时间可能,但却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走进影院的人?很显然,以不同的观众为样本测算,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些有消费能力的人不看电影,而是我们没有提供他们有兴趣的电影。而且,以今天的经验判断受欢迎的题材故事,那么电影3年以后上映时,面对的还是同一批观众吗?即便是,他们的口味不变吗?

  纵观美国电影业,一边是被国内“产品经理”奉为学习模板的好莱坞,一边是以纽约为地标的独立电影,二者缺一不可。正是因为独立于大公司体制外的独立制片公司的存在,才能让好莱坞整个产业保持着新鲜的触觉、创造力,并不断发掘全世界范围内的好故事和故事天才,使得美国电影业能长时间保持优势和生命力。

  虽然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纽约的独立电影公司遭遇寒冬,但是这种在“六大”的体系、方法、框架之外的独立电影系统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样的,美国的电影人也并不都住在好莱坞,而是有相当数量的人刻意和好莱坞保持距离,如坚持住在纽约的伍迪·艾伦、朱莉安·摩尔,直到去世都住在旧金山的罗宾·威廉姆斯??

  也许对于刚刚迈向市场化进程不过13年的中国电影业,说这些有点太早,因为连工业体系和流程都还没建立周全呢,谈什么个性和创造力呢?可正如侯导所言,毕竟,电影是给人看、讲人的故事,是人就有审美差异和不同爱好,流程和公式只能用来减少犯错,却不应用来扼杀创意。否则,还叫什么创意产业呢?

  文/韩小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