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都老了 只有她经受时间的考验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电影,考验,偶像
  • 发布时间:2015-10-15 16:16

  今年八月二十九日,英格丽·褒曼一百岁。如果她还活着。

  在那个影像贫瘠的年代,伴随着电视机里播放的《卡萨布兰卡》,英格丽·褒曼的美就像一道光,冲破黑白的世界,令国人大开眼界。她与享弗莱鲍嘉主演的这部影片《卡萨布兰卡》是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电影。

  而她不惜剪掉一头秀发,在电影公司找来的专业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下,电影中她的一头极短的短发立即风靡全球。这时的她已经是全美妇女们心中的偶像,她几乎左右着妇女的打扮喜好和穿着。

  作为好莱坞“黄金时代”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照片。然而,有一张照片是与众不同的。那是摄影大师理查德·艾维顿在拍摄的一张黑白照,在素色背景前,褒曼一只手自然下垂,另一只手支着头,双眼望着镜头,紧闭的嘴唇不易察觉地微微上扬,浅浅的笑意从眼睛和嘴角溢出。这和她以往面对镜头时表现出的那种迷人的微笑完全不同,更像是不自觉地流露。这张照片的焦点也不再是五官,而是整体。

  艾维顿曾说:“人像照片从来不是临摹。情绪或事实在转化成照片的那一刻后,早就不再是事实了,而是一种观点。照片没有不准确这回事。因此所有照片都是准确的,却没有一张是真相。”从他拍摄的这张褒曼的照片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观点”?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在遇到罗西里尼导演之前,她与查尔斯鲍育主演的《郎心似铁》为她赢得了一九四一年的奥斯卡金像奖,这也是她的第一尊奥斯卡金奖。她先后几次与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合作,《美人计》、《爱德华大夫》,能与希区柯克合作三次的女演员只有两人。

  在好莱坞扮演了十年的女神后,她烦透了那套,这时她看到罗西里尼导演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战火》。她震惊于两部电影真实的质感和其中非凡的表演,希望能像安娜·马兰尼那样表演。在一九四七年,她鲁莽地给罗西里尼写了封简单直接的信:

  “我看了您的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战火》,实在喜欢。我的英语十分流利,德语还未生疏,法语有些磕绊,意大利语则只会‘我爱你’。如果您需要这样一位瑞典女演员,我已经准备好与您一起拍电影了。”

  就这样她带着很少的行李到了纽约,准备飞去罗马,那天她的日记里只有一个词:罗马。她不知道这一走将是七年不能回到美国。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官方才终于承认——她是现代女性的图腾,她用尽一生去挣脱束缚,她是一个勇往直前的女演员,她的面庞代言着新现实主义。

  在这之前,她的身份是意大利导演罗西里尼的太太,也是一个被好莱坞封杀的偶像,一个被教会和卫道士斥责的“不检点的妇人”,一个形象倒塌的女神,一个在镜头下笑得坦荡无畏的女人。

  爱情,对她来说,已是烈火,无法扑灭。

  她对真正的爱情,渴望已久,从她父母那里而来。一九零零年,她的母亲阿德勒还是一位十六岁的少女,来自德国的她在斯德哥尔摩度假时,邂逅了二十八岁的落魄画家。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父母看不上贫穷的画家,坚决反对他们来往。阿德勒只有默默坚持,她把心上人的一枚戒指挂在胸前,把一颗心封闭了起来。七年后,当心上人成功经营起一家摄影店时,父母才同意他们结婚。婚后,他们相亲相爱,可惜的是先后两个孩子夭折。一九一五年,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平安降临,就是她,英格丽·褒曼。

  而她不到三岁,母亲就罹病去世,原本几乎对母亲没印象的她在父亲伤感的回忆里,总能感觉到母亲的存在。她渴望长大后的自己也能拥有如父母那样完美的爱情。

  一九三七年夏,已经在瑞典出演十一部电影的褒曼结婚了,丈夫林德斯特伦是一位比她年长九岁的牙医。在外人眼里,她是有名的演员,可在家里,她只是个听话的小妻子。很快,她在好莱坞越来越受欢迎,丈夫去看她,每次都抱怨美国的生活,甚至当别人介绍他是“英格丽·褒曼的先生”时,他也无法忍受。他受不了这样的落差,对她也越来越挑剔,事事抱怨,再加上长期分离,浪漫的婚姻变成了枷锁,开始出现裂缝。为了监控褒曼,丈夫也最终搬到美国。

  罗西里尼恰恰拯救出了她,给了她表演的机会。

  飞抵罗马,她迅速与罗西里尼火速陷入热恋,爱得肆无忌惮,电影没拍完,褒曼已经怀上罗西里尼的孩子。意大利和好莱坞有着相通的奇葩潜规则:默许劈腿,不准示爱,公开的婚外情是大忌,离婚更是奇耻大辱。当两人把谈婚论嫁提上议程,意大利、美国和瑞典三个国家官方宣称不受理这两桩离婚案,最后,他们各自的离婚手续是在墨西哥办妥的,法律层面的结婚程序也是在墨西哥完成,他们的朋友为没法到场的新郎新娘代办了婚礼宣誓仪式。

  而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好莱坞的大片厂对她关上大门,教会焚烧她的海报,她的电影一度被禁映。四面楚歌中,除了希区柯克去意大利看望她一回,只有霍华德·休斯写了封信支持她,信写得很短:“我知道自己冒昧唐突,可惜我没有争取到机会更好地了解你,成为你的挚友。”

  舆论的海洋封住她的全部去路。却正是在这样的逆境里,褒曼的表演发生深刻变化。

  《火山边缘之恋》是一部里程碑的电影。为了这部电影,她特意减了九公斤,她担心自己太性感,太好看,也有点介意别人说罗西里尼带着爱意的贪恋在拍她。确实,罗西里尼在《火山边缘之恋》里不加掩饰地向褒曼投去执着的凝视,这番凝视在当时的环境里足以被阐释成沉沦于肉欲的丑闻。

  她错觉自己什么都没做,那时她只要坐在丈夫身边、看着他灵感爆发的双眼就觉得很幸福,她没有意识到表演已经渗透在她的每个动作里、内化成她身体习惯,朴素至极,也高贵极了。

  在遇到罗西里尼以前,褒曼也曾不经意地达到类似的表演境界,那是在她和希区柯克最后合作的《摩羯星座下》,在漫长闪回中她的忏悔,构成了那部电影的核心,而那短暂的游离在戏剧之外的“时间”,正是电影中最伟大的时刻。但这样的时刻,在褒曼早期的电影里只是偶然的一瞥。

  她对于自己的表演发生的本质转变,是不自觉的。《火山边缘之恋》是罗西里尼拍的一部褒曼纪录片。对于这类评论,让她觉得羞赧。

  成为罗西里尼太太后,她一次次以传统女人的面目出现在电影里,穿着家常,说着平淡无奇的台词,她丈夫把电影拍得越来越像业余的家庭电影。

  一位美国参议员在公开的演讲中把她当作自取灭亡的反面典型:“英格丽·褒曼已经被毁了,但愿她自我毁灭的灰烬能滋养一个更清白的、道德自律的好莱坞。”

  在与罗西里尼生活的日子里,她与罗西里尼合作了数部影片,然而这些影片并不成功,而且由于人们对于褒曼“叛逆”行为的抵制,这些影片甚至未能与观众见面。艺术上的失败带来生活上的裂痕,她渴望观众,而罗西里尼却禁止她拍其导演的戏,她与罗西里尼的关系走到了尽头。她却已经度过了她人生中黄金时光的七年。

  她本就该让更多的电影记录她的一生,可是一旦遇见爱情,男人变得小气而不可理喻,锱铢必较,他哪里愿意自己的女人被他人持久而色欲的凝视。

  爱情又到了终点。她独自前行。

  她用她的一生与电影发生关联,尽管受到各种磨难与指责,可所有的电影都老了,只有她战胜了时间的考验。

  文:寒一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